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像對是為增強解譯效果,按人造立體效應的原理,從攝影基線兩端攝取的具有重疊影像的一對像片。該對像片用肉眼或藉助立體鏡觀察,就能看出影像重疊部分的立體視模型。像對在立體測圖儀上經過相對定向和絕對定向建立立體模型後,即可進行觀測並勾繪出地質和地貌要素。
像對是指在同一條航線上兩張相鄰像片之間的重疊,其重疊度在60%~53%。像對可供在立體鏡下觀察判讀,可以觀察目標物體的立體信息,即高度信息 。
分類
像對是為增強解譯效果,按人造立體效應的原理,從攝影基線兩端攝取的具有重疊影像的一對像片。該對像片用肉眼或藉助立體鏡觀察,就能看出影像重疊部分的立體視模型。立體像對在立體測圖儀上經過相對定向和絕對定向建立立體模型後,即可進行觀測並勾繪出地質和地貌要素。可分為航攝立體像對、地面立體像對和衛星立體像對。航攝立體像對由飛機上的航攝儀沿航線定時啟動快門拍攝而成;地面立體像對是由地面對同一地物從攝影基線兩端拍攝而成;衛星立體像對一般是在地球高緯度地區由、地球資源技術衛星軌道大部分重疊的情況下獲得的,對於中、低緯度地區,也可由人工形成衛星立體像對。在進行遙感圖像地質解譯時,常使用立體像對,以增強解譯效果 。
像對中的點線面
同名光線
同名光線也稱相應光線。由同一目標點向不同攝影站投射出構成同名像點的一對光線 。
同名像點
同名像點也稱相應像點,是任一目標點在不同相片上的構像點。立體像對重疊範圍內,左右像片上同一物點所構成的像稱為同名像點。同名像點是由於航空攝影時在(二個)不同攝影點對同一物點二次攝影得到的,在立體觀察及量測像點高程時,必須準確確定和量測同名像點的位置及坐標值,才能保證立體觀察及量測的質量和精度 。
攝影基線
攝影基線是立體像對兩攝影站間的距離。它是航空攝影測量中進行空間交會定點的基線。在航空攝影測量或地面攝影測量中,兩張重疊的相片(象對)在攝影時物鏡中心相隔的距離。攝影基線的長度決定於象對所需的重疊度和航高或攝影距離的大小 。
像對觀察條件
觀察相對的條件為角度不小於6度,影像沿拍攝順序從左到右放置(放反了會成為反地形),其中左手邊的為左片,右手邊為右片,左眼看左片,右眼看右片(如果不行可以使用儀器輔助,比如立體鏡),當兩張影片上的同一地物重合後則可以看到立體影像。
用肉眼或立體鏡使左右眼分別觀察左右像片,在眼基線平行於攝影基線的條件下,就能在重迭影像部分內看出具有與實物凹凸和遠近上相同的光學立體模型。套用立體像對在立體測圖儀上建立立體模型後,可以對所攝地區進行觀測和繪製地形圖。在立體觀測下,立體像對有助於各種判讀和提高同名點的辨認和轉刺精度 。
像對的立體觀察套用
利用像對能夠進行立體觀察,通過像對的立體觀察可以獲得地面景物的空間光學模型。也就是說藉助於航空像片的立體觀察,使觀察者在了解攝影地區地面景物時如親臨其境,尤如乘飛機對地面進行實地觀察。立體觀察原理,是藉助於人眼的天然立體觀察能力。事實證明,人的一隻眼睛是不能判斷物體遠近的,只有兩隻眼睛才能判斷物體的遠近,也只有兩隻眼睛才能進行立體觀察。利用航空像片的一個像對進行立體觀察,是一種人為的立體觀察。它的原理是,當人們用雙眼去觀察空間遠近不同的物體時,如果在雙眼前面各放一塊玻璃片,通過玻璃片看物體,把左右兩眼所看到的影像,分別記錄在兩塊玻璃片上。如果把所觀察的物體拿掉,以觀察玻璃片上的影像來代替觀察物體,則在觀察時所構成的影像,就與觀察實物一樣,這種立體效應,稱為人為立體觀察。航空像片的立體觀察就是在這個原理的基礎上建立的 。
像對高度信息的提取
高度信息可以從航空或衛星立體影像中獲取。對於從立體影像提取的高度信息,按照投影方式可分為兩類:1.正射投影方式,比如數字表面模型、數字高程模型;2.傾斜投影方式,比如視差圖。對於立體像對的具有觀測傾角的影像,正射投影的高度信息難以直接反映它的各像素的高度值。傾斜投影的視差信息則不受該問題的困擾,且基於其檢測得到的建成區結果可直接定位為原始的、具有觀測傾角的影像。此外,對於立體像對的兩幅影像,視差信息包含了同名點之間的坐標對應關係,有利於檢測出一致的建成區結果 。
象對的相對定向
象對的相對定向確定立體象對相對方位。目的在於恢復立體象對攝影瞬間的姿態。通過空間的同名光線對對相交,即同名象點在左右象平面坐標系中的縱坐標之差(上下視差)為零,建立與地面或空間的相似立體模型。同名光線相交即同名光線共面,完成相對定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