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外交部門簡史
俄羅斯外交部門的歷史源遠流長。從公元九世紀起,古俄羅斯國就開始積極參與同歐洲國家的國際交往。公元838年俄羅斯派其官方使團到君士坦丁堡,公元839年派使團到法蘭克王國首都英格爾海姆,前者是在拜占庭帝國的皇帝塞奧菲羅斯時代,羅斯作為獨立的國家,首次擁有的外交代表機構。公元860年,與拜占庭帝國簽署了《和平友愛條約》之後,古俄羅斯國得到了國際承認,這是俄羅斯簽署的第一個著名的法律契約。
外交已經成為古俄羅斯國家的有機組成部分,它表達並維護了東斯拉夫人民的地緣政治利益。總的來說,羅斯的對外政策針對的是約四十個國家、公國和民族。
自十五世紀末,為完成俄羅斯外交所肩負的任務,特別成立了專門的部門,該部門也成為由國家管理的三大重要衙門之一——這就是由貴族杜馬書記伊萬·米哈伊羅維奇·維斯科瓦特領導的外交衙門。十七世紀的五十至七十年代,外交衙門的結構和功能有了完整的形式,正是在這一時期,初步組建了駐外的常設外交代表處。
這一時期,俄羅斯的外交政策更多地偏向於維護國家利益,即:增加領土面積、提高國家經濟實力和人口數量。外交政策的核心是保障俄羅斯東部邊境的安全,保護俄羅斯南部邊境不受克里米亞韃靼人和土耳其人的進攻,確保將西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領土併入俄羅斯的版圖,以及打通去往波羅的海的出口。
動盪時期,以及十七世紀初,對俄羅斯國家構成威脅的外來干預發生之後,俄羅斯在融入國際關係體系的艱難道路上發生了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情——這就是1648年簽訂了《威斯特伐利亞契約》,該契約是建立歐洲秩序的奠基石,俄羅斯也參與了這一契約。
北方戰爭的勝利、彼得一世的登基意味著俄國的國際地位發生了重要變化。隨著在世界各主要國家建立起一系列的常設外交代表處,俄羅斯的大國地位日益穩固。1720年,外交衙門被改造成外事院。外事院“根據特定的規程”發揮著它的作用,並負責俄國的對外關係。外事院存續期間,培養出了一代傑出的外交家,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俄羅斯外交一直沿用的都是這些外交家所確定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加·伊·戈洛夫金,鮑·伊·庫拉金,彼·巴·沙菲羅夫,安·伊·奧斯特,阿·彼·別斯圖熱夫·留明,尼·伊·帕寧,阿·安·別茲博羅德科等)。
在俄羅斯的對外政策發展史中,十八世紀擁有著特殊的地位。當時,俄羅斯的國家水平邁上了一個新台階,而為了適應新的大國地位,俄羅斯的國家政策性質也在逐漸改變。那時的俄羅斯確定了其國際活動的主要方向,在新的社會經濟、政治以及國際背景下,奠定了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由統治階層主導的意識形態和傳統基石。
葉卡捷琳娜二世時代是俄羅斯外交取得輝煌勝利的時代。當時,俄國對外政策方針的重心轉移到了對黑海問題的解決上。兩次戰爭以及外交較量之後,俄羅斯將廣闊的前線向黑海推進了一大步,為其商船獲得了穿越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的權利。
軍事和外交工作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廣袤的、多民族的國家。俄羅斯國內融合了眾多東歐、高加索、中東和中亞的民族,也鞏固了其在黑海沿岸地區的地位,並且吞併了克里米亞。同時,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也完成了加入俄羅斯的進程。俄羅斯帝國在歐洲影響力的提升,及其在亞洲和北美領地面積的擴充,為俄羅斯成為世界級強國創造了前提條件。十八世紀末,鞏固與中西歐國家的聯繫、向不凍海域擴張,以及鞏固本國的大國地位等任務均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1802年,俄羅斯成立了統一的執法機構體系——內閣,外事院更名為外交部。
第一任外交部長是亞·羅·沃龍佐夫。根據維也納大會(1815年)確定的國際等級,對其授予了官銜。1815年通過的外交等級在俄國一直實行到1917年的十月。
十九世紀初,俄國與美國建立了外交關係。
1853年-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和巴黎會議,成為國際關係史上一段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期。“維也納體系”終於走向了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歐洲國家聯盟和同盟的其他體系。
俄羅斯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的失利,帶來了一個重要的教訓——人們意識到了從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打造對外政策的必要性。外交政策的一個主要任務,是為國內各行業的改革創造有利的外部條件,為此需要長久的和平環境。為了完成這個任務,俄羅斯需要打破國際社會對自己的孤立,消除克里米亞戰爭失利所帶來的致命後果。
