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烈水

倪烈水

現居深圳;著名的民間文藝家、書畫家、中華當代十大慈孝人物、亞太美術協會名譽主席、中港澳國際書畫大賽專家評審、中華周易文化研究院終身名譽院長、廣東省揭陽傑出鄉賢、深圳市潮汕文化研究會榮譽顧問。

基本信息

簡介

倪烈水 先生50年來,一直把傳播、踐行孝道文化當作自己生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他的教育下,很多不孝之子都悔過自新、改邪歸正。他收養幫助教育了20多位貧困少兒,使他們大多都成了公務員和企業家。為讓更多的人受到孝文化的薰陶與教育,在倪烈水的影響與動員下,由一批有孝心、有愛心的企業家成立了"愛心中華行孝文化促進會";他還利用兩年多的時間撰寫出版了《勸孝歌》一書,向社會捐贈1.5萬冊,眾多的媒體爭相報導,求購書者絡繹不絕,教育感動了無數人,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其事跡感人至深,催人奮進,已成為勸孝行善的楷模。

承繼美德 惠及社會

倪烈水於1946年生於廣東省揭陽新亨鎮碩和村。母親僅讀過一年私塾,沒有多少文化,但她心地善良,性格剛烈,對兒女要求極嚴。小烈水至今仍清晰記得,他小時與小朋友吵鬧,不管是小朋友欺負他,還是因其他原因,母親都帶著他上小朋友家去賠禮。母親從小就教導小烈水要有"忠孝之心","要知恩圖報","要做善事,不能做壞事,我一生看到很多做壞事的人,都沒有好下場。"母親的言傳身教,與行孝行善、樂於助人的美德讓小烈水承繼下來,讓他受益一生。

收養幫助20多位貧困少兒 勸孝行善撼人間

倪烈水從小就喜歡畫畫,在他13歲上中學時,就拜揭陽第三中學美術教師--嶺東著名畫家王士龍老師為師,學習繪畫。由於他悟性高,苦學不輟,又有名師指點,使其畫藝大增。他還遍訪當地名師,博採眾長,幾年後成為當地知名畫師,開始了民間藝人生涯。而他不論走到哪裡,其勸孝行善就做到那裡。20多年來,他在潮汕地區7座祠堂和30多多座佛廟中畫有"二十四孝圖",為弘揚孝道文化盡心盡力,甘於奉獻,樂而不疲。

20多年間,他到過100多個村做工藝,共培養了30多個學徒,還收養三位走失兒童並幫助其找到父母。他每到一個村做工時,他打聽到那家有不孝之子時,都主動上門,與他(她)交朋友,循循勸導。例如:在一小村莊,有位村民兒子經常打罵父母。倪烈水得知後,不顧一天的勞累,吃完晚飯後主動上門勸導。他問那位青年:"你父母是不是你的親人?你是不是他們的兒子?他們是不是你的親生父母?"那位青年連聲回答"是,是!"接著倪烈水為其講解:"沒有父母,還有你嗎?雖然父母教育方法不當,但給了你生命,他們吃盡苦頭把你養大,你應盡孝心報答呀!將來你也要結婚生子,你怎樣對待父母,將來孩子就會怎么樣對待你?你打罵父母,社會上還有人與你來往交朋友嗎?鄰居鄉鄰躲你、怕你、瞧不起你,在背後戳你脊梁骨,你遇到困難沒有人來幫你,你將會被社會所拋棄。"他的一席話語,讓那位不孝之子恍然大悟,流下了懺悔淚水,表示將來再也不打罵父母了。 20多年來,倪烈水以過人的愛心孝心耐心,勸導教育了幾十多個村的眾多的不孝之子改邪歸正,使他們大部分都成為孝子。

倪烈水在老家從事工藝期間,共培養了30多位學徒,為其提供衣食住,不但教他們技術,還對他們進行道德教育,教育他們尊賢敬老,對老人要有孝心,在社會上要行善,在倪烈水的教導下,他們大多都成才。在他收養幫助的20多位貧困少兒中,一個14歲女孩,因父母雙亡,無人照料,倪烈水看其十分可憐,就把她收養。倪烈水對她與自己親生女兒一樣,無微不至,一直培養到她成家立業。

在老家揭東縣新亨鎮還有一位既是他徒弟,又是他兒子。因其家裡太窮,父母無錢供養他,倪烈水就收留了他,既教他繪畫、刷油漆,還把他當成自己的兒子,供他吃住,還教導他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在倪烈水的培養在老家開了公司,已成為一名小有名氣的企業家。

在老家,倪烈水對一位已病逝的好友的兒子,盡心指導支持,把他當成自己的兒子一樣照顧,他已成為一位頗有愛心孝心的企業家。

在問到倪烈水自己兒女、收養幫助貧困少兒如何教育得那么好時,他介紹說:"我先對他們進行道德教育,讓他們從小就有良好的品德,有愛心、有上進心,尊老愛幼,思想健康,對人要禮讓。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一定要當領導、當科學家,但他們一定對社會有所貢獻。"在他收養幫助過的20多位貧困少兒中,有的當公務員,但大多都是企業老闆。

