儒地村

儒地村

屬中行鎮,面積約8.56平方公里,總人口1078人,下轄七個村民小組。

基本信息

簡介

儒地村屬中行鎮,在中行街西5公里,東接中行村,北接江西大狼山,西接江西彭溪,南接仲石村和江西丹溪。面積約8.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65畝,山地面積10515畝。總人口1078人,268戶,農業人口平均收入3198元。下轄七個村民小組:洋西崗、圳下、上仙塘、下仙塘、亂石崗、坳下、茶園下。村委會建在村中心地段的橋頭壩。

古時,來此地開基的人認為這地方風水好,是出讀書人的地方,故名儒地。村子為橢圓形的叢山中的寬闊地,村東到村西長約2公里,南至北約長1公里。四周高山環繞,一條小河從村中偏南的山下由西向東流過。河西岸是民房和水田,民房多依山或在村中公路兩旁而建。農業人口1078人,268戶,均為漢族,講客家話。村中石多,隨處可見巨石在路邊和田中突兀而立,主產水稻、花生、黃豆,近幾年發展種植西瓜、甜玉米,種植油茶、食茶及李、柿、柑等水果。青年人多外出打工,有村辦200千瓦水力發電站一座,國小一間,近年隨著經濟發展,農戶增收,村中鋼筋混凝土樓房不斷代替磚瓦木平房,村民購置客運車、貨運車和拖拉機多輛,家家戶戶有機車。

村容村容

村中一條公路西通江西省彭溪鄉,東經過中行墟和鎮政府接206國道,村中是江西彭溪鄉村民去尋烏縣城和赴中行墟及廣東平遠縣城的必經之所,2005年春,長5.2公里的中儒公路實現了水泥硬底化。村中公路兩旁商店林立,計有大小店鋪20多間,各樣貨物齊備,醫療及各種服務業齊全,生意興隆,人稱“小墟場”。

民國時期畢業於黃埔軍校張祖光,是國軍炮兵團長,公元1949年到台灣後任金門和馬祖兩地的駐軍司令,還有獲民國大校軍銜的張增輝都是儒地村人。

村委西1.5公里的冷水窩有一高山,名為大岌上,海拔高度達624米。山下的黃田坑有瓷土,又名甲長石,近年已開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