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俄耳甫斯與歐律狄克》是“歌劇史上最偉大的改革家”之一的克利斯托夫·維利巴爾德·格魯克的作品。作為18世紀德國歌劇改革家,他把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進步思想融入歌劇創作實踐中,形成了一種新的成熟的歌劇風格,創造了有個性的、獨特的作品,實現了他和那個時代所追求的真實、自然的歌劇理想。今天的舞台上已經很難看到他的作品,《俄耳甫斯與歐律狄克》就是如今人們可以看到的為數不多的格魯克歌劇作品之一。
相關資料
結構:三幕歌劇(維也納版)/三幕悲劇(巴黎版)
語言:義大利語/法語
作曲:克利斯托夫·維利巴爾德·格魯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首演:1762年10月5日維也納皇宮劇院(維也納版);1774年8月2日巴黎皇家音樂學院(巴黎版)
時間:約2小時(維也納版);約2.5小時(巴黎版)
時代:古典傳奇時代,啟蒙時期的神話再現
人物:俄耳甫斯(Orpheus)男高音/歐律狄克(Eurydike)女高音/愛神女高音
劇情
《俄耳甫斯與歐律狄克》講述的是希臘神話一段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在希臘神話中,俄耳甫斯是太陽神阿波羅和司管文藝的女神卡利俄帕的兒子,他的琴聲和歌聲能迷惑百獸。自從妻子歐律狄克被毒蛇奪取生命後,俄耳甫斯痛不欲生,在愛神的幫助下俄耳甫斯義無反顧前往冥府解救妻子,但有兩個條件:第一,在返回的路上,他不能回頭看歐率狄克;第二,此戒令不可外泄。結果在回來的路上俄耳甫斯抵禦不住對妻子的思念,回過頭看了她一眼,導致妻子第二次死去。被人類和眾神遺棄的俄耳甫斯想到了自殺。
結局
與神話故事中歐律狄克因為俄耳甫斯的回眸而死去不同的是,歌劇中的結局更為溫暖:愛神最終為俄耳甫斯對妻子的真摯愛情所感動,讓歐律狄克恢復了生命,最後,眾神齊聲歌頌愛情的力量,成為全劇中絢爛而感人的一筆。
三幕簡介
第一幕,第一場:一群牧羊人和水精靈在悲嘆歐律狄克的去世,俄耳甫斯決意前往營救歐律狄克。過了好久,俄耳甫斯的決心才傳到眾神耳邊。
第二場:愛神突然現身,她告訴俄耳甫斯,宙斯同意他下到陰間,用歌聲融化固執的復仇女神,救出歐律狄克。但有兩個條件:第一,在返回的路上,他不能回頭看歐律狄克;第二,此戒令絕對不可外泄。電閃雷鳴,俄耳甫斯踏上通往冥府的道路。
第二幕,第一場:俄耳甫斯請求冥府的眾鬼魂,允許他與歐律狄克見上一面。雖然幽靈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加以拒絕,但在俄耳甫斯的強烈意志下,他們最終不得不同意了他的請求。
第二場:一段例行的歌舞儀式後,英雄合唱隊帶領俄耳甫斯去見歐律狄克。他一把拉住歐律狄克的手,頭也不回地以最快的速度離開冥界。
第三幕,第一場:歐律狄克不明白,為什麼俄耳甫斯不看自己一眼,並且對自己的古怪行為不作任何解釋。她寧願重回冥界,也不願這般生活。俄耳甫斯回頭,歐律狄克立刻死去。被人類和眾神遺棄的俄耳甫斯想到自殺。
第二場:愛神再次出場。她宣布,俄耳甫斯已歷經千辛萬苦,歐律狄克可以再次恢復生命。
第三場:愛神、俄耳甫斯、歐律狄克和牧羊人合唱隊高歌讚美一個崇尚美的世界裡的愛情的力量。
評價
隨著舊風格歌劇的終結,專制主義的人文形象也同時退出了歷史舞台。格魯克擯棄了矯揉造作的詠嘆調和大合唱,改以韻味濃厚、清晰明了的歌唱表現形式。神話人物開始像普通人那樣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