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兒童

候鳥兒童

候鳥兒童一般指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的子女,平時他們在老家的學校讀書,寒暑假期間從家鄉“遷徙”到城市與打工的父母短暫相聚。假期生活結束,這些“小候鳥”又將告別父母回家讀書,社會專家將這類孩子稱為“候鳥兒童”。他們大多缺乏關愛和保護,近年來,政府逐漸開始重視這類人群,開展了不同形式的關愛候鳥兒童的行動。

名字由來

候鳥,即鳥類中具有的沿緯度季節遷移特性的鳥。借用這一特性,媒體將這樣一部分孩子命名為“候鳥兒童”,即:一到暑假或寒假,從學習地或居住地前往父母工作地、生活地的孩子,也有人稱他們為城市的過客。他們在酷熱的炎夏和寒冷的冬天幫父母乾能幹的事情。擦桌子、掃地、幫父母買菜做飯。他們時刻圍繞在父母身邊,利用有限的時間感受父母的關愛和溫暖,他們忙碌的身影就像畫面定格在眼前,遠遠地看著,耳邊卻仿佛響起熊天平唱著《雪候鳥》時清冷的聲音:隨候鳥南飛,風一刀一刀地吹……

安全問題

張可在臨近分別時趴在父親張立軍懷裡哭泣。張可在臨近分別時趴在父親張立軍懷裡哭泣。

事故篇:車禍、溺水

隨著暑假的開始,被稱作為“候鳥兒童”的打工者子女,便從各地湧向都市,與為生活打拚而遠離自己的父母相聚。但隨之而來的,便是一條條令人痛心的兒童安全事故新聞。

丈夫駕車軋死親生女

李×滿、龍×菊夫婦帶著自己的女兒,駕駛自家的貨車到東莞市中堂鎮蕉利村一倉庫裝完貨後,親眼目睹自己的丈夫駕駛自家貨車從自己親生小女兒頭上碾過,造成14個月大的女兒當場死亡。

事後,交警在處理該宗案件時了解到其夫妻關係很好,家庭和睦,一家人從廣西來東莞打工,靠搞貨運掙錢,老婆每天隨車前往,但主要任務是看管孩子,此次釀成的不幸,夫妻都承認,主要是其老婆疏忽造成的,其次是李×滿運行車輛前沒有認真觀察四周的情況。

江中游水抽筋兩男孩溺亡

2010年7月9日,東莞市公安局東城分局接到110警情稱,在東江鰲峙塘河段有2名男孩溺水身亡。溺水男孩唐某志、黃某飛,兩人游泳期間,唐某志因抽筋溺水,黃某飛去救援未果,兩人均溺水沉入江中。

情感問題

張可在臨近分別時趴在父親張立軍懷裡哭泣。張可在臨近分別時趴在父親張立軍懷裡哭泣。

父母雙方忙於掙錢,無暇照顧孩子,將兒子送回居住地。孩子每個寒暑假雷打不動的一件事就是,飛到都市,飛到父母身邊。這段時間裡,父母總要抽出時間陪著兒子,陪兒子玩,陪兒子學習,“哪個做媽媽的不願意孩子總是在身邊?在每年有限的相處時間裡,我恨不得一分鐘當做兩分鐘用。”
90%的候鳥家庭認為,假期將孩子接到身邊,主要是要培養親情,“讓孩子跟自己親一些”。為了更親近些,父母們對於“小候鳥”的要求總是想方設法滿足。而心智發育並不成熟的孩子們並不這樣想。甄雪敏在2010年7月5日一拿到成績單,就和爺爺到了長沙。而她上一次見到媽媽還是在過年的時候。記者問她,是不是很想媽媽了?她搖了搖頭。媽媽常和你電話聯繫嗎?也搖搖頭。站在一旁的媽媽聽著女兒的回答,有些辛酸,鼻子抽動了幾下解釋說:“她和我不親,暑假接過來,就是想更多了解女兒一些。”當著自己的面說這樣的話,甄雪敏有幾分不好意思地看了媽媽幾眼。
75%被採訪的候鳥家庭認為,這樣的狀態會持續下去。,還有許多像自己一樣出外打工的父母,他們因為工作、住房、經濟等很多因素,往往不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與孩子們相處,看著孩子們像“候鳥”一樣兩地遷徙,做父母的既心疼又無奈。但要在城市買房安定下來,似乎又是那樣遙不可及。

探索

將候鳥兒童作為流動人口中特殊的一部分進行針對性的管理,正成為一個城市關懷弱勢群體的探索方向。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留守兒童的家在本社區、本地方,很容易掌握他們的情況,候鳥兒童不一樣,來了就來了,去了就去了,很難掌握到,但只要知道哪個外來流動人口的孩子來到社區過暑假,他們就會進行登記,例如通知這些孩子參加社區的活動,為了讓他們有地方可玩,社區本來只對本地學生開放的綠色網咖,現在也對他們開放,還特別聘請老師教他們上網。對於候鳥兒童的關懷應有一個能涵蓋所有社區力量的機構,從跨社區的活動組織、從心理關懷、從親子溝通等方面,來關心這些孩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