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假海桐科又名島海桐科,共有3屬10-11種,分布在紐西蘭、新喀里多尼亞和澳大利亞的部分地區。本科植物為灌木;單葉互生,無托葉;花兩性,單生;果實為漿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將其列在薔薇目中,1998年根據基因親緣關係分類的APG 分類法認為應該放在菊目中。
假海桐科又名島海桐科,共有3屬10-11種,分布在紐西蘭、新喀里多尼亞和澳大利亞的部分地區。
假海桐屬為植物界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分布於緬甸、泰國至我國雲南南部及東南部,只有假海桐P. Kerrii Craib 1種,
描 述 所有物種假海桐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4—7米;樹皮紅褐色,小枝近圓柱形,無毛,具稀疏的皮孔。葉長橢圓狀倒披針形至長橢圓形,先端漸尖或鈍,基部漸狹,長1...
基本資料 形態特徵 分布生境及功能狹葉海桐是海桐花科海桐花屬植物,高1~2米,分布於廣東、江西、湖南、貴州、四川、湖北、陝西南部。
基本資料 簡介 分布 生 境: 相關的變種有:假楊桐(Eurya subintegra Kobuski)灌木或小喬木,高2-7米,全株無毛。產於廣東、廣西等地。生於海拔200-700米的山地林中或林...
簡介 形態特徵 生態習性 本種提示常綠喬木或灌木,有時呈侏儒狀灌木,被毛或禿淨。葉互生,常簇生於枝頂呈對生或假輪生狀,全緣或有波狀淺齒或皺摺,革質有時為膜質。
簡介 文獻來源 形態特徵 產地分布 物種鑑別灌木,葉片較大,倒卵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革質,光滑無毛,頂端突短漸尖,基部楔形,側脈及網脈明顯,網眼較寬,乾後呈現多數白色方格,下面邊緣微向內卷。產雲南...
介紹 文獻來源 描述欄位海桐(學名:Pittosporum tobira),別名海桐花、山礬,海桐花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6米,嫩枝被褐色柔毛,有皮孔。葉聚生於枝頂,二年生...
基本簡介 形態特徵 生長習性 產地分布 主要品種常綠灌木,高3米,嫩枝無毛,乾後暗褐色,老枝灰褐色,有皮孔。葉簇生於枝頂,二年生,革質,上面深綠色,發亮,乾後仍有光澤,下面淡綠色、乾後帶棕色,無毛,葉...
基本信息 產地分布 形態特徵 生長習性 物種鑑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