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滲濕飲
【藥物組成】人參5分,白朮5分,蒼朮5分,防己(酒拌)5分,黃柏(炒)5分,川芎5分,陳皮5分,當歸5分,茯苓5分,木瓜(不犯鐵器)3分,柴鬍梢3分,甘草3分。
【處方來源】《保嬰撮要》卷十二。
【方劑主治】小兒瘡瘍初起,焮腫作痛,或濕毒下注,或環跳穴痛。
【用法用量】加生薑,水煎服;如3-5劑不退,加桂少許,酒煎亦可。
健脾滲濕飲
【藥物組成】人參5分,白朮5分,蒼朮5分,防己(酒拌)5分,黃柏(炒)5分,川芎5分,陳皮5分,當歸5分,茯苓5分,木瓜(不犯鐵器)3分,柴鬍梢3分,甘草3分。
【處方來源】《保嬰撮要》卷十二。
【方劑主治】小兒瘡瘍初起,焮腫作痛,或濕毒下注,或環跳穴痛。
【用法用量】加生薑,水煎服;如3-5劑不退,加桂少許,酒煎亦可。
健脾滲濕飲用於小兒瘡瘍初起,焮腫作痛,或濕毒下注,或環跳穴痛。
處方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摘錄健脾滲濕飲,中醫方劑名。出自《保嬰撮要》卷十二。具有健脾,化濕,和血之功效。主治小兒瘡瘍初起,{腫作痛,或濕毒下注,或環跳穴痛。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加減化裁運用補益脾氣的藥物以消除濕邪的治法。健脾可以增強脾的運化功能,使水濕消除。健脾化濕法適用於脾虛水濕不化證。
病因 臨床表現 辯證施治 針灸療法淡滲利濕,即利水滲濕,祛濕治法之一,適用於水濕內盛所致的水腫、癃閉、泄瀉等病症。指通過用甘淡滲濕藥物使濕邪從小便排出的方法。臨床用於泄瀉清稀、小便不利、...
概念 解讀 中醫套用 注意事項濕阻是指濕邪阻滯中焦,運化功能減弱,以脘腹滿悶,肢體困重,納食呆滯等為主要臨床特徵的外感病。古代又稱為“濕證”、“濕病”、“傷濕”。 濕阻之病,在江南、...
濕阻是指濕邪阻滯中焦,運化功能減弱,以脘腹滿悶,肢體困重,納食呆滯等為主要臨床特徵的外感病。古代又濕阻脾胃證稱為“濕證”、“濕病”、“傷濕”。
簡介 病因病機 臨床表現 診斷 鑑別診斷滲下,即滲利下焦。下焦包括大腸、小腸、膀胱、肝、腎等臟腑。《靈樞·營衛生會》篇曰:“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下焉。故水谷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
中醫解讀 中醫套用健脾養胃粥是一道補品,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大棗蓮子粥、薏米山藥粥、豆棗黃花粥、銀耳粥、參苓粥、雞雜粥、扁豆粳粥、黑豆龍眼紅棗粥、田螺芹菜鹹蛋粥、金橘黃芪粥...
簡介 營養和功效 健脾養胃粥品 注意事項淡滲分利,即利水滲濕,祛濕治法之一,適用於水濕內盛所致的水腫、癃閉、泄瀉等病症。指通過用甘淡滲濕藥物使濕邪從小便排出的方法。臨床用於泄瀉清稀、小便不利、...
概念 解讀 中醫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