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途滅虢之戰

假途滅虢之戰

假途滅虢之戰,是春秋初年晉國誘騙虞國借道,一石雙鳥,先後攻滅虢、虞兩個小 國的一次作戰。這次戰爭的規模雖然不大,但是卻揭示了軍事鬥爭的一些重要規律,給 後世留下重要的啟示和教益。春秋初期,諸侯並立,兼併無已。位處中原地帶的晉國,在這場弱肉強食的大混戰 中不斷兼併征服小國,勢力迅速崛起。晉獻公在位期間,又把其南面的兩個小國——虢 國和虞國預定為吞併的目標。

過程

可是,晉國要順利實現這一目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虢、虞兩國雖然地狹人稀,國 力弱小,但卻是同姓毗鄰,結有同盟。晉國同其中任何一國開啟戰端,都意味著要同時 和兩國之師相抗衡。如何拆散虢、虞兩國的同盟關係,使自己避免陷於兩線作戰,這乃 是晉國在吞併兩國軍事行動中首先必須解決的問題。

終於,晉國大夫荀息想出了一條一箭雙鵰的妙計:即用厚禮重寶賄賂收買虞公,拆 散虢、虞之間的同盟,向虞國假道攻打虢國,待虞國中計、虢國敗亡後再圖後舉。晉獻 公聽了荀息這一獻計後,認為計謀很好,但是還存在有一定的顧慮,一是有些捨不得自 己的珍寶,二是忌憚虞國那位賢臣宮之奇會揭穿晉國的用心。針對晉獻公的猶豫,荀息 一一予以妥善的解釋,指出送珍寶給虞國,等於是將它暫時存放在那裡,遲早還將收回; 至於宮之奇,雖有些能耐,但他的意見虞公不一定會採納,未足為懼。一番話打消了獻 公的最後顧慮,他決定依照荀息的計謀展開行動。

不久,荀息攜帶著良馬、美玉等奇珍異寶出使虞國。到了那裡後,即晉見虞公,獻 上珍寶,並向虞公正式提出借道攻虢的要求。虞公既貪利收下了良馬、美玉,又不敢輕 易開罪於晉國,於是便應允晉國軍隊通過虞國土地去征伐虢國,並表示願意出兵協助晉 國作戰。宮之奇認為此事大為不妥,在一旁加以諫阻,但虞公根本聽不進去,只是一意 孤行,硬朝著晉人的圈套里鑽去。 公元前658年夏,晉大夫里克、荀息統率晉國軍隊通過虞國的土地去攻打虢國,虞 公踐約派出軍隊同晉軍會師,然後協同晉軍展開軍事行動。晉軍在虞軍的積極配合下, 進展順利,很快攻占了虢國的下陽(今山西平陸境),一舉控制了虢、虞之間的戰略要 地,並通過此事進一步摸清了虢、虞兩國的虛實,為下一步行動創造了條件。

時隔3年,晉獻公又一次向虞國提出了借道伐虢的要求。 這時虞國大夫宮之奇更透徹地看清了“假道”背後所包藏的險惡用心。指出“虢國 如果滅亡,虞國必然跟著完蛋”。警告虞公“晉不可啟,寇不可玩”。力圖以虢、虞兩 國“輔車相依,唇亡齒寒”的利害關係勸阻虞國假道於晉。可是虞公利慾薰心,根本不 採納宮之奇的建議,反而以晉為自己的同姓國,必不會害己作理由,又答應了晉國借道 的要求。宮之奇見虞國滅亡近在旦夕,為避禍計,便率領族人逃離了虞國。

這次晉獻公親自統軍借道虞國攻打虢國,聲勢遠較前一次為大,可見其志在必得。 晉軍進展迅速,很快兵臨虢都上陽(今河南陝縣境)城下,加以團團圍困。虢國弱小無 援,數個月後即為晉軍所滅,虢公醜倉皇逃奔京師(今洛陽)。晉軍隨即凱旋迴師,行 經虞地駐紮時,即乘其不備發動突然襲擊,生俘虞公,輕而易舉地滅亡了虞國,最終達 到了吞併兩國的目的。

原因

晉軍的勝利,在於它能夠做到“必勝之兵必隱”這一點,以借道的假象巧妙掩蓋自 己各個攻滅虢、虞的真實企圖。“兵不厭詐”,晉國君臣深諳此中奧秘,故能確保自己 以強擊弱、以大攻小戰略意圖的實現。在行施“借道”這一計謀過程中,晉國君臣還能 針對虞公貪利愛財的弱點,誘之以利,迷惑其心智,使敵人始終由自己牽著鼻子走,無 所作為。

虞國的失敗,首先是國力、軍力遠不逮人,故成為晉國敢於覬覦的對象。其次是其 最高統治者虞公昏聵庸劣,貪圖眼前小利,破壞與虢國的戰略同盟關係;又文過飾非, 拒納諫言,終於引狼入室,自取咎殃。第三,與上兩點相聯繫的是,虞國對晉國滅虢後 的戰略新動向毫無察覺,放鬆警惕,不作戒備,以至晉軍發動突然襲擊之時,無暇抵抗, 束手就擒。 假道滅虢之戰體現了相當豐富深刻的軍事鬥爭藝術,因此受到歷代兵家的廣泛重視。

點評

晉假途滅虢之戰在歷史上曾經常為一些人所仿效,而成為強兼弱,大吞小過程中所慣用的“一石兩鳥”策略手段,而此戰中所反映的唇亡齒寒的道理,也為後世兵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鑑(如北宋趙匡胤“假道荊湖”,襲占荊、湖,並滅南平、武平兩地割據勢力,就是顯著一例。又如北宋被金國用此計與宋聯合滅遼,最後亦為金國所滅。而南宋不吸取北宋滅亡的經驗教訓,反爾被蒙古用此計先與其聯合滅金,最後又將其滅亡。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國剛剛成立之時,毛主席不顧國內外的重重困難,毅然決定出兵朝鮮,進行抗美援朝戰爭,直至勝利,則是對唇亡齒寒另一種方式的套用)。

其它

著名兵書《三十六計》還曾將它立為一計,以概括軍事鬥爭中這樣一條重要規律:戰爭 指導者有意掩蓋自己的真實意圖,利用敵人貪利、畏怯等弱點,借攻擊第三者為由,順 勢滲透自己的勢力,控制對方。一俟時機成熟,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起攻擊,一舉 消滅或制服對手,達到一石兩鳥的目的。

在歷史上,假道伐虢也經常為一些人所仿效,而成為強兼弱、大吞小過程中所慣用 的策略手段。比如公元963年,北宋趙匡胤“假道荊湖”,襲占荊、湖,並滅南平、武 平兩地割據勢力,就是顯著一例。當然,此戰中所反映的唇亡齒寒的另一層道理,也為 後世弱國聯合以抗擊強國的鬥爭實踐提供了有益的啟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