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嘴部:尖形尾翼部分:好似一把扇子
腹部:通常呈棕褐色、裸色
特點:喜歡成雙成對地飛。
滅絕時間:1914年
物種歷史
曾有數千萬隻候鴿在往返於森林築巢地的遷徙過程中經過美國,使所經之處的白晝在數小時(甚至好幾天)內一直暗淡無光。據說候鴿棲息處下方的地面上覆蓋著2英寸(5.08厘米)厚的鳥糞,很多粗壯的樹枝被鳥巢壓斷。據估計,在鳥群最大的時候,大約有60億隻候鴿。滅絕原因
人類成了它們的最大天敵。候鴿喜歡在低空飛行,它們的鳥巢很容易被夠到。據說候鴿的肉非常美味。到了1880年,天空中再也沒有遷徙的大群候鴿,最後一批這種野生鳥,也在1900年被射殺。最後一隻候鴿名叫“馬薩”,是一隻圈養鳥,它在1914年死亡。失去棲息地是導致它們從地球上消失的一個主要因素,由於美國東部的大片森林被砍伐一空,候鴿無處棲身。另外,這種鳥類跟原鴿和哀鳩不一樣,它們無法適應自然和人類給它們施加的雙重壓力。對它們來說,這是個致命打擊,它使候鴿慢慢從地球上銷聲匿跡。候鴿滅絕的悲慘故事,可能是一記警鐘。安全數量是相對的,當數量增加不當,就會導致數量減少。一個世紀前還沒有“全球環保意識”,人類認為自己已經學到了很多與其他動物和平共存的知識。世界上其他剩餘遷徙物種的命運,將證明我們是否已經從中吸取教訓,還是會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