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施甸

民國時期,1913年設永壽鄉,屬第四區。 1940年轄由旺,復性等六個鄉,1950年轄64個鄉,隸屬保山縣。 1959年該設由旺公社,1962年轄由旺、楊家、永福等25個二級公社,同年12月隸居施甸縣。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由旺鎮位於施甸縣城西北邊20公里處,東經99度04分,北緯24度47分至24度53分。東與老麥鄉相鄰,南與何元鄉、仁和鎮相連,西與太平鎮交境,北與水長鄉接壤,東西相距12.25公里,南北相距14.5公里。城處施甸壩北端鬱鬱蔥蔥的少保山腳下,是施甸縣北部最大的農村集鎮。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公元1366年)距今635年的歷史。相傳原有水塘、牧童喜讓小牛群在小塘中打汪,故名牛汪,後雅化為由旺,寓意由來興旺。在鎮緬公路來通之前,由旺是到龍陵、潞西、畹町、緬甸通商必經要道,也是通往鎮康、耿馬、灣甸必經之路,各地客商來往由旺經商促進了由旺街的發展。1861年被大火全部燒毀,後經當地人的共同努力,又逐步得到恢復。由旺老街道有自由式弓型通巷5條,街道路面水石板支砌,兩邊房屋均為瓦房,至今房屋保留完好,體現了古鎮建築風格。“王三大人家”,“李甸老爺家”,“老戲台”等房屋保留至今,曾成立“江西會館”、“大理會館”、“四川會館”,沒有東、南、西、北四道街門。與少保青山,文筆寶塔等自然風景連水一體。

建國前,由旺有“光譽祥”、“慶去興”、“榮華館”、“光安堂”、“文玉堂”、“品雲軒”、“學訓齋”、“松合經”等商號及飯館、旅店、馬店、茶鋪等。五天一街,並趕夜市,生意興隆。有“扶風社”滇劇團、花燈劇團等。有少保書院及孔家學堂、好學校等。 由旺鎮是雲南省保山施甸縣的鄉鎮之一,由旺鎮遠景由旺鎮轄由旺、楊家、永福、坡腳、大莊、銀川、木榔、源珠、華興、中村、常村、四大莊、躲安、王家、嵐峰、大秧田16個行政村,96個自然村,164個村民小組。勞動力20676人,(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8654人。)鎮內機構健全,設有七站八所。平均降雨量1025毫米,平均氣溫17.1℃,年日照量2305小時,蒸發量達1770毫米,全年無霜期266天,鎮域面積117平方公里,地勢呈西南高、東北低,平均海拔1460米,屬亞熱帶西南季風氣候,是一個典型的農商業大鎮。由旺鎮具有獨特的自然優勢—山壩結合,悠久的歷史—由旺建街於1366年,是滇緬客商往返的重要交通要塞,素有“體育之鄉”、“企業之鄉”、“文化之鄉”、“雲南民間民族藝術之鄉”的美譽。

由旺集鎮歷來都是由旺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元代稱由旺寨清順治六年(1649)設永盛鄉,民國2年(1913)設永壽鄉,民國10年(1921)設區,民國26年(1937)年設鎮,1950年2月15日成立區政府,1959年設公社,1987年設由旺鎮。都是各個時間政府所在地。由旺鎮因轄由旺街而得名。元代屬由旺寨,石甸長官司轄,隸永昌府。明嘉靖三年(1524年)設永興鄉。南明永曆四年,時值清順治七年(1650年)設永盛鄉,隸平彝州,裁州後復設永興鄉,隸屬保山縣。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隸永昌府,分設施甸巡政廳。民國時期,1913年設永壽鄉,屬第四區。隸施甸縣佐。1917年屬第二區,1921年設第四區。1940年轄由旺,復性等六個鄉,1950年轄64個鄉,隸屬保山縣。1956年三區和四區合併,該稱由旺區。1959年該設由旺公社,1962年轄由旺、楊家、永福等25個二級公社,同年12月隸居施甸縣。1966年撤區設由旺公社。1984年四月躲安、銀川、由旺三個公社合併設立由旺區,1988年3月撤區設由旺鎮,鎮內有漢族、回族、彝族等多種民族。

位於由旺街西南的獅子山發掘以新石器為主的殘損陶片、麻石、紡輪等文物,據文管部門考證為新舊石器並用時代的遺址,證明在三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裡勞作、生息繁衍,創造著古代文化,對研究古代人類活動,提供了實物例證。境內還有西竺庵、土主廟、山耳寺、文筆塔、少保山等古蹟景點。

在施甸縣由旺鎮木瓜村寨西隅還建有一座祠院,即蔣氏宗祠。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一股考古的熱潮卻在這裡悄然興起,民族學家、考古工作者、歷史學家、新聞媒體紛至踏來,人們都衝著一個驚人的發現而來——施甸由旺有契丹人的後裔!

祠院呈南北進深,分前後兩院,祠院的正門按契丹人的習俗開在東牆上。在祠院東開門樓正面尖頂檐下,篆刻有“耶律”二字,再下是豎方長匾,匾框內有“蔣氏宗祠”四個大字。在門飾柱之間寫有一副對聯曰:“耶律庭前千株樹,莽蔣祠內一堂春。”在祠院內的牆壁上,繪有具有濃郁北方草原風格的彩繪,類似於遼墓出土的壁畫,表現出他們對自己祖先的懷念之情。

近年來,我國專家通過DNA測定,發現雲南這些契丹後裔與北方遼墓出土的契丹人同源度比較高,並同現今的達斡爾人有很高的同源度,即有最近的遺傳關係,從而解開了契丹後裔之迷。

我熱愛自己的家鄉,一直都是。本人希望讓大家了解我美麗家鄉的同時,也應去了解傳承自己的家鄉文化,記住:我們的家鄉都需要我們一代一代的人去傳承 發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