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彈棉
棉的一種,分綠高彈和灰高彈兩種。主要特點:密度高,回彈力和回彈硬度好,承壓力強。
皮棉
皮棉,由農民直接從棉株上采栽,棉纖維還沒有與棉籽分離,沒有經過任何加工的是“籽棉”。把籽棉進行軋花,脫離了棉籽的棉纖維叫做“皮棉”。而一般意義上說的棉花就是指皮棉。錦葵科棉屬植物的種子纖維,原產於亞熱帶。植株灌木狀,在熱帶地區栽培可長到6米高,一般為1到2米。花朵乳白色,開花後不久轉成深紅色然後凋謝,留下綠色小型的蒴果,稱為棉鈴。錦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塞滿棉鈴內部。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纖維白色至白中帶黃,長約2至4厘米,含纖維素約87-90%。
按長度來分棉花分為長絨棉和細絨棉,細絨棉的長度一般在25-31毫米,長絨棉的長度在33毫米以上。我國棉花主要是細絨棉。正常成熟的細絨棉,色精白、潔白或乳白,纖維柔軟絲光,長度23-33毫米,單纖維強力3.3-5克,細度4500-6400米/克,棉籽肥大,著生有灰白色短絨。
按加工機械來分棉花分為鋸齒棉和皮輥棉。使用鋸齒軋花機加工出來的皮棉叫鋸齒棉,使用皮輥軋花機加工出來的皮棉叫皮輥棉。目前我國棉花市場上絕大多數棉花為鋸齒棉。
按顏色區分棉花分為白棉、黃棉、灰棉和彩色棉等。
按品級區分品級是指棉花品質的級別。根據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澤特徵和軋工質量,分為7個級,7級以下為級外。品級標準級是3級。
冰棉
冰棉主要是皺染+紙感膠塗層,採用40/50/60/80S(以60S居多)全棉塗層,冰棉有透氣,涼爽的特點,手感光滑柔軟,有涼涼的感覺,表面有自然褶皺,穿在身上簿而不透。適合女士製作連衣裙、七分褲、襯衫等,穿起來別有風格,是製作夏日的上等面料。 純冰棉是不會縮水的!
再生棉
再生棉是由廢棄的棉花、工業下腳料和紡織企業的布頭和紗線頭回收再利用製成。
再生棉是一個很大的產品類別,有純棉的,含化纖的。目前用途很廣,對降低生產成本,促進循環經濟有很大的幫助。目前對該產品的誤解很多,主要是有些人用收集回來的原料不加任何處理,直接用於與人體接觸的棉被。這個行業目前存在的問題是,生產設備落後,加工深度不夠。
黑心棉
黑心棉,是絮用纖維製品禁止使用的原料的俗稱。是指用其生產加工的產品不符合GB18383-2001要求的物質。包括:纖維性工業下腳料、醫用纖維性廢舊物、再生纖維狀物質、廢舊服裝及其它廢舊纖維製品等。因為這些物質有危及人體健康的不合理因素,所以一律嚴禁用於生產加工絮用纖維製品。國家對製做棉被、棉褥、枕頭、服裝等日用絮棉有規定標準:可以用6級及以上的原棉或化纖及其混合物。不允許漂白或帶色;不允許使用工業下腳料、舊面絮、醫用和生活垃圾等製成的再生棉絮。一般達不到規定要求的往往都被稱做黑心棉。由於低成本高利潤以及地方性的監管不力,黑心棉被一直沒有脫離我們的生活。
滌綸棉
其原料為滌綸短纖。一般是實心,彈性和保暖性較差,感覺較重,一般未經整理,質量較差。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纖維彈性受損壓死,收縮結塊,這類棉常用做作低檔家紡織品的填充料。
