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信內容
信用報告
目前主要用於銀行的各項消費信貸業務。隨著社會信用體系的不斷完善,信用報告將更廣泛地被用於各種商業賒銷、信用交易和招聘求職等領域。此外,個人信用報告也為查詢者本人提供了審視和規範自己信用歷史行為的途徑,並形成了個人信用信息的校驗機制。
信用信息
1.據以識別個人身份以及反映個人家庭、職業等情況的個人基本信息;
2.個人與金融機構或者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等機構發生信貸關係而形成的個人信貸信息;
3.個人與商業機構、公用事業服務機構發生賒購關係而形成的個人賒購、繳費信息;
4.行政機關、行政事務執行機構、司法機關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形成的與個人信用相關的公共記錄信息;
5.其他與個人信用有關的信息。
影響因素
可能影響個人信用風險評分的主要因素有:貸款中曾有逾期還款現象,或者信用卡透支後未按約定期限和應還款額度還款,或有太多的貸款賬戶和信用卡等等。
徵信系統
個人徵信系統又稱消費者信用信息系統,主要為消費信貸機構提供個人信用分析產品。隨客戶要求提高,個人徵信系統的數據已經不局限於信用記錄等傳統運營範疇,注意力逐漸轉提供社會綜合數據服務的業務領域中來。個人徵信系統含有廣泛而精確的消費者信息,可以解決顧客信息量不足對企業市場行銷的約束,幫助企業以最有效的、最經濟的方式接觸到自己的目標客戶,因而具有極高的市場價值,個人徵信系統套用也擴展到直銷和零售等領域。在美國個人徵信機構的利潤有三分之一是來自直銷或資料庫行銷,個人徵信系統已被廣泛運用到企業的行銷活動中。
查詢材料
自行查詢
1、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及複印件,並留有效身份證件複印件備查;
2、如實填寫《個人信用報告本人查詢申請表》。
他人代理
1、徵信查詢委託人和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及複印件,並留有效身份證件複印件備查;
2、徵信查詢委託人授權查詢委託書;
3、代理人如實填寫《個人信用報告本人查詢申請表》。
發展狀況
目前,個人徵信業務又進一步向外資銀行及非銀行領域拓展,與典當、擔保、租賃等機構開展了合作,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企業徵信系統採集了企業的各種商業信用信息,包括企業註冊信息、年檢等級、產品達標信息、稅務等級信息、國有資產績效考評信息、進出口報關記錄、信貸融資記錄和行業統計分析信息等。
2017年4月23日人民銀行徵信局局長萬存知稱,綜合判斷,8家進行個人徵信開業準備的機構目前沒有一家合格,在達不到監管標準情況下不能把牌照發出去。
2018年2月22日,央行官網發布公告稱,百行徵信有限公司的個人徵信業務申請已獲央行許可,許可內容包括個人徵信機構設立許可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核准;許可日期截止到2021年1月31日。
社會套用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芝麻信用、騰訊徵信等八家機構做好個人徵信業務的準備工作,這意味著個人徵信市場“開閘”。
此次八家民營企業進入個人徵信市場,相對於央行徵信服務,專家指出,民營徵信數據採集源更廣,將會滲透民眾生活細節,而其信用報告評分的高低也將影響到個人租車買房子等,“未來,信用越來越重要,無信者寸步難行”。
個人徵信將滲透生活方方面面
近日,央行下發通知,要求八家民營企業做好個人徵信的準備工作,時間為6個月。對此,媒體普遍解讀為這意味著民營徵信業務正式“開閘”。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接受中新網IT頻道採訪時表示,原來個人徵信主要集中在信貸系統,對個人影響也主要體現在信貸業務方面;民營徵信“開閘”後,這種情況將改變,將會滲透到個人生活細節中。
郭田勇說道,“民營徵信的一個‘亮點’就是個人徵信數據採集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相對於線下,個人線上生活痕跡更容易被記錄。八家民營企業中,不乏有騰訊、阿里等,這些企業業務更貼近民生,手握網民生活細節的大數據。”據悉,八家民營企業中,既有手握居民水、電、煤氣、固話、寬頻等繳費業務數據的拉卡拉,也有集社交、購物大成者的騰訊、阿里。
不過哪些數據會被用於個人民營徵信業務中,目前並無官方訊息。有媒體猜測,滴滴打車爽約、淘寶差評記錄、騙取保費時偽造個人信息等或都將成為個人徵信報告中的“污點”。
郭田勇認為,凡是涉及到個人誠信問題的業務都應該成為個人徵信報告評分標準。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吳晶妹認為,“哪些該納入,哪些不該納入,說到底還得由法律來界定。”
一個共識是,個人徵信報告數據來源於人民生活細節,最終也將用到人民生活點滴中去。
騰訊徵信一負責人表示,“如果一個人的信用程度高,那么他在買房買車或者買網際網路理財產品時,會享受相對較高的授信額度。”新華網也做了預測,也許,今後在相親網站上,可以通過信用數據篩選交往對象,防止騙婚;在租房時,可以通過出具信用報告,順利通過房東考察;在求職時,可以憑藉信用報告獲得單位的認可;在租車時,憑藉較好的信用評分可以免交押金…
“參考美國個人徵信體系,在我國,未來個人信用也越來越重要。‘無信者寸步難行。’”郭田勇表示。
民營徵信公平性客觀性引擔憂
據了解,八家民營徵信企業個人徵信數據目前還是主要來自各自的數據平台,但八家企業業務側重點不一,其個人徵信報告的客觀性如何體現?
郭田勇表示,八家企業的個人徵信報告不盡相同這是正常的,可以結合央行的報告互為補充。“大相逕庭的個人徵信報告也可能出現,但是機率比較小。一個比較客觀的方法是,綜合八家民營企業的徵信報告,然後和央行報告結合,互相參考、印證。”
對民營徵信的另一個擔憂是如何保證其公平性。據悉,這八家民營企業中,部分企業的模式是既做基礎數據,又出個人評級報告;部分企業之間存有多種業務交叉點,屬於競爭關係。網友擔心:這種情況下,會不會出現篡改個人數據等不正當競爭?
這種擔憂並非空穴來風,16日,《京華時報》發表評論《誰來監管徵信公司的信用》指出,過去幾年,網際網路公司之間的“廝殺”連連,消費者頻頻淪為綁在“戰車”上的競爭籌碼。
吳晶妹認為,徵信市場剛起步,很難要求上游基礎數據提供方做到獨立。郭田勇指出,民營徵信“開閘”同時,監管也不能落下,希望相關法規能儘快出台。
收費制度
2014年5月28日,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央行發布訊息說,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從6月3日開始對個人查詢本人信用報告實施收費制度。具體來說,個人每年查詢超過兩次的,每次收取服務費25塊錢,每年前兩次免費。而在2014年年內,網上查詢個人徵信信息就會擴展到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