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導路

傳導通路分上行傳導通路(感覺傳導通路)和下行傳導通路(運動傳導通路)。


一、上行傳導通路(感覺傳導通路)
1、本體感覺傳導通路
意識性本體感覺傳導通路:
軀幹四肢的肌腱關節等處的深部感受器和精細觸覺感受器-周圍突-第一級神經元(脊神經節)-中樞突-後根的內側部-薄束和楔束-第二級神經元(薄束和楔束核)-內側丘系交叉-內側丘系-第三級神經元(丘腦腹後外側核)-內囊-中央後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葉後部、中央前回。
非意識性本體感覺傳導通路:
軀幹下部和下肢的肌腱關節等處的深部感受器-周圍突-第一級神經元(脊神經節)-中樞突-脊髓後根的內側部進入脊髓-后角的胸核-同側外側索-脊髓小腦後束-小腦下腳-舊小腦皮質
腰骶膨大節段第V-VII層外側部-部分交叉-脊髓小腦前束-小腦上腳-舊小腦皮質。
上肢和頸部的本體感覺的第二級神經元在頸膨大第VI-VII層和延髓的楔束副核-楔小腦束(相當脊髓小腦後束)和脊髓小腦吻側束(相當脊髓小腦前束)-小腦下腳-舊小腦皮質。
2.痛、溫度和粗略觸覺傳導通路
軀幹、四肢的痛、溫度和粗略觸覺傳導通路:
軀幹四肢皮膚內的感受器-中樞突-後根外側部(痛、溫覺)-第二級神經元(脊髓第IIVV層后角固有核)-斜越1-2脊髓節段或交叉前上升1-2節段-交叉-脊髓丘腦側束-丘腦腹後外側核(第三級神經元)—內囊枕部—中央後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葉的後部。
後根內側部(粗略觸覺)-交叉到對側脊髓丘腦前束-在延髓中部與側束相融合形成脊髓丘系
脊髓丘腦側束的纖維排列由外向內:骶、腰、胸、頸。
頭面部的痛、溫度和粗略觸覺傳導通路:
口鼻腔黏膜的淺部感受器-周圍突三叉神經的感覺支-第一級神經元(三叉神經節)-中樞突-三叉神經感覺根-升支(觸壓覺)和降支(痛溫觸覺)-第二級神經元(腦橋三叉神經脊束感覺主核和三叉神經脊束核)-交叉到對側-形成三叉丘系-第三級神經元(丘腦腹後內側核)-內囊-中央後回的中下1/3部。
角膜反射:角膜受到的刺激-三叉神經的眼神經-腦橋三叉神經主核-發出纖維到雙側面神經核-顴支-眼輪匝肌收縮-雙眼同時閉合。
3.視覺傳導通路
感受器(視桿和視錐細胞)—第一級神經元(雙極細胞)-第二級神經元(節細胞)-視神經-視交叉(鼻側半纖維交叉,顳側不交叉)-視束-第三級神經元(外側膝狀體)-視輻射-內囊枕部-距狀溝周圍皮質。
視束中的纖維有部分經上丘臂進入上丘和頂蓋前區-頂蓋脊髓束-參與視覺反射。
視覺傳導通路的不同部位損傷所引起的視野的變化:
a.一側視神經損傷-患側視野全盲。
B.視交叉中央部(交叉纖維)損傷-雙側視野顳側偏盲。
C.視交叉外側部損傷-患側視野鼻側偏盲。
D.一側視束視輻射或視覺中樞損傷-雙眼視野對側同向性偏盲(即患側視野鼻側半偏盲和健側視野顳側半偏盲)。
瞳孔對光反射:光線-視網膜-視神經-視交叉-視束-部分纖維經上丘臂-頂蓋前區-雙側動眼神經副核-動眼神經-睫狀神經節-瞳孔擴約肌。
此反射途徑不同部位損傷:直接和間接對光反射消失
4.聽覺傳導通路
5.平衡覺傳導通路
6.嗅覺傳導通路
二.下行傳導通路(運動傳導通路)
1.錐體系
皮質脊髓束:中央前回上2/3和中央旁小葉前部皮質的錐體細胞的軸突-皮質脊髓束-內囊枕部-大腦腳底的中間3/5-腦橋的基底部-延髓錐體-錐體交叉(絕大部分交叉到對側)-皮質脊髓側束-前角運動細胞-脊神經-肌肉。
皮質脊髓前束:(未交叉的纖維形成並逐節交叉到對側)-前角運動細胞-脊神經-肌肉。
上、下運動神經元損傷的臨床表現
上運動神經元(錐體細胞和錐體束)損傷:癱瘓特點痙攣性,肌張力增高,深反射亢進,淺反射消失或減弱,肌萎縮不明顯,病理反射陽性。
下運動神經元(腦神經運動核、脊髓前角、腦脊神經)損傷:癱瘓特點弛緩性,肌張力降低,深反射消失,淺反射消失,肌萎縮明顯,病理反射陰性。
皮質核束
中央前回下1/3錐體細胞的軸突—皮質腦幹束-內囊的膝部-大腦腳底的內側部-與皮質脊髓束一起下行到腦橋和延髓-發出分支到腦神經運動核(大多數腦神經運動核接受雙側皮質核束的支配,唯有面神經核的腹側部和舌下神經核接受單側的支配)。
2.錐體外系
新紋狀體-蒼白球系。
皮質-紋狀體-背側丘腦皮質環路。
紋狀體-黑質環路。
蒼白球底丘腦環路。
皮質-腦橋-小腦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