熱絨棉
熱絨主要用於:防寒服裝、高檔被褥、裘皮服裝里襯、太空服太空褥的製作、高檔保暖內衣的保暖層,各種纖維按不同比例生產的混合絮片和針刺棉等家紡床上用品和服裝用填充棉。 熱絨和棉相比:熱絨的主要特點是輕、薄、柔、超保暖. 無需噴膠,無異味,對人體無刺激,更環保;彈性、保暖性更好,手感也更柔和滑爽。 分類有羊絨熱絨棉與駝絨熱絨棉羊絨熱絨棉與駝絨熱絨棉的區別是原材料不同,但和駝絨熱絨棉有著同樣的保暖效果。
萊卡棉
萊卡與傳統彈性纖維不同的是它的伸展度可達500%,且能回復原樣。就是說,這種纖維可以非常輕鬆地被拉伸,回復後卻可以緊貼在人體表面,對人體的束縛力很小。萊卡纖維可以配合任何面料使用,包括羊毛、麻、絲及棉,以增加面料貼身、彈性和寬鬆自然的特性,活動時倍感靈活。而且萊卡與大多數的氨綸絲不同,它擁有特殊的化學結構,在濕水後處於濕熱密封的空間裡也不會長霉。
萊卡可自由拉長4至7倍,並在外力釋放後,迅速回復原有長度。它不可單獨使用,能與任何其他人造或天然纖維交織使用。它不改變織物的外觀,是一種看不見的纖維,能極大改善織物的性能。萊卡有著出眾的伸展性。對針織品而言,它的多向延展是由織物本身決定的,萊卡帶來的只是拉伸而回復的彈性。機織品則僅在織入萊卡的方向上具有延展性,如經編(直線向)或緯編(橫線向)。長褲得益於經向的彈性,而含萊卡的雙向彈性機織物則在兩個方向都提供極大的舒適感與自由動感。因此,在長褲、外套等女式成衣中加入萊卡,褶皺可輕易地自動回復,衣服更瓢逸且不易變形,靈動自如,感受自由新身。既便製作嚴謹的西服、外套等,也沒有絲毫緊迫與侷促感,汗衫、內衣、健美褲等針織品加入一點點萊卡,既合身又舒服,穿在身上伸展自如,能隨身而動。
絲微棉
又稱纖絲羽絨,該纖維柔軟纖細如天然羽絨;多孔纖維(包括三維聚酯多孔纖維、三維螺鏇中空纖維、滌綸中空立體捲曲短纖維等);具有極佳的手感和保暖性,纖細緻密的纖維層、中空結構能鎖定空氣,產生穩定的靜止空氣層,起到保暖防寒之功效,充分的加矽處理和適度的捲曲使纖維有良好的手感,纖維長期使用後也不會相互纏結,仍保持優良的蓬鬆性。其保暖性和蓬鬆性可與天然羽絨、羊絨媲美。天然棉花具有纖維密度高,不透風、保溫性好、吸汗、貼身。本柔暖羽絲絨複合棉集天然棉花、羽絲絨和多孔纖維的優點於一體,優缺互補,具有極佳的柔軟性、保溫性、吸汗性。
埃及棉
埃及棉,就是埃及長絨棉。其在世界上久負盛名,被譽為“白金”。埃及棉花原產印度。其特點是喜高溫多雨,在熱帶草原、溫帶和熱帶季風地區最適宜生長。
羽絨棉
分為兩種:一種為梳理成型的,手感類似於杜邦棉,又稱仿鵝絨棉;第二種為沒有成型的,類似於PP棉,手感接近於羽絨,是羽絨的理想替代品。由不同規格的超細纖維經過特殊工藝生產製造,因質似羽絨,故稱為羽絨棉,填補了市場羽絨替代品的空白。該產品具有輕薄、手感細膩、柔軟、保溫好、不易變形,不會透絲,其保暖性能超過同等克重的羽絨,可廣泛套用於羽絨服、滑雪衫、防寒服等多種保暖製品。
保暖棉
保暖棉屬於化纖材料,保暖棉可以說是創世紀的禦寒發明,這種革命性保暖棉具有輕、薄、軟、暖、透氣、透濕等特性,最新專利研發SEE生態保暖材料棉衣,徹底實現了冬天輕薄的夢想,開創禦寒新紀元!其甲醛含量是普通棉衣的1/3,特別添加超能保暖聚合物,擁有多層立體纖維結構,能夠成倍反射人體熱輻射,加以突破性的輕薄透氣中層,達至前所未有的恆溫保暖效果,新概念冬季禦寒新時代已全面到來!
