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勁炎

俞勁炎

俞勁炎,土壤物理學家。長期致力於土壤物理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在建立土壤物理學教學體系方面做了許多開拓性的嘗試並獲得成功;率先在國內開展土壤電磁性研究,指出了土壤磁化率與成土環境之間的密切關係,提出了土壤磁性發生的假說;倡導與套用土壤電磁改良方法。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45-1951年 在浙江省立紹興中學學習。

1951-1955年 在浙江大學農學院、浙江農學院學習。

1955-1958年 在浙江農學院農學系和茶葉系任助教(期間曾去武漢水利學院進修一年余)。

1958-1959年 北京俄語學院留蘇預備部學員。

1959-1963年 蘇聯莫斯科大學生物土壤系研究生,獲生物學副博士學位等。

1945年秋,俞勁炎考上了浙江省立紹興中學的公費生。1951年夏畢業後以第一志願考上了浙江大學農學院。1955年夏在浙江農學院農學系本科畢業,留校任新開的“水利土壤改良”(即後來的“農田水利學”)課的助教。1958年秋去北京俄語學院學習1年。1959年10月去前蘇聯留學,成為莫斯科大學生物土壤系的研究生,師從著名土壤物理學家尼·安·卡慶斯基(H.A.Качинскиǚ)及他的妻子和助手阿·弗·瓦久尼娜(A.Ф.Вадюнина)。卡慶斯基,他參加了史達林格勒(伏爾加格勒)林業土壤改良綜合考察隊,並於當年冬天踏著沒膝的積雪去試驗區測定雪被厚度和凍土含水量。1963年4月,俞勁炎完成了他的學位論文“林帶下和農地的淡栗鈣土復域土壤的濕度狀況和物理性質”,並經著名林業土壤學家佐恩教授審評後,通過答辯,獲生物學副博士學位。

學成回國後,俞勁炎在浙江農業大學土壤農業化學系任教,分別在1978、1981和1986年晉升為講師、副教授和教授。1978 年,他以“副博士”的身份招收了國內首批土壤物理碩士研究生。1993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他為土壤學科博士研究生導師。俞勁炎是國際土壤學會會員,第六屆(1987-1991年)、第八屆(1995-1999年)中國土壤學會理事,第七屆(1991-1995年)中國土壤學會常務理事。在1983-1995年期間,他作為該學會土壤物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主任,籌劃和組織了全國性的土壤物理學術交流活動,與農業、水利、農機、地理等部門的土壤物理工作者建立了廣泛聯繫。

他還是《中國農業百科全書·土壤卷》編委兼土壤物理分支的主編。俞勁炎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2年10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授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1978年,俞勁炎招收了2名土壤物理碩士研究生。

主要貢獻

70年代以來,他主持和參加了20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研究項目,並多次獲獎。他撰寫專著1部,主編或副主編論文集、教材8本,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其中土壤電磁學方面的論文40多篇。主要論著

1俞勁炎,《土壤磁學—土壤學研究的新領域》.土壤學進展.1979(4):1~12

2 俞勁炎,趙渭生,陸少椿,《土壤電磁處理—土壤改良的新途徑》.土壤學進展.1981(5):1~15

3 俞勁炎,趙渭生,詹碩仁,《太湖地區水稻土的磁化率分辨》(英文).見:國際水稻土會議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斯普林格出版社,1981,493~497

4 俞勁炎,趙渭生,詹碩仁,《太湖流域水稻土的磁化率剖面》.土壤學報.1981,18(4):376~382

5 俞勁炎,詹碩仁,《我國主要土類土壤磁化率的初步研究》.土壤通報.1981,12(1):35~38,等等。

在教學中,俞勁炎注意向學生介紹土壤物理學的歷史及其學科體系發展的知識,並先後寫出了“土壤物理研究的國際進展和動態”(1989)和“我國土壤物理學的研究”(1991)兩篇文章,對土壤物理學的學科地位、體系和特點作了論述。

在他擔任《中國農業百科全書·土壤卷》編委兼土壤物理分支主編時,又考慮了現代土壤物理學的發展,並在與姚賢良合寫的“土壤物理學”條目中,對這一學科分支的定義和研究內容體系作了較全面的界定,把土壤電、磁、光、放射性等新領域歸入土壤物理學的研究範疇,強調土壤物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在農業、資源、環境和工程等部門的廣泛套用。他們認為,土壤物理學是研究土壤物理現象和過程及其調控原理的土壤學分支,是農業物理學和環境物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俞勁炎還與姚賢良等人聯袂編著了國內第一本《土壤物理學》專著(1986)

主講課程

他和他的同事們為研究生共同開設了以介紹土壤物理基礎知識為主的“土壤物理學”;以介紹新的領域和生長點為主的“土壤物理專題”和偏重實際操作的“土壤物理研究法”等課程,並編寫了十餘份專題講義。1994年,他與他的助手一起又試開了土壤物理博士研究生的系列課程:“土壤工程力學”、“土壤水動力學”、“土壤水文學”和“土壤電磁學”等。

獲獎記錄

1988年該書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