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曾國藩的傳奇人生》講述了曾國藩傳奇的一生,此書不是學術專著,雖然書中人物和事件力求符合歷史真實,但未作嚴格考證,對於人物或事件的細節在不違背其真實性的前提下,還作了一些適當的描寫和藝術處理。述評結合,雅俗共賞,真實性與藝術性共融,學術性與可聽、可讀性並存,這是“百家講壇”開創的一種新穎的體式,也是《傳奇人生曾國藩》的風格特色。
作者簡介
蔣文森,1943年出生,浙江象山人。1969年畢業於浙江師範大學中文系。中國文學語言研究會、中國修辭學會華東分會、浙江省語言學會會員。享受正教授待遇的中學高級教師。曾參加《中學語文情境義例釋詞典》、《中國文學語言藝術大辭典》、《中國宗教勝跡詩文碑聯鑑賞辭典》、《修辭通典》等辭書的編寫利撰稿。出版過《成語賞析》、《課堂教學創新百例》(主編)等書。在省級和國家級刊物發表過教學論文20餘篇。
內容摘要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本是一介書生,舞文弄墨是他的本行,可是歷史偏偏和他開了個玩笑,成豐帝讓曾國藩投筆從戎。他只得勉為其難,率領數萬湘軍與號稱百萬之眾的太平軍拼戰了十幾年,幾度生死,歷盡劫難,終於奇蹟般地取得了勝利,成為了挽晚清大廈於將傾的柱石人物;他懷著“徐圖自強”的理想,首創洋務,揭開了中國近代化運動的序幕;他又有大量的日記、家書及奏稿、著作等傳世,留給了後人一份特殊的文化遺產。因而他成為了中國近代歷史上一位舉世矚目的人物。在曾國藩死去一百多年後的今天,不但沒有銷聲匿跡,相反,他的傳記、著述、家書、日記,乃至有關他的故事、傳說等等都四處可見。直至21世紀的今天,曾國藩熱還在“熱”,簡直成為了現代人必知的品牌。
曾國藩也是一個頗有研究價值的人物。他的修身養性,他的道德文章,他的處世哲學,他的為官之道,他的治家教子格言等等,可供現代人研究和借鑑的東西很多很多。唐太宗李世民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通過對曾國藩一生學問、道德和事業的分析,大家可以取其精華,剔其糟粕,借古鑒今,古為今用。這也許正是曾國藩研究的價值所在罷。
曾國藩還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一百多年來,曾掀起過多次研討曾國藩的熱潮。人們對曾國藩一生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中興名臣”、“道德典範”;有人卻說他是“劊子手”、“賣國賊”。一褒一貶,天壤之別。那么曾國藩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對他傳奇般的一生我們該怎樣認識和評價呢?他的功過是非恐怕不是一個“好”或者一個“壞”字所能定論的。我們在研究了大量歷史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對他的修身、齊家、教子、治軍、為官、用人、處世、立身等各個側面,儘量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真實、客觀、辯證地進行介紹和評說,讓大家見仁見智,或許從中可以獲得一些有益的啟示。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講 曾國藩的傳奇人生
農家子弟
平步青雲
十年京官
投筆從戎
千秋功罪
第二講 曾國藩的修身之道
在讀書中內化
在日記中檢點
在靜坐中養性
在養心中升華
在挫折中反思
第三講 曾國藩的齊家之道
“八本八寶”的曾氏家訓
曾國藩的六條齊家格言
第四講 曾國藩的教子之道
三條教子格言
五條教子原則
十條教子方法
第五講 曾國藩的治軍之道
大場面才能辦大事
好將才能帶出好兵
好鐵才能煉出好鋼
十指成拳才有力量
好鋼要靠火淬,好兵要靠苦練
要破“山中之賊”須先破“心中之賊”
有規矩才能成方圓一
響鼓也須重錘,快馬也須鞭催
第六講 曾國藩的用兵之道
統攬全局制定戰略決策
深思熟慮不輕易亮出底牌
不妨將詭道用於戰場之上
鬥智鬥勇乃克敵制勝之道
不戰而屈人之兵乃善之善者
使堡壘從敵人內部攻破
第七講 曾國藩的用人之道
要有用人的誠意
要有識人的智慧
要有容人的度量
要滿足人才的功利性需求
精心造就自己的薪火傳人
第八講 曾國藩的馭人之道
課讀歷練,打造有“主義”的團隊
以誠待人,群倫影從
以情感人,注重對人才的感情投資
微妙玄通,讓下屬心悅誠服
恩威並用,以智謀折服悍將
第九講 曾國藩的為官之道
廉潔勤勉乃是為官不敗之本
為官者須保持清醒頭腦
為官者須切記“三戒”
兩虎相鬥,勝者也哀
功歸於人,己能安享
為政之道,辦事須有章法
宦海險惡,不可得罪巨室
第十講 曾國藩的處世之道
自信而不自傲
求強而不逞強
既行直道,也行詭道
處事圓融,方能行通
該忍則忍,化敵為友
剛柔相濟,後發制人
第十一講 曾國藩的立身之道
網結天下,創造更多機遇
倚人而起,不著痕跡
非常情況須用霹靂手段
甘為臣子,不羨龍位
居高思危,功成身退
第十二講 曾國藩的成功之道
成功者須具備三個要素——才能、志向、機遇
成功者身邊須有一批正人
成功者須能不斷調適自我
成功者須有一股挫而彌堅的“挺”勁
第十三講 曾國藩與天津教案
山雨欲來
眾怒難犯
臨危受命
兩難選擇
民心難侮
名毀津門
第十四講 曾國藩與洋務運動
創建安慶內軍械所
試製黃鵠號小火輪
容閎的劃時代建議
創辦江南機器製造總局
中國第一艘近代輪船誕生
開設翻譯館
曾國藩再次視察江南製造總局
選送幼童出國留學
洋務運動的失敗
參考文獻
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