針刺棉
顧名思義,針刺棉就是不經過紡織,直接將纖維用針刺成絮片的一種產品。針刺棉的用途相當廣泛,除了服裝外,室內裝飾用的牆布也用針刺棉作底基材料。
針刺棉分為很多種類,以前針刺棉通常用在服裝、服飾的夾層內填充,2009年9月江蘇常泰納米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金龍博士發明了一種聚合了阻燃、隔熱保溫、吸音隔音、抗菌、防霉、防污、防塵、防水、防油、防靜電的都來德多功能牆布,它採用具有上述功能的針刺棉和具有上述功能的提花布、色織布、絲綢等面料複合,將針刺棉拓展到了牆布的生產領域。
以天然的棉、羊絨、羊毛、駝毛、麻纖維、竹纖維、玉米纖維、大豆纖維等製作的針刺棉做填充物或底基材料,產品柔軟、蓬鬆、透氣好,跟我們的生活比較貼近,既可用於服裝、服飾、坐墊、家居用品的填充材料,也可用於室內牆面的裝飾。針刺棉還有其它的用途,特別是在工業上的用途。
珍珠棉
聚乙烯發泡棉是非交聯閉孔結構,稱珍珠棉,又稱粒粒棉 , 是一種新型環保的包裝材料。它由低密度聚乙烯脂經物理髮泡產生無數的獨立氣泡構成。具有隔水防潮、防震、隔音、保溫、可塑性能佳、韌性強、循環再造、環保、抗撞力強等諸多優點,亦具有很好的抗化學性能。是傳統包裝材料的理想替代品。廣泛套用於電子電器、儀器儀表、電腦、音響、醫療器械、工控機箱、燈飾、工藝品、玻璃、陶瓷、家電、噴塗、家俱、酒類及禮品包裝、五金製品、玩具、瓜果、皮鞋的內包裝、日用品等多種產品的包裝。加入防靜電劑和阻燃劑後,更顯其卓越的性能。
PP棉
俗稱:公仔棉、填充棉、中空棉,也稱填充棉,材質為再生滌綸短纖,主要有普纖和中空兩種,該產品具有回彈性好,手感爽滑、價格較低、保暖性好,廣泛套用於玩具填充、服裝、床上用品和噴膠棉行業。
ppf棉
有效去除自來水中的泥沙鐵鏽等肉眼可見的大顆粒物,過濾精度為5微米或1微米。重量約65~145克,重量越重質量相對越好,常用作家用純水機反滲透前預處理的有效組成部分,保護純水機反滲透膜,防止反滲透膜阻塞,延長反滲透膜使用壽命。
生化棉
藤棉又名生化棉、樹脂過濾網,其特性和用途基本如下 水族棉、藤棉、生化棉、樹脂過濾網特性:具有耐藥性、耐水性、耐光性、難燃性、透水性、透氣性等特點;有超性的透水性,可多次沖洗、循環使用;使用壽命長,可保證在水中使用5年以上不鬆脫;該產品不含氯等有害物質,因而經處理後不會危害環境;
吸音棉
是一種人造無機纖維。採用石英砂、石灰石、白雲石等天然礦石為主要原料,配合一些純鹼、硼砂等化工原料熔成玻璃。在融化狀態下,藉助外力吹制式甩成絮狀細纖維,纖維和纖維之間為立體交叉,互相纏繞在一起,呈現出許多細小的間隙。
阻燃棉
阻燃棉是棉經過特殊物質、工藝加工後,具有一定的防火作用,不易燃燒,且離開火源後自動熄滅,不會再復燃的一種新型防火材料。阻燃棉具有永久阻燃、吸濕、透氣,手感柔軟、彈性持久、隔熱好等特點。它燃燒時,僅有少量煙氣,不溶滴、不釋放毒氣,具有自滅效果,炭化後保持原有形狀。
滌綸棉
其原料為滌綸短纖。一般是實心,彈性和保暖性較差,感覺較重,一般未經整理,質量較差。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纖維彈性受損壓死,收縮結塊,這類棉常用做作低檔家紡織品的填充料。
吸附棉
吸油棉也叫吸收棉、工業吸附棉,有時人們簡單稱呼其為吸油棉。按照吸收物質特性分為:吸油棉、化學吸液棉(又叫化學品吸附棉,吸液棉)和通用型吸附棉。吸油棉可以控制和吸附石油烴類、各類酸性(包括氫氟酸)、鹼性危險化學品、非腐蝕性液體和海上大規模溢油事故等。吸附棉是油品和化學品泄漏溢漏濺漏後,處置泄漏物最常用到的物品。
吸油棉經過脫水及脫油處理後,只吸油,不吸水,專業適用於吸收石油烴類、碳氫化合物等(如石油、汽油、潤滑油、油漆等)。此類產品用於水面上時因不吸收水,吸附飽和以後,然後漂浮在水上。可吸附本身自重10-20倍的油。通常為白色。可用於機械油污、排水溝油污、倉庫碼頭油污及河流油污等的處理,保持工作環境潔淨,杜絕油氣揮發而引起爆炸事故有積極地作用。
