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的千山頭自古被稱為是出神仙的地方,說起來魯南的人們無不知曉,為此,引出一段頗有情趣的故事來。
臨城北一華里處驛道東側,有幾畝地一片荒冢,居中有一個較大的土冢前立有石碑,碑高兩米,寬七十公分,碑上刻有碗口大的三個字“枯骨墓”。立碑的時間是清代同治八年,碑上沒有墓主名諱,令人生疑,究其原由卻隱藏著一幕驚心動魂的悲壯事件。
公元一八六四年七月十九日,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南京)在清王朝的重兵攻擊下陷落。天京被清軍攻占後,有太平天國遵王賴文光和梁王張宗禹整編捻軍繼續與清軍作戰,在東北整編後的捻軍戰鬥力較強,從東北往南轉戰。
一八六五年(農曆乙丑年)的春季,一支捻軍在魯南一帶和清軍周鏇,一度攻占了臨城,馬不停蹄又轉戰到蘇北連雲港一帶。捻軍在魯南蘇北的頻頻活動使清庭非常恐懼,便派親王僧格林沁領兵鎮壓。為什麼派大員親王僧格林沁親征呢?這還要回顧到一八五三年(鹹豐三年),當時僧格林沁為參贊大臣,曾率騎兵堵截太平天國軍隊北伐,因立功晉封為親王。清庭認為他有作戰經驗,他也驕氣沖天地自信與捻軍作戰一定能大獲全勝。因而僧格林沁在京都出發時,捧起皇賜踐行酒揚言,不消滅捻軍永不返京。
一八六五年春(同治四年),僧格林沁率大軍駐紮在皇殿、西桑橋、井亭一帶尋找戰機,妄圖一舉殲滅捻軍。曾經攻克臨城的捻軍沒有停留,接著又往東南方向征戰。這支捻軍到了蘇北連雲港一帶繞了一圈又殺回魯南。當這支捻軍到達臨城北時與清軍展開激戰,南從臨城北到斬莊(小東倉),東從洪窪西至大明河(今名蟠龍河)擺開了戰場,清軍拚命堵截,捻軍勇猛衝殺。在激戰中雙方都有很大傷亡,清軍都司楊西林,守備郭嶺鰲戰死。捻軍邊戰邊退,向魯西北而去,而僧親王率大軍窮追不捨,不幾日捻軍與清軍先後到了魯西,僧軍妄圖在魯西將捻軍全部吃掉。
一八六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清軍到了曹州(今菏澤)西北的高樓寨已是深夜,將士非常疲憊,正打算休整後再戰,不料捻軍伏兵四起,清兵陷於包圍之中。原來捻軍首領賴文光、張宗禹等率領大軍在曹州一帶設下埋伏,在臨城作戰的捻軍邊退邊戰,有計畫的誘敵深入,退到高樓一帶與在那裡集結的精銳捻軍匯合,憑天時、地利一舉全殲僧部。僧格林沁以及內閣學士全順、總兵何建鰲一同斃命,捻軍在曹州之戰獲全勝,僧格林沁應驗了在京捧著御賜美酒說什麼不消滅捻匪永不回京的狂言,他這次的返京只能是馬革裹屍了。
捻軍在曹州之戰的勝利與在臨城之戰有著密切的關係:一是,在臨城之戰重創了清軍;二是,挫傷了清軍的銳氣;三是,將清軍拖得疲憊不堪;四是,誘敵至捻軍精銳的埋伏圈內,方有全殲僧部的佳機。
臨城戰後各方死亡的士卒暴屍遍野,異味沖天,在驛道行走的人們繞道而行。一直到1869年春由臨城北泰山廟道士募化孫姓大戶土地,方將遍野露骨收集埋葬在一穴之內,為行善積德之意,遂立碑記之。名為“枯骨墓”。這就是“枯骨墓”的由來。
相關詞條
-
冢墓枯骨
"小說類型盜墓探險內容簡介我叫林強龍
小說類型 內容簡介 -
岳墓棲霞
岳墓棲霞是西湖著名景點之一。岳墓背靠棲霞嶺,位於蘇堤北面,每當夕陽西下時,岳墓上便有了一道道霞光,非常絢美,因而得名“岳墓棲霞”(2007年被評為“三評...
簡介 歷史由來 棲霞風光 -
娥墓堌
位於豐縣城西北30餘里,相傳是堯帝之女娥皇之墓。
娥墓堌簡介 娥墓堌歷史 -
曹操墓之謎
內容簡介一生玩弄權術謀詐的曹操,死前最後一步棋便是穎冢。《三國演義》中稱,曹操臨終前下令設七十二疑冢,究竟哪座是真正的曹操之墓呢?冒險、刺激,步步驚心;...
內容簡介 目錄 -
神墓3
《神墓3》是2007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辰東。
內容介紹 作者介紹 目錄 -
帝皇墓
古墓葬亂世英豪, 玄功滅天下王者。 他,彎弓射九天神龍, 血灑黃土大地! 他,攜刀斷天帝頭顱, 萬千神魔之中穿行自如!
小說檔案 內容簡介 目錄 -
《曹操墓之謎》
《曹操墓之謎》,作者聖者晨雷,高雲一方 ,由新世界出版社於2010年1月1日出版。講述了一生玩弄權術謀詐的曹操,死前最後一步棋便是穎冢。《三國演義》中稱...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
小米山春秋墓
經地縣文物工作者調查清理,又從土中挖出幾片枯骨和10多片陶器殘片。 根據出土器物的型制和風格,鑑定為我國春秋時期(前770~476年)的隨葬品,因隨葬品...
-
《虹縣嚴孝子墓》
《虹縣嚴孝子墓》 作者劉灣 ,是唐朝的一部詩詞。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