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書竟題范龍仙書齋壁上蘆雁圖

作家書竟題范龍仙書齋壁上蘆雁圖

這是由陳維崧創作的作品 陳維崧出生於講究氣節的文學世家,祖父陳於廷是明末東林黨的中堅人物,父親陳貞慧是當時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反對“閹黨”,曾受迫害。陳維崧少時作文敏捷,詞采瑰瑋,吳偉業曾譽之為"江左鳳凰"。明亡(1644)時,陳維崧才20歲。入清後雖補為諸生,但長期未曾得到官職,身世飄零,游食四方,接觸社會面較廣。又因早有文名,一時名流如吳偉業、冒襄、龔鼎孳、姜宸英、王士禛、邵長蘅、彭孫遹等,都與他交往,其中與朱彝尊尤其接近,兩人在京師時切磋詞學,併合刊過《朱陳村詞》。清初詞壇,陳、朱並列,陳為“陽羨派”詞領袖。

基本信息

【名稱】:作家書竟題范龍仙書齋壁上蘆雁圖

【年代】:清朝

【作者】:陳維崧

【體裁】:詞

作品原文

漏悄裁書罷。

繞廊行,偶然瞥見,壁間古畫。

一派蘆花江岸上,白雁濛濛欲下。

有立且、飛而鳴者。

萬里重關歸夢杳,拍寒汀、絮盡傷心話。

捱不了,淒涼夜。

城頭戍鼓剛三打。

正四壁、人聲都靜,月華如瀉。

再向丹青移燭認,水墨陰陰入化。

恍嘹唳、枕棱窗罅。

曾在孤舟逢此景,便書畫相對心猶怕。

君莫向,高齋掛。

詞風格

陳維崧詞作的風格。自宋代以來,詞的風格分類不外乎兩種,即婉約與豪放。陳的詞是明顯屬於後一種的,這點無可非議。我們知道,宋代的豪放詞派主要以蘇軾和辛棄疾等人為主,雖然也有劉克莊、張元乾、陳亮等,但成就遠遜此二人。如果加以留意的話,我們會發現,蘇東坡的豪放詞更多的是表現出一種曠達,而辛棄疾的詞則是雄深雅健,在刀光劍影中仍不失儒雅的氣度。陳維崧的詞不但延續了他二人的寫作格調,還增加了一種霸悍之氣,更加咄咄逼人。這種霸悍之氣主要表現在抒情的爆發力上。我們不妨在此與稼軒的詞風作一下比較。我們常說稼軒的詞“橫絕六合,掃空萬古”,多撫時感事之作,雄深雅健的詞風匹世無雙。這種詞風的構成,一種說法是來源於鄒祗謨所說的“他的詞是從南華、沖虛中得來”,即受老莊的影響更為深遠,這是辛氏的詞深的一大原因;另一種說法是劉熙載在《藝概》中論述蘇、辛詞時指出的“瀟灑卓犖,悉出於溫柔敦厚”,就是說受到了儒家詩教的滲透。另外,稼軒所處的時代,他本人的閱歷、學識、身份、個人稟賦等也決定了他的詞風。那么為什麼陳維崧的詞風與稼軒有那么大的差異呢。前面已經講過了,陳維崧經歷了歷史的巨大動盪,這對他的思想觀念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古代儒家曾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處事原則,但滄海桑田的變化淡化了陳維崧的老莊思想,心理的重創和身世的磨難,已經自覺或不自覺地沖刷了他溫柔敦厚的觀念,他的悲愴心緒,他的無可排解的憤悶化作了“剗然嘯空”之音。壓抑的情懷在詞中得以激射出來,因而使他的詞中有一種獨異的霸悍之氣和巨大的衝擊力。這霸悍二字,應當這樣理解,從藝術風格的概念來說,是骨力勁挺,氣勢渾茫磅礴,神思飛揚騰躍,情致酣暢淋漓。這種氣勢,一是他在詞的寫作藝術上達到了自由超越的程度,以往的觀念難以再作束縛;另一方面,又由於他精通歷史,有史才,同時將歌行和賦等筆法充分運用到了他的詞中,縱橫議論,洞照古今的手法使他的詞在抒情的空間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寬。所以,主客觀等多方面的因素促使他的詞能夠另拓疆域,自辟門徑,發揮了蘇、辛的短處,成就了非凡的造詣。