化學吸液棉在加了表面活性劑後再進行脫水、脫油處理,便可抗強酸強鹼,適用於酸、腐蝕性及其他化學液體、化學油品的吸附,適用於諸如酸、腐蝕性及其他危害性液體的泄漏處理。通常為粉紅色或紅色。所有化學品泄漏一般用吸液棉,尤其是酸性和腐蝕性危險化學品包括98%的硫酸和30%的氫氧化鈉,更需要使用化學品吸液棉。接觸刺激性或腐蝕性的化學液體後,聚丙烯材料不會發生分解,鮮艷的粉紅色或紅色依然非常醒目,防止誤用和盜用。吸液棉也可以吸收石油類液體和水性溶液。
玻璃棉
超細玻璃棉絕熱材料是以石英砂、長石、矽酸鈉、硼酸等為主要原料。 經過高溫熔化製得小於 2um 的纖維棉狀,再添加熱固型樹脂粘合劑加壓高溫定型製造出各種形狀、規格的板、氈、管材製品。其表面還可以貼上鋁箔或 PVC 薄膜。該產品具有容重輕、導熱係數小、吸收係數大、阻燃性能好。可廣泛用於熱力設備、空調恆溫、冷熱管道、烘箱烘房、冷藏保鮮及建築物的保溫、隔熱、隔音等方面。
活性炭棉
高分子粘結材料 將介質吸附性能較強粉狀催化活性炭載附於聚氨酯發泡載體上製成的空氣淨化過濾材料活性炭纖維氈活性炭纖維主要以粘膠基纖維、聚丙烯腈基纖維為主要原料,經特殊的化學、物理工藝加工處理得到的活性炭纖維氈。主要成分是碳元素,含有少量的氫、氧、氮基因。黑色柔軟氈狀·比表面積大(1000-1600㎡/g)微孔體積占總孔體積80%左右。·耐高溫(>500℃)·優異的吸附性及快速解吸性。用於水淨化、空氣淨化、有機溶劑、重金屬回收、蔬菜、水果保鮮、放射性場所封閉及隔斷,屏遮等,耐高溫的保溫,耐燒蝕材料。 活性炭布 採用特殊超細纖維和椰殼活性炭經過特殊工藝前處理加工而成,活性炭顆粒不易脫落且熱壓成型,用於防護用防毒防塵口罩(平面式和罩杯式)
太空記憶棉
記憶棉的誕生要回溯到1962年美國太空署(NASA)的一項研究:阿波羅指揮艙救生系統設計,這種材料被研發出來用於飛船的座椅之上,以吸收在火箭(飛船)起飛、飛船返回大氣層、一些意外情況(如墜落)時給太空人造成的巨大衝擊力,以及改善座椅對太空人的保護性和舒適性。因為記憶棉最初誕生於美國太空署,所以也常被稱為太空記憶棉,意為源自美國太空署的技術。這項技術在美國太空署的報告“Human Survival in Aircraft Emergencies”中被提及,該報告的作者就是記憶棉的發明人,Charles Yost,一位當時為NASA工作的工程師。在2005年NASA發布的Spinoff文檔“NASA Spinoff 2005”中比較詳細地記錄了記憶棉技術的緣起及在隨後幾十年中的發展情況。
這種材料的(Open-Cell)分子在受到外力壓迫時會發生“流動”(Flow)而移位以貼合施壓物的接觸面輪廓,從而將壓力均勻分散至整個接觸面,而當壓力消除時會慢慢恢復到原來的形狀,所以這種材料最初時也被稱為“Slow Spring Back Foam”(慢回彈泡棉)。NASA的Ames ResearchCentre將這種材料全面套用於其新的飛機座椅設計,不但能在意外事故時對乘坐人員提供良好的衝擊力保護(特殊配方的記憶棉,可以吸收90%以上的衝擊能),而且可以改善增加乘坐人員長時間飛行中的舒適性體驗。
這種材料雖具有令人興奮的特性,但同時其生產工藝難度相當大, 技術難度高,導致這種材料在隨後的十幾年間都沒能實現工業化生產。但是這項技術卻在Dynamic Systems Inc.公司(由記憶棉發明人Charles Yost於1969年成立,以發展並銷售記憶棉技術及產品)的持續努力下得到不斷的發展和完善,該公司生產的記憶棉產品SunMate以及Pudgee在醫療、醫藥、箭靶、頭盔內墊、賽車坐墊乃至功能鞋墊等民用領域得到了較廣泛的套用。Dynamic System公司無疑是記憶棉技術發展中最權威的公司,該公司因為發明(因為記憶棉發明人就是該公司的創始人)發展了記憶棉技術,贏得了當時最為權威的榮譽“Govemor’s cup”。
20世紀80年代初期,NASA將這種材料技術向工業領域發布,鼓勵有實力的公司一起發展這項技術以進一步造福人類,一家名為Fagerdala World Foam的專注於功能泡棉的瑞典公司,意識到這種具有獨特壓力分解特性的新型泡棉材料巨大的遠景潛力,抓住了這次機會而積極投入到記憶棉技術的發展和完善研究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