在這方面,外交部長亞·米·戈爾恰科夫做出了巨大的外交努力。1870年,俄羅斯外交取得了出色的成績——廢除了巴黎契約中對俄羅斯的限制性條款。
十九世紀下半葉,俄羅斯確立了多點開花的外交政策原則,即:鞏固中亞和遠東地區的作用。很多年裡,俄羅斯和英國之間的紛爭都是決定性的因素。
十九世紀末,歐洲安全又一次成為俄羅斯外交亟待解決的問題。德國對殖民地的爭奪愈演愈烈,並且,其妄圖稱霸歐洲的欲望使得俄羅斯不得不從複雜的聯盟體系中抽身,轉而去靠近法國。1893年俄羅斯與法國簽署的俄法契約,成為彼得堡和巴黎在建立“共同義務”制度的道路上所邁出的第一步。這種共同義務,同時也是協約國——俄羅斯、法國和英國——建立同盟的基礎。協約國的主要任務是對抗德國、奧地利-匈牙利和義大利聯盟的擴張計畫。
由於未能防止對日衝突,俄羅斯在遠東的地位也變得愈加複雜。俄羅斯在1904年-1905年日俄戰爭中的失利,也給俄羅斯外交部提出了一個新的任務,即恢復俄羅斯在遠東的影響力。
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俄羅斯外交部的結構和組織基礎得到了長足的發展。1846年,通過了《外交部規章》(外交部章程),明確了外交部的結構和職能;1859年,亞·米·戈爾恰科夫規定了外交部《安排公職和職務的規定》;1868年,《外交部規章》正式開始實施;1906年,外交部長亞·彼·伊茲沃利斯基上任後開始對外交部門進行改革。
1913年以前,俄國建立了許多駐國外的外交和領事代表處。例如,在1758年,俄國有11個駐外機構,1868年有102個,1897年有147個,1903年有173個。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俄羅斯同四十七個國家保持著外交關係,在國外有兩百多個駐外機構。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羅斯外交又面臨著新的考驗:將協約國變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軍事政治聯盟,建立起有效的聯盟協作關係。
戰爭時期,現實要求俄羅斯外交部肩負起宣傳和反宣傳的職能,承擔起利用外部力量供給軍隊和照顧戰俘等工作。公共和經濟外交越來越為人所知,外交部門的結構也在不斷完善,在其結構下成立了戰俘處、特殊政策處、法律司和經濟司。
1917年後,俄羅斯外交史開始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根據全俄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十月二十六日(新曆十一月八日)的法令,組建了以列·達·托洛茨基為首的外交人民委員會。與德國及其盟友簽署的布雷斯特和約給了俄羅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脫身的機會。
上世紀二十年代,蘇聯外交為蘇維埃俄羅斯擺脫政治孤立,為恢復它作為公認的、平等的和不可分割的國際關係主體,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俄羅斯參加了熱那亞會議和洛桑會議,同德國簽定了拉帕洛條約。1924年,蘇聯開始得到廣泛的承認,同世界上許多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上世紀三十年代,蘇聯的外交主張:建立集體安全體系,致力於防止反蘇聯盟的成立,避免蘇聯參與大型軍事衝突,強化並鞏固國家外交立場的工作。兩個重要的舉措是——同美國建立外交關係(1933年)、蘇聯加入國際聯盟(1934年)。
與西方國家建立反法西斯侵略聯盟的努力落空之後,與英國和法國關於這一問題的談判亦宣告失敗,再加上“希望能避免與希特勒發生軍事衝突”的意願等因素,導致1939年8月-9月蘇聯不得不與德國簽署了契約。
戰爭時期,蘇聯外交部門的主要任務是建立並鞏固反希特勒聯盟,開闢歐洲第二戰場,制定聯盟的所有基本檔案,以及戰後和解。蘇聯成為聯合國的創始國之一。
戰爭的間歇期以及戰爭時期,外交人民委員會奠定了其結構和組織的基礎。1923年,通過了《蘇聯外交人民委員會章程》,恢復外事院作為人民委員會領導機構的地位。為了培養專業的外交人員,1939年,成立了高等外交學校(現在為俄羅斯外交部下屬的外交學院)。1944年,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成立。1941年和1943年,為外交人民委員會人員設立了外交等級,明確了外交官制服(自1954年開始取消常服,僅保留特命全權大使和參贊的禮服)。
1946年3月外交人民委員會更名為蘇聯外交部。
戰後時期,蘇聯外交的重點工作方向是爭取和平、國際緩和與裁軍的鬥爭。蘇聯外交部為加強聯合國作為調解國際關係的萬能手段的威望,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採取了一些基本措施——與歐洲被解放國家建立關係,恢復亞太地區的和平。為了從政治權利方面確保亞非人民的非殖民化,蘇聯及其外交部門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世界體系的兩極化造成了危機的局勢(韓戰、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1962年的加勒比危機、越南戰爭、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危機、蘇聯出兵阿富汗等),這些都給蘇聯外交布置了一個任務,即必須要通過政治途徑解決上述衝突。蘇聯外交部門積極努力,促使同西方國家達成了實際協定,建立了雙邊關係(1970年同聯邦德國的條約,1972年蘇美相互關係基礎檔案)。
