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2009年出版的《國中 信息 科技學科教學基本要求(實驗本)》和《高中 信息科技學科教學基本要求(實驗本)》是提供老師和學生 學習和複習的重要參考資料。
核心
課程簡介
隨著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 學習、工作已經離不開 信息 技術,電腦、網路、移動通訊、 電子銀行、數位電視……面對如此迅速變化的 社會,我們的學生在踏入 社會後,將需要具有能夠適應信息化 社會的知識、 技能、意識和能力, 基礎教育階段的中國小信息 科技課程,就是為了適應學生的這些需要而設立的。信息 科技課程是從計算機課程改革而來的,中國小原有的計算機課程是以向學生傳授計算機的各種操作 技能為目的的,隨著計算機的普及率越來越高,家庭擁有計算機的比例逐年提高,計算機軟硬體的更新越來越快,計算機的各種操作日趨簡單,而各學科 學習中套用計算機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因此,靠有限的計算機課程來進行計算機 技能的傳授,已經顯得沒有必要和滿足不了需要。大量事實說明, 信息化社會對人才的需要,不僅是簡單的會操作計算機,更重要的是能夠具有根據需要,正確、有效、靈活使用各種信息 技術工具(包括計算機和網路),收集、處理、傳輸、表達信息,創造性地解決各種實際問題,計算機只是一種比較重要和使用廣泛的信息技術工具。因此,二期課改中,把計算機課程改為 信息 科技課程,正式為了適應這種需要而作出的重要決策。
計算機課程改為 信息 科技課程,決不僅僅是名稱的改變,信息 科技課程的定位與計算機課程的定位也必然有較大的變化。首先,這門課程是以提高學生 信息素養和在 信息化環境下的 學習能力為目標,融知識性、 技能性和工具性於一體的重要的基礎課程,這就改變了計算機課程以學習計算機各種操作 技能為目標的定位。其次,這門課程既承擔著知識 學習,技能操練的任務,更重要的是它還承擔著培養發展思維、學會 學習、自主探究、合作 交流等解決問題能力的任務,以及提供科學觀念和科學方法的任務,這是計算機課程所無法完成的任務。第三,這門課程的設定,克服了單純從知識與 技能角度考慮的片面性,而是從知識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形成,道德意識、行為規範的養成(也就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 價值觀在信息 科技課程中的具體化)等三個方面進行考慮,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要求,這就比計算機課程前進了一大步。
信息科技 課程定位的變化勢必給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帶來變化,這就要求教師和家長理解這種變化,從而才能更好地適應這種變化,使學生在接受這門課程 學習時有正確的認識,能用正確的態度和方法去學習這門課程。
課程目標
信息 科技課程明確提出了以 信息素養的形成為主線,以全面提高所有學生的 信息素養為根本目標。
學生是否具有 信息素養,決不能只是理解為學生是否掌握了某些 信息 技術工具或者計算機軟體的操作,對 信息素養應該有正確的認識。
根據國際 社會對 信息素養的共識和結合我國的國情, 信息 科技課程對 信息素養的界定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要求:第一,正確理解信息 技術,合理選用信息技術進行信息收集、處理、傳輸、表達,具備信息科技的基礎知識和 技能。第二,具有利用信息 技術發展思維、學會學習、自主探索和合作 交流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具有 信息化 社會中的基本道德規範,套用信息 技術過程中個人自律能力,明確所承擔的 社會責任。
在 信息素養的這三個方面中,第一方面是大家都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它主要是指知識與 技能這個範圍。第二方面主要是指能力形成這個範圍,是信息 科技課程中有別於計算機課程,且是重點要求達到的目標。雖然以前也經常提“培養能力”這個要求,但對“能力”缺乏明確的細化描述和評價依據,因此常常流於形式,而信息 科技課程目標中對“能力”提出了具有課程特點的具體要求,這就使“能力”的形成具體化,評價規範化。第三方面是德育教育在信息 科技課程中的具體化,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環節。根據把德育教育滲透到所有課程教學中的要求,在信息 科技課程中,根據 信息化社會對公民的要求和現實社會中青少年可能面臨的各種抉擇,提出了具有課程特點的德育教育要求,使德育教育具有針對性和學科特點,從而能真正取得成效。
