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俄羅斯聯邦駐哈爾濱總領事館
外文名稱: Генера́льное ко́нсульство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 Харбине(俄語)、 Consulate General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in Harbin(英語)
其他名稱:俄羅斯駐哈爾濱總領事館、俄羅斯駐哈爾濱總領館
轄區: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
開館時間:2019年1月31日
重要事件
1907年1月14日,俄國在哈爾濱設總領事館,地點在車站街的中東鐵路賓館內(現紅軍街85號的龍門大廈貴賓樓)。 在道里區十二道街還設立副領事辦公處。
1920年8月26日,遠東共和國全權代表尤金到北京與中國政府交涉外交事宜,確定在哈爾濱設立代表部的問題。
1922年12月10日,蘇聯政府在哈爾濱設立代表部,辦理有關蘇聯僑民及商務事務,並派巴果金為駐哈爾濱代表部的代表。
1924年10月5日,蘇聯駐哈爾濱總領事館設立,館址初設吉林街(現公司街)52號原猶太商人克羅爾的宅邸內,1927年遷入耀景街(現南崗區耀景街22號)。
1949年10月2日,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10月21日,蘇聯駐哈爾濱總領事館在耀景街22號正式建立。
1962年9月25日,因中蘇關係破裂,蘇聯政府正式對外公布蘇聯駐哈爾濱總領事館關閉,總領事維席連柯於同日離開哈爾濱。
2015年8月27日,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在與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程國平舉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俄兩國正在討論在哈爾濱、符拉迪沃斯托克互設領事館。
2019年1月31日,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簽署命令,在哈爾濱開設俄羅斯總領事館。
領館建築
俄羅斯聯邦駐哈爾濱總領事館的位置設在哈爾濱市南崗區耀景街22號、原蘇聯駐哈爾濱總領館舊址,樓體目前已開始修繕。耀景街22號早年被哈爾濱人稱為“CCCP大樓”,也就是原蘇聯駐哈爾濱總領事館,其主樓曾是中東鐵路局局長德米特里·科沃維奇·霍爾瓦特的私人官邸,後改為中東鐵路俱樂部和圖書館。側樓建於1924年,當年10月,原蘇聯駐哈爾濱總領事館正式開館,館址最初設在吉林街18號,1927年搬遷到此處,1962年,原蘇聯領事館關閉。總領館由前後二樓組成,分別建於1907年和1924年,為俄羅斯建築風格,均為哈爾濱市一類保護建築,耀景街22號院落被確定為哈爾濱市歷史院落。
CCCP大樓主樓面積很大,有地下室,有鐵藝裝飾的樓梯扶手,也有裝飾性很強的女兒牆、線條流暢的窗戶和寬綽的陽台,是典型的新藝術風格。這座住宅視窗設計也很有特點,形式豐富多彩,造型生動圓潤。入口位於建築一隅,幾步台階,一個木製的單坡雨篷,以木柱支撐,柱端飾以簡化的孔雀尾狀曲線,整個雨篷漆成褚紅色,溫暖而熱情。土黃色的牆面,深紅色的木門,如水墨畫般淡淡幾筆便勾勒出入口的小小空間,雖然很簡潔,卻很有藝術性。
在歐式建築當中,別墅是貴族在郊外的居所或度假地,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這處別墅處於鬧市區,有占地奢侈的花園,形式華麗,式樣考究,顯得更加不同凡響。別墅里辟有前廳、臥室、書房、琴房等,二樓還有兒童房、家庭教師房和兩個備用房間。這些房間都有面向花園的窗子。栽著丁香、櫻桃、藤蘿植物的花園裡一片蔥翠景象,有蝴蝶和蜜蜂飛臨其間,顯出幾分嫵媚。整幢建築物錯落有致、結構複雜,充分表現出現代派建築藝術具有的歷史特點和時代氣息。
2005年,耀景街22號被移交給了黑龍江省外事辦,成為了閒置建築,但是優美的環境和獨特的建築風格,濃郁的文藝氣息和滄桑的歷史感,注定不會被人遺忘。先後有《夜幕下的哈爾濱》、《情人結》 、《懸崖》、 《馬迭爾賓館的槍聲》、 《功勳》等多個劇組來此取景。趙薇、陸毅、柳雲龍、李小冉、邵兵等大牌明星也在這座建築里留下了足跡,多部影視劇記錄下了耀景街22號的美麗風景。
2018年12月,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透露,正與當地合作修復這片建築群,此期間總領將開設臨時總領館,待一年後修復工作完成再遷入。領事館將包括俄聯邦海關局、內務部、經濟部的人員。
2019年2月,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簽署了在哈爾濱開設總領館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