蘇聯外交部促使在限制軍備競賽和裁軍方面,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主要國家達成了協定 (如反導條約、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措施臨時條約(1972年)、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1979年)。
自1991年起,作為新的民主國家、蘇聯的繼承國,俄羅斯開始形成自己的對外政策。
在極其複雜的條件下,俄羅斯能夠在國際舞台上堅守自己根本的國家利益。俄羅斯的對外政策具有系統化和務實性的特點。俄羅斯的對外政治活動恢復了必要的地緣戰略平衡。
1991年,蘇聯決定將外交部改為對外關係部,同時將對外經濟聯繫部的職能移交給對外關係部。然而隨著蘇聯解體,對外關係部也不復存在,其繼任者是俄羅斯聯邦外交部,歷任外交部長為:安·弗·科濟列夫(1990年-1996年),葉·馬·普里馬科夫(1996年-1998年),伊·謝·伊萬諾夫(1998年-2004年)和謝·維·拉夫羅夫(2004年3月9日-至今)。
2004年7月11日頒布的俄羅斯聯邦第865號總統令批准了俄羅斯外交部章程。章程中,對外交部的組織結構和職能做出了規定。
2001年頒布的一項政府命令規定了擁有特命全權大使,以及擁有一級和二級“特命全權參贊”官銜的外交人員所著的當代外交官制服的樣式。
外交部的工作,遵循的是2016年11月30日俄羅斯聯邦總統批准的“俄羅斯聯邦對外政策構想”。根據這一綱要性檔案,俄羅斯的對外政策旨在完成一些主要任務,如: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為經濟的穩定發展創造有利條件,鞏固世界和平與穩定,維護全球安全,提升聯合國的作用,發展與各國互利平等的雙邊和多邊關係。俄羅斯外交政策的關鍵性原則依然是獨立、開放、富有遠見、務實、多邊以及維護國家利益。
外交部長
現任外交部長為謝爾蓋·維克托羅維奇·拉夫羅夫,2004年上任。
以下為俄羅斯聯邦時期外交部長列表。
屆別 | 姓名 | 黨籍 | 任期 |
1 | 安德烈·弗拉基米羅維奇·科濟列夫 | 無 | 1990年10月11日——1996年1月10日 |
2 | 葉夫根尼·馬克西莫維奇·普里馬科夫 | 無 | 1996年1月10日——1998年9月11日 |
3 | 伊戈爾·謝爾蓋耶維奇·伊萬諾夫 | 無 | 1998年9月11日——2004年3月9日 |
4 | 謝爾蓋·維克托羅維奇·拉夫羅夫 | 統一俄羅斯黨 | 2004年3月9日至今 |
外交部組成
總秘書處(司級)
第一獨立國協司 (獨立國協多邊合作問題)
第二獨立國協司 (白俄羅斯、摩爾多瓦、烏克蘭)
第三獨立國協司 (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第四獨立國協司 (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
第一歐洲司(比利時、梵蒂岡、義大利、西班牙、盧森堡、馬爾他、摩納哥、荷蘭、葡萄牙、法國)
第二歐洲司(英國、丹麥、愛爾蘭、冰島、拉拖維亞、立陶宛、挪威、芬蘭、瑞典、愛沙尼亞)
第三歐洲司(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波士尼亞、希臘、賽普勒斯、馬其頓、羅馬尼亞、斯羅維尼亞、塞爾維亞和黑山、土耳其、克羅地亞)
第四歐洲司(奧地利、匈牙利、列支敦斯登、波蘭、斯洛伐克、德國、捷克、瑞士)
北美洲司 (美國、加拿大)
拉丁美洲司
中東北非司 (阿爾及利亞、巴林、埃及、以色列、約旦、伊拉克、葉門、卡達、科維特、黎巴嫩、利比亞、茅利塔尼亞、摩洛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曼、巴勒斯坦、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蘇丹、突尼西亞)
非洲司
第一亞洲司 (中國、朝鮮、蒙古、韓國)
第二亞洲司 (澳大利亞、汶萊、越南、印度尼西亞、高棉、寮國、馬來西亞、緬甸、紐西蘭、大洋洲、新加坡、泰國、菲律賓、日本)
第三亞洲司 (阿富汗、孟加拉、印度、伊朗、馬爾地夫共和國、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
泛亞洲司 (上海合作組織、東協、APEC等)
與聯邦主體、議會及社會政治組織聯絡司
跨歐洲合作司
國際組織司
外政規劃司
安全與裁軍司
新挑戰與威脅司
人文合作及人權司
同胞工作司
文化交流與教科文組織司
新聞司
經濟合作司
條法司
人事司
領事司
信息保障司
國家禮賓司
安全司
歷史文獻司
翻譯司
事務管理局
財務司
法規司
基礎建設與駐外房產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