由於在 基礎教育的各門課程中,都提出了把課程與信息 技術整合的要求,在其它課程的 學習中,信息技術的套用越來越廣泛,因此,信息素養不是只能在信息 科技課程中形成的,信息科技課程應該在學生信息素養的形成歷程中,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得到一種比較系統的觀念、方法、習慣、思維的培養,並有效地遷移到其它課程的學習和套用過程中去,成為學生信息素養形成的主渠道。
為了落實課程目標,信息 科技課程在三類課程的設定,課程內容的確立,教學方法的改變,評價原則的改革等方面都作了較大的探索,形成了新的體系。
學習內容
要實現 信息 科技課程的目標,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 信息素養,在課程中如果只包含一些基礎知識和某些軟體的操作方法顯然是不夠的。具有良好 信息素養的學生,應能合理地、創造性地使用 信息 技術,並且能正確處理 信息社會中人與 技術的關係和人與人的關係,正確認識 信息 技術與人類 社會的關係。因此, 信息 科技課程的 學習內容改變了只從知識、 技能角度提出要求的做法,而從“ 信息科技基礎知識”、“ 信息 技術基本 技能”、“解決問題基本能力”、“ 科技 社會與個人”四個方面提出要求,讓學生通過本課程的 學習,全面提高信息素養。
這四方面的 學習內容中,“解決問題基本能力”的訓練內容應該是最核心的。思維決定行為方式,要學會使用 信息工具解決問題,首先要學會如何用正確的思維方法思考問題,知道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例如:確定目標、確定需求、制定方案、制定評價標準、選擇方案、實施方案、小結反思等,同時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體會信息 技術在各個步驟中的作用,有的信息技術工具可以提高信息收集、加工、表達、發布、管理等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有的信息技術工具可以激發靈感、梳理 概念、促進創新;有的信息技術工具則可以用於合作 交流等。而在“信息 科技基礎知識”和“信息 技術基本技能”內容中,不拘泥於工具和軟體以及它們具體操作的統一要求,強調信息技術工具的特點、功能和套用規律。例如:知道信息 技術工具是根據人們的需要進行設計、製造,按照人們設定好的程式處理信息,各個部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務;知道信息技術工具都有用於接受指令和反饋信息的部件,如鍵盤、滑鼠、遙控器、計算機顯示器、攝像機上的液晶屏;知道信息技術工具的工作原理以及各個部件的功能和作用,掌握它們的操作規律;知道利用好信息 技術工具本身提供的信息,例如:各種說明書、軟體中的“幫助”功能、網上其他人的使用心得等。因為只有當學生掌握了以上要求,才能具有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從容應對不斷更新的各種工具和軟體,在今後的 學習、工作、生活中真正地用好 信息技術。“科技 社會與個人”的內容,是為了學會處理好 信息社會中科技、社會與個人的關係。理解信息 科技對人類社會的意義;學會如何與人合作;如何尊重他人和自己的勞動成果;理解信息 技術既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也對人類社會、生存環境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等。
這些 學習內容有別於原來計算機課中的知識結構,這樣的學習內容不能簡單地用知識點或操作要求來描述或規定,因此,信息 科技課程標準中對學習內容的要求是以“學習要求”來敘述的,即學生學習後應該達到的表現水平,這樣一方面能夠用“學習要求”來限定“學習內容”,衡量教學內容是否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可以從教學內容是否能使學生具有這些表現水平來評估;另一方面又為“學習內容”的選擇提供了比較寬鬆的空間,只要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能夠達到這些表現水平,學習內容中的工具、軟體以及具體的操作就可以根據不同年段,解決問題的需要,學生的基礎和學校特點靈活選用。
信息 科技課程標準中,國小階段、國中階段為學生提供統一的 學習內容,讓學生掌握基本的信息科技知識、 技能,具備基本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 交流合作能力、探究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高中階段的 學習是為學生今後專業化發展打好基礎,為今後進入高等院校進行專業化學習做好準備。不同學生都具有不同的發展空間和志向,為了讓信息 科技學科適應每一位學生髮展的需要,讓每位學生都學到有用的知識,高中階段的 學習內容為學生提供若干模組,供學生根據自己的個性愛好和今後的發展需要進行選擇。讓學生分別 學習算法和程式設計的原理、方法、技巧;學習如何使用信息 技術工具提高數據管理效率的方法;學習使用信息技術工具提高設計、製作水平。