來深創業 繼續踐行孝道

深圳的改革開放大潮席捲神洲大地後,他覺得憑藉自己20多年的美術與施工基礎,開設了一家美術廣告門市部。由於他服務好,水平高,其生意日益紅火,很快就在深圳站穩腳根。有了一定收入後,倪烈水更有條件幫人了。只要家鄉人有困難倪烈水就願意幫他。凡是遇到家鄉窮苦鄉親上門找他,他不但用好飯好菜款待,還送給他們路費。來深圳18年來他幫助了家鄉數百人。能為家鄉人做點事,他非常開心。

護理重病父親 五天五夜 未合眼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倪烈水孝敬父母、老師的故事更是撼動人心,讓人感動。

在他父母親的教導與影響下,倪家兄弟姐妹都十分孝順。家裡最好的東西一定先留給父母吃。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為了能讓母親穿上一件縫製的新棉襖,兄弟姐妹把積攢布票留給母親,終於為母親做成了一件嶄新的棉襖,圓了兄弟姐妹們的一個小小心愿。

倪烈水母親患上胃病已40多年,在她76歲那年,胃病突然惡化,住了4個多月院後,因病情十分嚴重,轉了五六家醫院都不肯收她,有個民間診所說他母親活不了多久了,倪烈水聽後,心裡十分難過。他暗下決心,只要有一線希望,也要治好母親病。於是,他放下自己手中一切工作,到處打聽尋找治胃病的偏方秘方。苦心人天不負,最後在供銷社一位姓黃的先生那裡得知有一本名叫《千家妙方》的書,其藥方非常靈驗,倪烈水欣喜不已。為購買到此書,他跑遍了揭陽所有書店也未買到。經書店一位好心人介紹,他乘車來到200多里的汕頭新書店買到了《千家妙方》(上下冊)。購到此書後,倪烈水如獲至寶,趕緊回家研讀。針對母親的病情,倪烈水為母親開出了一副藥方,共4種藥,他至今仍記得:蒲黃、白芍、山楂肉、五靈脂。

母親已七天七夜滴水未進、昏迷不醒了,大嫂用小勺輕輕撬開母親的嘴,一點一點地灌完一碗中藥。一個小時後奇蹟發生了,母親的肚子開始咕咕作響,解了兩三次大便後,母親甦醒過來。吃了五天中藥後母親就能坐起,令全家人驚喜不已。倪烈水又針對母親的病情,開出幾副中藥,經過20多天的精心調養,母親就康復了。倪烈水用這副小小藥方,救了生命垂危的母親,使其生命又延續了15年時光,直到91歲高齡時才辭世。

用此藥方,倪烈水還治癒了許多患胃病者,這也是他為社會做出的一件善事。

倪烈水的父親因兒女頗具孝心,照顧得好,老人舒心,也高壽。2001年,他父親95歲那年,雖然沒有什麼病,但因年紀太大身體衰竭住進醫院,為能照料好父親,倪烈水五天五夜未合眼。那時,在白天,親屬與兄弟姐妹都來看望父親,因人多,倪烈水無法入睡。晚上倪烈水為不讓兄弟姐妹們受累他獨自一人護理。

那時,父親幾天幾夜不能進食,已瘦得皮包骨,連打吊瓶的針都扎不進去了。父親每晚要上20多次廁所,倪烈水剛扶父親上完廁所,躺下準備睡一會時,父親又喊他要上廁所,倪烈水馬上起床,抱起周身皮包著骨的父親上廁所。疼愛之心頓時湧上心頭,父親操勞了一生,耗盡了自己的所有能量精力竟瘦成這樣,倪烈水倍感自己愧對了父親,覺得自己一定要讓父親在生命最後時光里讓老人家安然離去。就這樣倪烈水五天五夜未合眼,直到他累得眼冒金花,實在支撐不住了,才提出換人。

像照顧自己親人一樣照顧多位老師

倪賀見與倪烈水是鄰居。對倪烈水來說,倪賀見既是他老師也是朋友。倪烈水許多知識都是倪老師教給他的。倪烈水在倪老師病重最後的日子,他守候了倪老師5天5夜。去世後倪烈水還為倪老師守靈一個通宵,還幫助料理後事,直到把倪老師安葬完為止,使他盡了學生應盡的一份孝心。

張宗儀先生是20世紀80年代揭陽縣博物館副館長,知識廣博,精通地方史,素有"潮汕通"、"活字典"美譽。倪烈水乃其第一高徒,與其交誼甚深。後張宗儀患肺病,人們都避而遠之,惟獨倪烈水一如往常,親善如故,關心倍至。某日午後,倪烈水上門拜訪張宗儀先生,剛一進門,巧遇張宗儀先生舊病復發,倒地昏迷不省人事,其家人在驚恐中不知所措,倪烈水毫不猶豫上前緊按住張老先生人中將其救醒,馬上背往醫院。張老因此獲救,此事在揭陽文人中傳為佳話。

