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在宋代元豐年間,蘇軾因詩得罪被謫往海南,其弟蘇轍受牽連在元豐末年(1085)貶任績溪縣令。蘇轍在績只有八個月左右,留下的詩有36首。在他的倡導下,績溪文風蔚起,書院大興,社學和私塾也紛紛建立。後來蘇軾自海南歸,過績溪探望其弟,蘇轍率眾迎於城西潭石頭渡口,因是大名鼎鼎的兩位人物相會處,渡口後易名“來蘇渡”。蘇轍離任後,邑人築橋紀念“二蘇”,起名“來蘇渡橋”,後稱“來蘇橋”。
清代
清人趙繼序有一首五言詩,記述了這段軼事佳話。詩云:“年年車馬渡,人只記來蘇;海外欣歸止,中山急友於。聞名相倒履,覽勝幾提壺;千古清風在,長留水一隅。”
葛敬彥最初建造“來蘇橋”後圮。明嘉靖聞知縣郁蘭令邑人葛岩等募資重建。清順治庚寅(1650),知縣朱國傑捐傣重修。又圮。乾隆間眾募修,葛應誥獨資助鋪石板橋面。橋拱形,花崗石結構,五孔四墩,長40米,高闊各4米。1969年洪水沖毀東端兩孔,交通梗阻,民眾又壘“水踏步”。1973年縣人民政府撥款重修。可惜修橋時把斷橋澆成混凝土平面,東二孔不是拱形,西二孔還保留原貌。所慶幸的是:中拱北側上端原嵌“來蘇橋”楷體石刻,仍完整如初,清晰無損。橋東上側一塊小山坡,此起彼伏,橋西便是一塊大田畈。有山有水又有田,站在橋頭近著來蘇橋被鑲嵌在綠色屏障之中,遠眺,是一個要塞,地勢獨特,令人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