為了更好的適應學生髮展的需要,信息 科技課程還設定了三種不同類型的課程,即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 研究型課程。基礎型課程保證每位學生形成基本的 信息素養;拓展型課程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套用信息 技術的能力和水平; 研究型課程讓學生把信息 科技與其它學科的 學習聯繫起來,使信息科技成為學生學習 不可缺少的夥伴,同時幫助學生形成科學觀念和學會科學方法。
總之,信息 科技課程的內容不僅僅只包含一些計算機軟體操作,或者一種計算機語言,而從讓學生具有信息素養,能夠適應未來的 社會需要的角度進行安排。
學習方法
有效落實 信息 科技課程目標,高質量的課程內容是重要環節,高效的 學習過程和科學的 學習方法更是重要保證。 信息素養是無法通過機械的記憶和重複的操作訓練來形成的,必須通過學生自己的體驗、思維、感悟才能形成。因此, 信息 科技學科的 學習過程應該是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聯繫的,讓學生在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產生使用 信息 技術的需求,形成學習 信息技術的願望,繼而主動而有興趣地學習信息技術,才能保證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明確的目標,始終進行有意義的學習,並且能運用學到的信息技術知識和 技能,去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
學習過程的設計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利於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這就需要讓學生在 學習過程中通過體驗和思考,養成積極探索 研究的學習方法。其中包括:能不斷發現自己的需要,提出新問題,明確問題的真實意義;能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根據 經驗提出一些假設,獲得足夠 信息驗證這些假設,嘗試歸納總結其中的規律;能執著地按照方案解決問題,面臨困難能迎難而上,遇到挫折鍥而不捨;能在 學習過程中不斷反思,每一項活動、任務結束後能想一想自己獲得了什麼新知識,還有什麼遺憾的地方,今後如何避免或改進等。
學習過程中提倡學生以小組形式完成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在 學習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能力、特長、愛好選擇不同的工作或者任務;與同伴共同制定完成任務的計畫和評估工作結果的標準;積極發表、維護自己的觀點,樂於接受他人的建議和幫助,與夥伴們相互勉勵;工作過程中自覺遵守小組制定的規定,按時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確保整個小組的利益。在這樣一種合作形式的 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循序漸進的學習和領悟與他人合作的技巧,逐步養成與人合作的能力以及相關的行為規範。
信息 技術的學習與訓練,信息素養的培養,不能只依靠教師的傳授,更多的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己進行體驗和感悟,需要學生不斷地進行合作、探究和反思。因此,信息 科技課程在 學習過程中根據學生的需要和實際水平設計了各種訓練,這些訓練的目標涵蓋了信息素養的三個方面。學生可以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 學習信息 科技基礎知識、基礎 技能,訓練思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此外,訓練的方法也應根據訓練目標進行設計,始終選擇最有效的方法,例如:對高中階段算法部分的教學內容,就可以採用書面練習和在計算機上實踐驗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訓練。
課程評價