教子有方 成就事業

倪烈水不僅對外勸孝行善,行大德大義,而且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有一套好方法。他教育自己的幾個兒子,要愛國,有愛心,講孝道。他幫助了20多位貧困少兒,向貧困山區捐款捐物20多萬元。他還借錢支持兩位朋友創業,一位借了26萬元,一位借了10多萬元,已10多年了,至今仍未歸還。他還教育兒子們常做善事。他幾個兒子,都有孝心,都盡力做好事善事,都有自己的公司。大兒子倪壁雄供養多個貧困地區的孩子讀書,他與好友企業家趙澤標等在其父倪烈水動員與影響下,於2008年6月15日,他們一起發起成立了"愛心中華行孝文化促進會",並在深圳市潮人海外經濟促進會支持下在湖北革命老區黃梅縣建成了兩座希望國小,四川內江建成了一座敬老福利院。倪壁雄還多次為汶川災區捐款,還為廣東各地區白內障患者捐款免費做復明手術。倪壁雄的兩個弟弟也頗具愛心孝心,倪壁雄和倪壁衛兩兄弟都是"壹基金"第一批加入的永久義工。幾年來,向希望國小、敬老院等捐款上百萬元。

撰寫《勸孝歌》

勸世人行孝

1998年,倪烈水從商業退休後,開始著手發掘推廣孝文化與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10多年來他把出書和賣字畫的收入,大多用在扶貧濟困和捐建給家鄉修建學校、祖祠等公益福利事業上。另外,從大量的報刊中他發現,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孝文化,正逐漸被廣大青年少兒淡忘,甚至被邊緣化,很多年輕人追求物資享受,缺少人生追求,心靈麻木,沒有孝心,不盡贍養父母義務,更別說尊老愛幼了。於是他產生了編撰一本勸人行孝書籍的想法,於是,他開始著手準備與收集資料。

2006年,倪烈水在收集大量資料的基礎上,開始編寫《勸孝歌》。經過兩年多的辛勤編撰,於2008年8月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此書出版,旨在勸導世人尊賢敬老,履行孝道,可見倪烈水一片關愛社會的赤誠之心。原廣東省長盧瑞華親自為本書題寫書名。汕頭大學原黨委書記黃贊發為此書作序。序言中寫到:"如果《勸孝歌》能夠漸漸成為家庭啟蒙教育的素材,家長與子女口口相授,代代相傳,則必能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

《勸孝歌》全書共分五篇:第一篇是歌謠;第二篇是天下父母;第三篇古今孝賢;第四篇古代孝女;第五篇是中外關於孝和愛的格言。該書以潮汕方言歌謠的形式,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有著鮮明的潮汕地方文化特色。

倪烈水還被武警部隊、學校與企事業單位邀請講孝文化故事,廣受好評。《勸孝歌》共向社會捐贈1.5萬冊,不僅在深圳與潮汕地區,產生了較大影響,還波及北京、河南、湖北、四川、安徽、山東等地。這些省市的領導看了後,都紛紛求購此書。《勸孝歌》出版已成為了一種社會現象,這足以說明當前社會對孝文化需求巨大,青少年對孝文化的教育已迫在眉睫!

孝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它是中華文明與古希臘文明、印度文明等有重大區別的文化現象之一。千百年來它一直作為中華民族倫理道德之本,行為規範之首,備受推崇,同時也令西方學者矚目。

2008年5月,美國民俗學會執行理事長羅儀德先生來中國訪問時,還專門拜訪了倪烈水,對中國人弘揚孝道、踐行孝道的行動極為羨慕。他說:"我有兩個女兒,她們長大後,都遠離父母各奔東西。而中國人老了,還能享受天倫之樂,讓人感動。"

"小孝興家,中孝旺企,大孝治國。"這句名言道出了孝文化的真諦。倪烈水50年如一日,勸孝行善,收養幫助了許多貧困少兒,又編撰《勸孝歌》,讓社會上許許多多的人受到教育,其事跡與大孝至愛的精神可歌可頌。他從事孝文化事業,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的善舉十分感人,體現了一個老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不愧為我們學習的楷模,我們時代最可愛的人!

慈孝心語: "小孝興家,中孝旺企,大孝治國。"孝道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與基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代代相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幸福家庭的道德基礎。

祖先及子女

祖先:唐代中書舍人、尚書右丞倪若水

妻子:陳佩真

兒子:倪壁雄,深圳廣安房地產董事長,大企業家

倪壁輝

倪壁衛,深圳居家寶企業董事長

孫:

長孫:倪天琪

二孫:倪松圳,字雲逸,擅詩文,歷史

三孫:倪浩津,通樂理,精通薩克斯

四孫:倪浩嵐

五孫:倪浩棱

六孫:倪銘

七孫:倪浩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