侶雲寺連理秋楓

侶雲寺連理秋楓

侶雲寺連理秋楓,該寺歷經滄桑。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修,光緒二十一年(1895)再修,改稱“庵”為“寺”。


該寺歷經滄桑。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修,光緒二十一年(1895)再修,改稱“庵”為“寺”。1952年大受破壞,後全部倒塌荒廢。從1987年2月起,在海內外善信慷慨捐款下,重建侶雲寺、鳳崗岩、竺崗岩、晚翠亭,新築玉琴亭和修路。至1995年8年間,共投資230多萬元。寺於1995年農曆潤十月廿七日舉行重建開光儀式。
今侶雲寺占地4畝多,其中建築面積約2千平方米,坐北向南,分為前廳、庭院、大雄寶殿(奉三如來)、東側觀音閣,西側月容殿、客廳、素菜館(二層樓,位於寺西)。寺前闊埕,東築迎客廳及小型“天地父母”龕,埕擺古寺和“玄天上帝”石爐。大殿內供三大如來佛、十八羅漢、黃月容神位(神牌寫“皇明奉佛信女、揚州黃氏夫人之神位”由馮縣令所書)及掛像,月容夫人殿位於西側,建築50多平方米,內奉1米多高、裝飾華麗的泥塑坐像,兩側牆有對聯,上方牆掛一幅敬錄馮縣令《鍾銘》書法。後廳供玄天上帝。
該寺所在的黃岐山,西南離榕城僅5公里,海拔300多米,周圍25公里,古木參天,層巒重疊,岩洞眾多,勝跡競秀。南宋時有“九庵十八岩”,今則有四大名地、十大名跡、八大勝景,故“黃岐晚翠”為古揭陽八景之一,歷來為遊覽勝地。
秋楓
名 稱: 秋楓 學 名: Bischofia javanica
別 名: 常綠重陽木
科 屬: 大戟科
類 別: 常綠或半常綠喬木
形態特徵
常綠或半常綠喬木,高可達40米;樹皮褐紅色,光滑。三出複葉互生,小葉卵形或長橢圓形,長7-1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緣具粗鈍鋸齒(每厘米2-3個)圓錐花序下垂,雌花具3-4花柱;花期3-4月。果球形,徑8-15毫米,熟時藍黑色。
產地分布
產中國南部,越南、印度、日本、印尼至澳大利亞也有分布。
生長習性
喜光,耐水濕,不耐寒,生長快
觀賞套用
宜栽作庭蔭樹、行道樹及堤岸樹。材質優良,堅硬耐用,深紅褐色,供建橋樑、車輛、造船等用。
【別名】茄冬、秋風子、大秋楓、紅桐、過冬梨、朱桐樹、烏楊
【來源】大戟科重陽木屬植物秋楓Bischofia javanica Blume或重陽木B. polycarpa (Levl.) Airy [B. trifoliata auct. non (Roxb.) Hook. f.],以根、樹皮及葉入藥。全年可采,鮮用或曬乾。
【性味歸經】微辛、澀,涼。
【功能主治】
行氣活血,消腫解毒。
根及樹皮:用於風濕骨痛。
葉:食道癌,胃癌,傳染性肝炎,小兒疳積,肺炎,咽喉炎;外用治癰疽,瘡瘍。
【用法用量】根及樹皮3~5錢;鮮葉2~3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