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T-64坦克](/img/f/e5c/nBnauM3XxgTMwcTN1UzNzQjMzITM1ADOyIDMwADMwAzMxAzL1czLx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研發歷程
![俄羅斯T-64坦克](/img/3/209/nBnauM3XzYDM4EDMykzNzQjMzITM1ADOyIDMwADMwAzMxAzL5czLy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在初期型T-64坦克生產即將完成之際,一名伊朗軍官駕駛M60坦克叛逃至蘇聯境內,經過對M60測試後,蘇聯發現其105毫米炮的威力超過了原來的估計,因此命令軍工部門加緊研製大口徑滑膛炮的步伐。
根據新的要求和部隊提出的意見,莫洛拖夫設計局對初期型T-64進行了大量改進,將改型命名為Ob-437。其主要變化是用2A26式125毫米滑膛炮取代115毫米滑膛炮,並全面提高了自動裝彈機、發動機和液氣懸掛裝置的可靠性,並改進了火控系統。新坦克於1969年定型,被稱為T-64A型,該車分別在馬萊謝夫坦克廠(現稱之為哈爾科夫運輸機器製造廠和鄂木斯克坦克廠(現稱之為鄂木斯克運輸機器製造廠)投入批量生產。1976年,駐東德蘇軍開始以T-64A主戰坦克取代老式的T-55, 1980年8月駐匈牙利蘇軍也開始換裝該型坦克。
總體布置
![俄羅斯T-64坦克](/img/2/2f9/nBnauM3XyADN1AjM1kzNzQjMzITM1ADOyIDMwADMwAzMxAzL5c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T-64車首複合裝甲由外至內分別為鍛壓鋼板、陶瓷材料,高硬度鍛壓鋼板、玻璃纖維,陶瓷材料和防中子材層.與T-62相比,T-64A車體部分較低,除首上裝甲板採用了複合裝甲外,其它部分均由裝甲鋼板焊接而成。首上裝甲板上有3~4條鋼質加強筋,具有防彈和登車防滑作用,另外,還裝有V型鋼製防浪板,以避免在泥沼地形和渡河時泥水飛濺影響駕駛。車首下裝甲板前方裝有齒型推土鏟,能在需要時迅速進行土工作業。前裝甲下端還設有幾個基座,可安裝KMT-4型滾筒式掃雷裝置,當坦克行駛或掃雷時,推土鏟向上收起緊貼車體。 車內由前向後分由駕駛艙、戰鬥艙和動力傳動艙3部分。駕駛室內設有動力和傳動系統的操縱裝置,駕駛員座椅位於車體前部中央,上方有1扇可旋轉開啟的單片艙蓋。駕駛員前方配有1具觀察境以及1具用於夜間駕駛的主動紅外夜視儀。
T-64A的旋轉炮塔安裝在車體中部,結構呈圓卵型,材料為鑄造鋼。由於採用了自動裝彈機,T-64上取消了裝填手,炮塔內只有2名乘員,這與當時傳統的3人炮塔坦克相比,發生了革命性變化。炮長位於火炮的左側,車長在火炮右側,車長指揮塔可反方向旋轉,上有向前打開的固定艙門,艙門前安裝12.7毫米高射機槍固定支架。
T-64A車體左右兩側翼子板上布置有油箱,在車體後部上方可固定2個附加油筒,在車體的尾部還攜帶有自救圓木.T-64A型配備2A26式125毫米滑膛坦克炮,該炮身管較長,為單肉結構,採用橫楔滑動式炮閂。火炮中央有圓筒形抽菸裝置,用於排除膛內火藥氣體,炮管外部包有4段輕質金屬熱護套。當發射常規彈藥時,身管壽命約為600~800發,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身管壽命約為280發。
武器系統
![俄羅斯T-64坦克](/img/4/ef8/nBnauM3XyIzMycTOxADOzQjMzITM1ADOyIDMwADMwAzMxAzLwg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2.彈藥:2A26式125mm火炮通常發射3種不同類型的炮彈:一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初速為1600m/s,最大有效射程為2100m,穿甲厚度為375~335mm;二是尾翼穩定榴彈,彈重23kg,初速850m/s,裝藥量4kg,最大直接瞄準距離為2300m,最大間接瞄準距離為9400m;三是初速為900m/s的空心裝藥破甲彈。改進後的T-64Б型坦克的125mm火炮除發射普通炮彈外,還可以發射AT-8鳴禽反坦克飛彈,有效射程為3000~4000m,破甲厚度為600~650mm。
3.火控系統:該坦克裝有與T-72坦克同類型的火控系統,是安裝在T-55/T-62M坦克上的簡易型火控系統的改進型。該系統包括合像式光學單目測距儀、紅寶石雷射測距儀、模擬式彈道計算機、ТПД-2炮長瞄準潛望鏡、ТПН-1-49-23炮長夜間瞄準望遠鏡、車長晝夜合一觀察潛望鏡、ТКН-3觀察鏡及紅外探照燈、火炮/炮塔控制放大器、手動/機動火炮俯仰驅動機構、炮耳軸傾斜感測器、瞄準點注入裝置以及射擊控制臺等。作為雷射測距儀的輔助設備的光學測距儀與主要武器聯動。瞄準鏡由車長操縱,內有測距刻度線、校準測距儀和炮膛軸線用的調整裝置及刻度照明裝置。 雷射測距儀的使用使T-64坦克的首發命中率提高到80%以上。雙向陀螺穩定裝置的使用使該坦克在行進間的射角可以不受車體俯仰及橫向擺動的影響。 該坦克的紅外探照燈裝在火炮左側,T-72坦克則裝在右側,紅外大燈的夜間最大作用距離為800m。
4.輔助武器:該坦克的輔助武器包括1挺安裝在火炮右側的ПКТ式7.62mm並列機槍和1挺裝在車長指揮塔外的新型HCBT式12.7mm高射機槍,炮塔左邊還裝有2個或3個12.7mm高射機槍彈匣。並列機槍由彈帶自動供彈,射速為650發/min,有效射程為1000m,槍彈共2000發,分裝在8個彈匣內,每個彈匣裝250發彈。高射機槍可360°射擊,主要對付空中目標,也可以對付地面目標,用彈鏈自動供彈,由車長操作。該機槍為風冷式,有效射程1000m,初速860m/s,共300發子彈,分裝在5個彈匣彈鏈上,每個彈鏈60發彈。
5.自動裝彈機:該坦克的自動裝彈機與T-72坦克的自動裝彈機結構不同,彈丸和藥筒一起放在培訓彈槽中,再一起裝進炮膛。射速為6~8發/min。這種裝填機構較T-72的複雜,容易出現故障和損壞。後來改為分裝式彈藥,彈丸與裝藥分別放在上下兩層圓盤上,但彈丸仍垂直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