學生在每年一度的 信息 科技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簡稱等級考試)中所獲得的成績曾經是衡量和檢查學生學業水平的唯一標準,等級考試能夠甄別學生知識與 技能掌握程度、判斷學生書本 學習情況,但是要全面反映學生 信息素養形成和提高的歷程,僅僅採用等級考試這種形式是不夠的,因為等級考試評價的範疇只是集中在 信息 科技知識與技能,而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在 信息化 社會中生活的情感、態度、 價值觀無法進行比較有效的評價,在二期課改中,知識與技能、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都是評價的內容,並且受到同等的重視,因此學生學習結果的範圍更為全面和廣闊,但是對學生能力與情感的評價以往總是比較模糊,因而常常成為一句空話。
為加強能力與情感目標的培養與評價,全面體現學生的 學習水平,信息 科技課程從2003年開始,在部分區縣採用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綜合評價的方法,結果性評價即是全市統一的等級考試,評價的重點是信息科技基礎知識與 技能,過程性評價的重點是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態度、情感、 價值觀,由於對它們的評價只有在學習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表現才能進行有效、及時和客觀的判斷,因此稱為過程性評價,我們將過程性評價的內容具體為8個方面的學習表現: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 交流的能力、展示表達的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學習態度和習慣、學習熱情和紀律、信息規範和準則、誠信意識和行為,這8個方面涵蓋了信息素養中對學生能力與情感的培養目標,並進一步對這8個方面制定了具體、可操作、可觀察的行為指標體系,按照國小、國中和高中不同年段制定符合學生水平和特徵的指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課程內容,從指標體系中選擇合適的評價內容,通過教學與評價的不斷展開,及時而客觀的積累評價資料和數據,最後將過程性評價的結果與等級考試成績進行合併後形成最終的評價結果。評價方式也改變以往教師統一評價的方式,通過自評、互評和教師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而且由於這些評價指標體系都是可觀察可操作的,因此也能夠引導學生根據評價指標不斷激勵、調整與約束自己的行為,讓學生真正成為自己 學習的主人,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學生 學習的所有信息都記錄在學生成長手冊中,家長可以通過查看學生成長手冊,全面了解包括能力與情感方面的學習情況。我們不贊成把學生的 學習水平簡單的僅認定為掌握了多少時下流行的軟體,掌握了多少 信息科技操作 技能,或者只把學生製作的作品如:小 板報、電子演示文稿、網頁或程式等看作學生的學習結果。其實,即使是評價學生作品,也不能只看是否掌握了 技術,更要看是否能合理的運用,“如何使用技術比技術本身更為重要”,這是已在國際上得到普遍認同的觀點。另外,除了要正確的看待學生的作品,更要注重學生的 學習過程與方法,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合作 交流能力、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 價值觀,全面評價學生的 信息素養,使學生能更好適應 信息化 社會的要求。
內外結合
有新聞報導說:一位中年父親因不會上網而遭到自己9歲孩子的嘲笑,一位年過40歲的母親因不知如何“防毒”而被女兒瞧不起,這種現象說明隨著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父母因電腦知識的缺乏而被孩子認為是落伍。這種現象在學校內也存在,許多學生操作電腦、玩電腦軟體的本領,不但超過了一般教師,有的甚至比 信息 科技學科教師還精通,這時,往往會認為這些學生已經具有相當高水平的 信息素養了。其實,這都是誤解了 信息 科技的本質,信息科技的本質在於如何利用它解決問題,而不是對信息 技術自身的操作 技能,其內涵遠遠要比簡單的 學習電腦要豐富的多,孩子不能因為掌握了一些電腦知識而沾沾自喜,家長和教師也完全不必因為自己暫時不懂或不精電腦而感到不自信,因為電腦操作水平的高低並不代表其信息素養的高低, 信息化社會對人才的需要,不僅是簡單的會操作計算機,更重要的是能夠根據需要,正確、有效、靈活利用各種信息 技術工具進行工作、學習、生活。例如:運用各種 信息技術工具進行語文、數學、外語等各個學科的 學習;通過網路而又不僅僅局限於網路收集學習資料,並進行篩選和處理;使用各種信息技術工具進行 交流與合作;創造性的表達信息,提高學習、 研究和生活的效率等。
