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林[生物學家]

侯林,男,1957年9月出生。理學博士,中共黨員。遼寧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甲殼動物分會理事,遼寧省海洋學會、遼寧省動物學會理事,大連市生物學會理事長。研究方向為海洋生物學。

基本信息

成就及榮譽

1982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生物系獲學士學位。1984年師從著名貝類學家趙汝翼教授,進入東北師範大學高度碩士學位,1996年師從著名甲殼動物學家堵南山教授攻讀博士學位,1999年7月獲博士學位。1987年7月進入遼寧師範大學工作後一直從事海洋生物分子生物學、分子群體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等研究工作。特別是在鹵蟲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SCI收錄7篇。獲得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國家海洋局海洋創新成果獎二等獎一項、大連市科技進步獎2項。完成和在研國家“863”高技術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15項。

簡介

侯林侯林

侯林,男,1957年9月出生。教授,理學博士,中共黨員。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甲殼動物分會理事,遼寧省海洋學會、遼寧省動物學會理事,大連市生物學會理事長。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海洋生物學。

主要研究方向

海洋動物分子生物學、海洋動物發育生物學、海洋動物分子群體遺傳學。

國內學術地位

20多年來研究成果集中在 1.鹵蟲的分類生物學、分子群體遺傳學研究2.海洋魚類和對蝦的重要餌料生物—鹵蟲資源的開發利用3.海洋魚類白化病的防治技術研究4.鹵蟲的胚胎髮育相關基因的研究5.貝類穩定生產工藝技術研究,6.大連重要海洋經濟動物—刺參、扇貝、鮑魚的種質資源研究。

中國兩性生殖鹵蟲的分類地位的問題,在國內外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本研究方向經過近20年的研究通過套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對中國兩性生殖鹵蟲各品系的分類地位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把中國兩性生殖生殖鹵蟲各品系定名為Artemia sinica,主要解決了我國兩性生殖鹵蟲的分類地位和系統發生問題。

對大規模工廠化牙鮃魚苗生產過程中的白化病的防治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本項目在牙鮃魚苗生產過程中,採用二次強化技術並形成新的生產工藝技術,並克隆了牙鮃白化相關基因;使牙鮃魚養殖過程中白化病的出現率控制在1-2‰之下,使牙鮃魚養殖場獲得了較大的經濟效益,近幾年為生產單位創造經濟效益1500萬元。2004年獲得遼寧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

在進行牙鮃魚的病害防治的同時還對海灣扇貝、蝦夷扇貝穩定化、健康化生產進行了研究,為育苗場家創造了近1200萬元的經濟效益。從85年開始就對鹵蟲卵的精加工,渤海灣鹵蟲的加工、養殖、優良品系篩選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獲得大連市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國家海洋局創新成果二等獎一項,山東濱州市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創造經濟效益近億元,現已基本解決了我國鹵蟲卵加工技術難題。

對多個鹵蟲胚胎髮育相關基因(如Hox、APH、trh、V-ATPase、P26等)的表達部位、各胚胎髮育不同時期表達水平(用Real-Time PCR法)就行了深入的研究。

發表的主要論文

1、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albinism related zinc finger protein gene by differential mRNA display in Japanese flounder,Fish Physiol Biochem ,2007,33(2):143–151. (SCI)

2、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p26 gene in Artemia sinica.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2007, 39(5): 351-358 (SCI)

3、Effects of enriched live foods in prevention of albinism of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in large-scale industrial farming. The Israeli Journal of Aquaculture, 2007, 59 (3): 137-145(SCI).

4、Tyrosinase gene family and albinism in fish.2006, Chinese Journl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06,24(4):352-358.

5、Molecular systematics of bisexual Artemia populations. Aquaculture Research, 2006, 37, 671—680.(SCI)

6、Genetic characterizations of Mactra veneriformis (Bivalve) along the Chinese coast using ISSR-PCR markers. Aquaculture, 2006, 261:865—871. (SCI).

7、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and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of Artemia parthenogenetica in China.J.shellfish research, 2006,25(3):999—1006. (SCI)

8、 Hox genes and study of Hox genes in crustacean. Chinese Journl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04,22(4):392-398.

9、香螺精子發生及精子超微結構。動物學報,2006,52(4):746—754。

10、大菱鮃白化相關基因(DEN-1、DEN-2)的分離鑑定及特徵分析.動物學報,2007,55(1):159-166。

11、中國鹵蟲早期胚胎髮育相關基因的研究,海洋與湖沼通報,2007,1:88-92。

12、擴增仿刺參SSR 和ISSR 指紋技術的初步研究。海洋湖沼通報,2006,(1):68—74。

13、核糖題體RNA基因在海洋動物分子系統學中的套用。套用與環境生物學報,2005,11(6):779—783。

14、中國鹵蟲早期胚胎髮育相關基因的研究. 海洋湖沼通報,2005(1):67-72.

15、鹵蟲HOX基因PCR擴增條件的最佳化. 水產科學,2005,24(2):12—14。

16、群體遺傳結構中的基因流。遺傳,2004,(2):35-41。

17、分子遺傳標記技術在雙殼貝類研究中的套用。海洋湖沼通報,2004 (1):22-27。

18、牙鮃魚白化病因的研究進展。海洋科學,2004,(6):60-65。

19、雙殼類精子發生的研究。東海海洋,2004,21(4):46-53。

20、以mRNA差異顯示法分離牙鮃白化相關基因的初步研究。遼寧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 27(1):74-77。

21、中華絨螯蟹遼河種群野生、養殖及"性早熟"個體RAPD分析。水產科學,2003 22(3):1-3。

22、中國4個兩性生殖鹵蟲品系的ISSR指紋分析。遼寧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 26(2):174-177。

23、Study on the Oogenesis of Artemia. Developmental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2002,11(3):211-215.

24、中國兩性生殖鹵蟲各品系鹼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同工酶基因的表達特徵。東海海洋,2000 18(4):22-28。

25、中國孤雌生殖鹵蟲多倍體αAMY同工酶基因的表達特徵。遼寧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4):183—185。

26、中國孤雌生殖鹵蟲種群中多倍體同工酶基因的表達。動物學報,2000,46(3):330--338。

27、中國不同地理品系鹵蟲卵主要營養成分的數值分析。水產學報,2000,24(5):453--457。

28、中國兩性生殖鹵蟲種群PO同工酶基因的表達特徵。遼寧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23):64—67。

29、孤雌生殖鹵蟲多倍體IDH同工酶基因的表達特徵,海洋學報1999,21(5): 144—148。

30、中國鹵蟲種群α-澱粉酶同工酶基因的表達特徵。東海海洋,1998, 16(4): 1—7。

31、中國兩性生殖鹵蟲形態特徵的數值分類研究。套用與環境生物學報,1998, 4(1):40—43。

32、中國兩性生殖鹵蟲種群MDH同工酶基因的表達。遺傳,1998 20(3):19—22。

33、中國兩性生殖鹵蟲同工酶基因的表達及分類地位。動物學報,1997? 43(2):184—19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