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濕地資源造福和諧社會

“從高山到大海,濕地在為我們服務。”我國濕地面積亞洲第一、世界第四。豐富的濕地資源是自然界賦予中華民族的一筆極其寶貴的財富,構建和諧社會必須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好我國的濕地資源。

濕地關係國家生態安全

按照世界《濕地公約》的定義,濕地包括沼澤、泥炭地、濕草甸、湖泊、河流、滯蓄洪區、河口三角洲、灘涂、水庫、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時水深淺於6米的海域地帶。如果不把水稻田濕地包括在內,我國的濕地面積達3848萬公頃。我國濕地擁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種,全國共有濕地高等植物2200多種,濕地野生動物700多種。

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具有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調蓄洪水、控制土壤侵蝕、補充地下水、美化環境、調節氣候、保護海岸和生物多樣性以及維持碳循環等巨大的生態功能。健康的濕地生態系統是國家生態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濕地的重要功能突出地表現在保護淡水資源上。淡水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濕地是地球上淡水的主要蓄積地。我國淡水資源總量28124億立方米,其中,占淡水資源96%的地表水主要依靠濕地來維持和保存。

蔡述明委員說,我國從北到南,從沿海地區到青藏高原都有濕地,《濕地公約》劃分的自然濕地類型在我國都有分布。濕地是中華文明的繁衍之地,黃河文明、長江文明都離不開濕地的孕育和滋養。

保護濕地刻不容緩

截至目前,我國已經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353處,30塊濕地被列入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濕地保護區總面積達5542萬公頃,使40%的天然濕地和33種國家重點珍稀水禽得到了有效保護。

但是我國濕地面積減少和質量下降的趨勢還沒有得到有效遏制。蔡述明委員說,我國濕地污染、破壞和被侵占的情形相當嚴重。我國的湖泊、河流等大型濕地水質差、水量下降,水體污染和富營養化嚴重,飲用、養魚、灌溉都不行,生物多樣性和濕地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造成濕地的多種功能無法發揮。同時,各地在房地產開發、城市建設中大量存在侵占濕地的現象。

目前,我國湖泊已有2/3受到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污染,不僅水質惡化,也對濕地生物多樣性造成了嚴重危害。蔡述明委員指出,掠奪性開發和不合理利用濕地,加劇了濕地功能退化甚至喪失。素稱“千湖之省”的湖北,洪湖等大量湖泊由於網箱養魚過度,湖體被分割,水質變壞,魚類呈現小型化,造成“一斤魚幾百條”的怪現象。

持續大量圍墾濕地,已經使我國自然濕地面積迅速減少。濕地上游地區的水土流失嚴重,也導致大量濕地淤積,防洪蓄水功能減弱。

濕地減少和功能下降,不僅給我國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破壞,不利於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而且也影響到我國水資源供給安全。我國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只相當於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家之一。如果濕地繼續受到破壞或消失,不僅可利用的地表水將更加匱乏,而且還會影響對地下蓄水層的供水,使地下水資源減少,造成淡水資源全面緊張,進而影響整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影響人的生存。

加快濕地立法依法管理濕地

王志寶委員說,應該把濕地保護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工程建設。他建議,把濕地立法列入2005年國家立法計畫,早日出台《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條例》,使我國濕地保護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條件成熟時適時制定《濕地保護法》。應該加強濕地保護工作機構建設,提高濕地保護管理能力和國際履約水平。截至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起濕地保護的專門機構。為適應國內濕地保護恢復和國際濕地履約任務的要求,建議在國家林業局內部成立專門負責濕地保護的內設機構,以承擔濕地保護和履約工作。

蔡述明委員說,搞好濕地保護,必須加強管理。現在破壞濕地現象屢禁不止,主要原因是多部門多頭管理,林業、農業、水利、漁業、環保等部門都涉及濕地管理,勢必互相影響,引起管理混亂,削弱了保護力度。為保護好洪湖濕地,湖北省荊州市專門成立了濕地保護局,由副市長兼任局長,負責洪湖濕地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效果很好。全國也可以借鑑這樣的做法,成立專門的濕地保護機構。還要加強濕地科學研究,加大濕地保護投入力度。全社會也要轉變觀念,從過去的“只開發利用,不保護”轉為“保護為主,合理開發利用”。濕地是可以開發利用的,但要在法律法規的規範下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