信息 科技 無處不在,信息科技也不等於計算機,家長可以提醒孩子經常留心身邊的信息科技,例如銀行取款機、天氣預報等,了解信息科技的廣泛套用,提醒孩子要正確看待信息科技對生活、工作和 學習正負兩方面的影響。可以和孩子一起了解各種數碼設備、通訊設備、多媒體設備的性能和術語,瀏覽各種輔助 學習軟體、娛樂軟體、圖形製作、動畫製作、音樂處理、殺病毒軟體等,開拓孩子的視野,了解新 技術的發展,樹立正版意識。
具備在 信息社會中學習、工作、生活的習慣和規範對孩子來說也很重要,家庭中如有電腦,要注意讓學生正確使用電腦和軟體,不能沉迷於遊戲和上網,注意監控孩子不瀏覽不良網站或發表不良信息,遵守網上的行為規範,尊重他人,也要學會保護自己,逐步培養學生養成個人自律能力,樹立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明確自己應該具有的社會責任感。
改革背景
飛速發展的 信息 科技給 社會帶來了深刻的影響,“以 信息化帶動 教育現代化,實現 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一項基本策略。在《上海市中國小 信息 科技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 信息 科技課程是 基礎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融知識性、技能性和工具性於一體,是具有為學科方式的改變提供 信息化平台支持特徵的基礎課程。 信息 科技學科是以學生 信息素養的形成過程為主線,通過對 信息科技的 學習、實踐、套用和探究,掌握信息 科技的基本 概念、基本 技能,能有效利用信息科技 技術、提供 學習、 研究、 交流的效率、發展思維、學會學習、培養對信息科技和在 信息社會中生活的正確態度、情感、 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
改革成效
信息 科技課程改革啟動較早,1998年就開始進行課程改革。這次的改革,對於學科來講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它對學科進行了從新定位:把計算機、網路作為一種工具, 學習的中心不在是計算機本身,而是對於工具套用能力和對 信息的處理能力。2002年,《上海市中國小信息 科技課程指導綱要》出台,教材又進行了一次改革,有了《綱要》的指導,課程的目標和定位就更加明確了。在課程改革過程中我們一直在摸索,怎樣使我們的教學符合新教材的要求,讓學生通過信息 科技課程的 學習,學會通過有效的途徑獲取信息以及處理信息,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在這些方面我們做了很多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學習現代教學理論,認真研究《上海市中國小信息科技課程標準》
在“以學生髮展為本”教學理念下的教學,要求我們改變以前以“傳授式”的教學模式,教師角色發生了轉變——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利用網路的便利,通過一些著名的專題網站如,惟存網、K12等,了解了很多新的教學模式和 現代教學理論,認真 學習並大膽地運用於課堂教學,不斷地總結經驗和失敗教訓。同時,我們認真 學習《上海市中國小 信息科技課程標準》,並與《國家課程標準》相比較,這樣就可以比較全面的了解課程。我們針對高中《信息 科技》(地圖版)教材每一單元都做了詳細的教材分析。
二、 加強學習,提高自身專業素質
課程的改革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學生的 信息能力和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首先教師要先行一步。一方面注重專業知識的 學習,另一方面注重自身 信息素養的培養,包括:法律、法規、 社會道德規範等,使我們的教師的能力能適應課改的要求。
三、 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對新教材各單元的內容進行重組,根據課改的要求以“項目”為驅動,促進學生自主 學習。我們編制了完整的項目計畫,包括:活動進度、分組、定主題、自評、互評等各個活動環節,實施過程性評價,經過幾年的實踐初步形成的以“項目”為驅動的課堂教學模式,並著成論文發表。這些年來,我們的公開課、教學展示課在區級和市級評比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幾年的課改經歷,在實踐中我們不斷思索進取,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我們將一如既往,不斷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