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碑

僧格林沁碑

僧王陵位於風景優美的虎山腳下,氣勢恢弘,高5.66米的龍紋大理石“聖旨”碑,記述了大清朝著名的僧格林沁碑“鐵帽子王”僧格林沁一生叱吒風雲的功與過。 1860年(鹹豐十年),山東捻軍起義活動頻繁,清廷恢復了僧格林沁的爵位和一切職位,命其偕瑞麟前往鎮壓,卻不料此次出征卻接連受挫,清軍多次敗北。 僧格林沁陣亡後,朝野震驚,清廷為此綴朝三日,同治皇帝親往僧王府中致祭,並在北京和盛京為僧格林沁設立祠堂,將他的遺體安葬在法庫縣巴爾虎山,謚忠,稱“忠親王”。

簡介

僧王陵位於風景優美的虎山腳下,氣勢恢弘,高5.66米的龍紋大理石“聖旨”碑,記述了大清朝著名的

僧格林沁碑僧格林沁
“鐵帽子王”僧格林沁一生叱吒風雲的功與過。

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1811—1865年),蒙古族,孛爾只斤氏,是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的第二十六代孫,

僧格林沁僧格林沁
是屬於黃金家族的一個分支。僧格林沁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位既複雜又極為重要的人物,這位科爾沁親王曾參與了道光、鹹豐、同治三個時期的朝政,地位尊榮,備受重用,被清廷倚為“長城”,人稱“鐵帽子王”、“僧王”。
僧格林沁出生在科爾沁左翼後旗,少時因家境貧寒,讀書很少,曾跟隨父親畢啟到舅父家放羊。後來,僧格林沁的族叔孛特納木多布齋(扎薩克多羅郡王)因膝下無兒,便選了儀表非凡的僧格林沁為嗣子,承襲科爾沁扎薩克多羅郡王爵,並且由於僧格林沁的養母(孛特納木多布齋之妻)是清道光帝的姐姐,他便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皇親國戚,他的窮困命運從此發生了重大轉折,仕途更是一帆風順,平步青雲,先後擔任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都統等職。
1860年8月,英法聯軍二百餘艘艦船在北塘登入,不久,新河和軍糧城、唐兒沽相繼失守,侵略軍水陸夾擊大
僧格林沁碑樓僧格林沁碑樓
沽炮台,此時僧格林沁抱著與大沽炮台共存亡的決心,指揮了第三次大沽之戰,最大限度地阻礙了敵寇的前進。然而清朝廷對僧格林沁的死志卻非常擔憂,多次下諭“不可寄身命於炮台”,以求保全這位朝廷的棟樑之臣,於是在8月21日北炮台失守之後,僧格林沁便在恆福的嚴厲勸阻和催促之下(之前恆福便已接到設法保全僧格林沁的諭旨),不得不率餘部撤退。在天津、張家灣相繼失守之後,僧格林沁被免職。
9月21日“八里橋之戰”過後,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城,鹹豐帝逃往熱河避難,僧格林沁也因抵抗無力,被削去王爵。
1860年(鹹豐十年),山東捻軍起義活動頻繁,清廷恢復了僧格林沁的爵位和一切職位,命其偕瑞麟前往鎮壓,卻不料此次出征卻接連受挫,清軍多次敗北。此時又逢山東境內多處發生反清起義活動,僧格林沁及其部署又四處奔忙予以鎮壓。同治二年,捻軍首領紛紛被擒殺,並且失去了最重要的根據地,僧格林沁因鎮壓捻軍有功,被清廷賞賜世襲親王。
同治三年,僧格林沁部在同新捻軍的戰鬥中又多次遭到慘敗。四年,捻軍進攻山東,僧格林沁的人馬經過數月的追擊,疲憊不堪,傷亡慘重,終於在1865年5月18日的曹州(今荷澤)之戰中陷入全軍覆滅的境
僧格林沁碑僧格林沁碑
地,僧格林沁也在慌不擇路的突圍中被捻軍亂中擊斃,斬首於馬下。
僧格林沁陣亡後,朝野震驚,清廷為此綴朝三日,同治皇帝親往僧王府中致祭,並在北京和盛京為僧格林沁設立祠堂,將他的遺體安葬在法庫縣巴爾虎山,謚忠,稱“忠親王”。
僧王陵建築頗具規模,占地面積約七十畝,分內牆,外牆兩層陵院,有御碑樓、大門、過廳、更房、朝房、饗殿等古建築群體,氣勢恢宏。
如今的僧王陵是剩下一個馱龍碑,碑上雕豎行龍紋,碑高5.66米,寬1.30米、厚0.55米。碑首刻“聖旨”二字,碑文為同治四年(1865)同治皇帝親自手書。碑的正面以漢、蒙兩種文字記述著僧格林沁生平,碑陰部分篆刻漢、蒙兩種文字“大清同治四年乙丑十一月二十日建”漢文碑文全文60句,310個字,150多年過去了,字跡仍然清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