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疲勞

作業疲勞,是指在作業過程中,操作者由於生理和心理狀態的變化,產生作業機能衰退、勞動能力下降,有時伴有疲倦感等自覺症狀的現象。作業疲勞是勞動生理的正常表現,疲勞程度的輕重取決於勞動強度的大小和持續勞動時間的長短。 在作業過程中連續不斷消耗能量產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變化而引起作業能力下降的現象。通常劃分為肉體疲勞和精神疲勞。

導致疲勞的因素分析

(1) 勞動條件導致疲勞

①勞動組織和勞動制度不合理導致疲勞

一是因勞動組織和勞動制度的不合理導致勞動時間過長,勞動負荷過大,工作速度過快,工作體位不良,工作崗位不穩定,夜班連續作業等。以上情況由於消耗勞動者體內大量能量容易導致疲勞。

二是因勞動組織和勞動制度的不合理導致長時間靜態作業引起疲勞。靜態作業引起疲勞,其原因是勞動時保持相對固定的體位,依據人體局部的肌肉伸長、收縮來進行作業。靜態作業雖然能耗水平不高,但由於人體的心血管往往難以維持收縮肌肉中被壓血管的穩定血流而使局部肌肉缺氧,細胞代謝產生的乳酸堆積引起疼痛從而導致疲勞,如支持重物、把握工具、壓緊加工物件等。

三是因勞動組織和勞動制度的不合理導致長時間連續單調的作業引起疲勞。如依附於流水線作業的人員,周而復始地做著單一的工作,這種機器人式的作業,使人容易產生厭煩疲勞,這種疲勞並不是體力上的疲勞,而是大腦皮層的一個部位經常興奮引起的抑制。現代科學已經證明了連續單調作業導致疲勞的事實存在,如從事連續單調作業的人員其工作效率往往在接近下班時反而上升了,這就是由於作業人員感到快要從單調的工作中解放出來而引起的興奮所致。

②機器設備、工具設計不合理,不適應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使人操作繁雜、不準確,作業中有不安全感和不舒適感,增大人體生理消耗和心理壓力,從而導致疲勞。

③不良的工作環境導致疲勞。如光線的過強或過弱產生視覺疲勞;強烈的振動、噪聲,抑制胃功能,減少腺液分泌;高溫、高濕導致人體大量出汗,胃液分泌量減少,影響食物

消化等,這些都增加了人體的體力消耗進而導致疲勞。

(2)勞動者的素質引起的疲勞

勞動者的素質包括身體素質和勞動者對工作的熟練程度及其對工作的適應性。勞動者身體素質好,心臟承受負荷的能力大,工作中不易產生疲勞,反之則容易產生疲勞;勞動者工作熟練,作業中能充分協調身體的各個部位,巧妙地完成所從事的工作,所作的無用功少,體力消耗少,精神壓力小,不容易產生疲勞,反之則容易產生疲勞。

(3)勞動動機導致疲勞

現代科技已經證明,人的勞動動機強弱與疲勞有著直接的關係,其原因是每個人的總能量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常量,每個人每天都在不自覺地根據自己需要層次和動機對能量系統進行合理分配,把它們按需要的層次排列,按動機強弱的比例分別分配到工作、生活、娛樂和學習等各個不同方面。不同的人由於認識態度、需要動機等各方面的差異,他們把總能量分配給各方面的能量比例和能量值是不同的,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地點和不同情景中,由於動機需要和態度等方面變更也會給總能量作出不同分配,一個人分配給工作任務的能量值,直接影響其工作效率和疲勞程度。

疲勞與安全生產的關係

人在疲勞時,其身體、生理機能會發生如下變化,作業中容易發生事故。

1.在主觀方面,人會出現身體不適,頭暈、頭痛,控制意志能力降低,注意力渙散,信心不足,工作能力下降等,從而較易發生事故。

2.在身體與心理方面,疲勞導致感覺機能,運動代謝機能發生明顯變化,臉色蒼白,多虛汗,作業動作失調,語言含糊不清,無效動作增加等,從而較易發生事故。

3.工作方面,疲勞導致繼續工作能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質量下降,工作速度減慢,動作不準確,反應遲鈍,從而引起事故。

