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徵信法律框架研究

信用徵信法律框架研究,經濟日報出版社出版。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經濟日報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6月1日)
叢書名: 北京大學個人信貸叢書
平裝: 206頁
開本: 32開
ISBN: 9787801808738, 7801808738
條形碼: 9787801808738
尺寸: 20.6 x 14.2 x 1 cm
重量: 299 g

作者簡介

李清池,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講師。福建人,法學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與美國耶魯大學,曾在《中國社會科學》、《北京大學學報》、《比較法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

內容簡介

《信用徵信法律框架研究》透過比較法的視角,結合經濟學研究成果,探討如何建立我國信用徵信體系的法律框架。研究發現:當前情況下,信息分享與隱私權保護有必要共同強化,協調發展。書中重點研究了兩個緊密相關的問題,即政府應當扮演的角色以及徵信法律規則的設計,深入討論:如何建立有效的信用徵信體系,包括徵信機構的模式選擇、政府怎樣對徵信業進行監管;法律如何保護信息主體的權利,包括國際立法實踐經驗、以及我國已有信用徵信法規的檢討與改進。結尾部分作者分析了我國信用徵信法律建設的可行模式和應當重視的法律問題。

目錄

總序
序言
導言
第一章 分析框架與研究要點
一、分析框架
二、研究要點
第二章 徵信法律關係與基本原則
一、信用徵信法律關係
二、徵信立法的基本原則
第三章 政府在徵信體系建立中的角色
一、徵信機構模式的選擇
二、發揮政府的積極角
三、徵信業的監管
第四章 徵信立法比較研究
一、美國的徵信立法
二、歐盟的徵信立法
三、比較法的經驗總結
第五章 我國徵信法律程式的完善
一、徵信的範圍
二、信息主體的選擇權
三、異議信息的更正程式
四、信息的使用規則
五、侵權救濟
第六章 企業徵信法律問題
一、企業徵信的特點
二、企業徵信規制
第七章 立法建議
結語
參考文獻
附屬檔案1 歐洲議會與歐盟理事會1995年10月24日關於個人數據處理的個人權利保護及此類數據自由流動的指令
附屬檔案2 公平信用報告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