4.疲勞引起的睏倦,導致作業時人為失誤增加。根據事故致因理論,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由於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兩大因素時空交叉的結果。物的不安全狀態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而人的因素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和偶然性,有資料統計,約70%以上的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人的不安全行造成的。

由此可見,消除疲勞,減少失誤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可有效避免事故的發生。

5.疲勞導致一種省能心態,在省能心態的支配下,人做事嫌麻煩,圖省事,總想以較少的能量消耗取得較大的成效,在生產操作中有不到位的現象,從而容易導致事故的發生。

針對作業疲勞所採取的措施

消除疲勞,使人保持一種良好狀態,減少失誤,降低發生傷亡事故的機率,最大限度預防傷亡事故的發生。根據以上分析,提出解決疲勞問題的以下措施:

1.加強科學管理,改進工作日制度

對於現代化連續性的生產企業,應該最大限度地減輕夜間生產的作業量,以減輕人體的生理和心理消耗。

2.根據勞動強度確定相應的工作量

首先對崗位勞動強度進行測定,根據崗位勞動強度指標確定工作量,從而合理安排崗位人員數量。

3.安排適當的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

由於人不可能長時間連續作業,經過一定時間就會有疲勞,作業效率就會下降,這時如不及時休息,就會容易發生事故。因此為安全考慮,企業的管理部門要根據作業的性質安排適當的工作時間與休息時間,要給予作業人員一定的寬裕時間,工作時間內的工作量不宜太大。

4.選擇正確的休息方式

工間休息方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對於連續、緊張生產的工人,工間休息多以自我調節式的,但不宜播放音樂;對於重體力勞動的作業人員以靜止休息為主,但也要配合做些適當的上下肢活動、背部活動,有利於消除疲勞;對於注意力集中和感覺器官緊張的工作應採取上下肢活動及背部活動的休息方式來消除疲勞,在不影響作業的情況下,播放輕鬆愉快的音樂和歌曲也是值得提倡的。

5.實行科學的輪班制度

輪班工作制的突出問題就是疲勞,因為改變睡眠時間本身就易引起疲勞,其原因主要包括四方面:

一是白天睡眠極易受周圍環境的干擾,造成不能熟睡和睡眠時間不足。

二是改變睡眠習慣一時很難適應。

三是輪班工作使操作工與家人共同生活少,容易產生心理上的抑制感。

四是輪班制度導致時間節律的紊亂也會明顯地影響人的情緒和精神狀態,但在冶金、化工等連續生產的工業部門,其工藝流程不可能間斷進行。

因此,在這些部門根據人體的生理規律實行科學的輪班制度,最大程度地減輕疲勞尤為重要。

6.安排好業餘活動和休息

業餘休息和業餘活動應引起領導的重視。因為這與安全生產密切相關,解決好職工的業餘休息,企業首先應為倒班工人提供一個良好的休息睡眠條件,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在廠區建立流動性的單身宿舍。業餘活動應開展健康有益、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和體育活動,以消除疲勞、增進身心健康。

7.開展技術教育和培訓,選拔高素質的熟練工人

疲勞與技術熟練程度密切相關,技術熟練的員工作業中無用動作少,技巧能力強,完成同樣工作所消耗的能量比不熟練工人少許多,因此開展技術教育和培訓,提高員工作業的熟練程度,這對於減少疲勞、保證安全起著重要作用。

在具體的教育和培訓方式上,最好的辦法是採用有工程技術人員、老工人、技師、安全管理人員參加的專家小組,對作業內容進行解剖分析,制訂出標準作業動作,員工按照制訂出的標準作業動作進行操作。

8.改善勞動環境,提高員工身體素質

在高溫、高濕、高粉塵和噪聲大的場所作業,比在勞動環境好的場所作業要疲勞得多,另外,身體素質好與不好的員工在同樣的作業強度下對疲勞的感覺也不一樣。因此,改善勞動環境,提高員工的身體素質對減輕作業疲勞是非常有益的。

9.採取激勵措施,提高勞動動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