個人成就

(一)詞方面

陳維崧的詞,數量很多。現存《湖海樓詞》尚有1600多首。風格豪邁奔放,接近宋代的蘇、辛派。蔣景祁《陳檢討詞鈔序》說:"讀先生之詞者,以為蘇、辛可,以為周、秦可,以為溫、韋可,以為《左》、《國》、《史》、《漢》、唐、宋諸家之文亦可。……取裁非一體,造就非一詣,豪情艷□,觸緒紛起,而要皆含咀醞釀而後出。"雖嫌誇張,但陳維崧以豪放為主,兼有清真嫻雅之作,是為事實。更難得的是陳維崧各體詞都寫得很出色。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說:"國初詞家,斷以迦陵為巨擘。""迦陵詞氣魄絕大,骨力絕遒,填詞之富,古今無兩",《湖海樓詞》最為可貴的,是能注意反映社會現實,如〔賀新郎〕《縴夫詞》,寫清兵徵發10萬民夫替戰船拉縴,"列郡風馳雨驟",使得"閭左騷然雞狗",還寫到一民夫與"草間病婦"的"臨歧訣絕",情狀悽慘。〔南鄉子〕《江南雜詠》揭露官府對勞苦人民敲骨吸髓的罪惡:"戶派門攤",使賣屋納稅的農民"獨宿牛車滴秋雨",而官吏的兇惡卻"如鬼"。此外多寫自己的懷才不遇及國家興亡之感,如〔點絳唇〕《夜宿臨□驛》、〔醉落魄〕《詠鷹》、〔夜遊宮〕《秋懷四首》、〔夏初臨〕《本意》、〔沁園春〕《贈別芝麓先生,即用其題〈烏絲詞〉韻》等,傷時感物,豪放蒼涼。〔沁園春〕《題徐渭文〈鐘山梅花圖〉同雲臣、南耕、京少賦》詞,則把歷史故實、眼前新事、畫面景色,作者胸臆全都攝納詞中,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為:"情詞兼勝,骨韻都高,幾合蘇、辛、周、姜為一手。"這說明陳維崧能將不同風格冶於一爐,而能抒寫自如。此外,〔念奴嬌〕《讀屈翁山詩有作》,雄奇壯闊,兼富情趣,〔唐多令〕《春暮半塘小泊》信手拈來,口語入詞;也顯示出他能運用多種藝術手法的特點。〔望江南〕、〔南鄉子〕等組詞,以清新筆調,寫江南、河南的風光和社會生活;〔蝶戀花〕《六月詞》寫農民入城的情態;〔賀新郎〕《贈蘇□生》寫藝人的遭遇,這些詞又顯示出陳維崧詞題材廣闊的特點。陳維崧詞的缺點是有時傾瀉過甚,一發無餘,便缺余蘊。稍嫌輕率。

(二)詩方面

陳維崧亦能詩,但成就不如其詞與駢體文。他的駢體文,在清初亦是一大家,毛先舒為其作序,評為:"具龍跳虎臥之奇","得歌行頓挫之致";毛際可作序,評為"言情則歌泣忽生,敘事則本末皆見。至於路盡思窮,忽開一境,如鑿山,如墜壑……"。《與芝麓先生書》、《余鴻客金陵詠古詩序》、《蒼梧詞序》等,都寫得跌宕悱惻,有很強的感染力。著作有《湖海樓詩文詞全集》54卷,其中詞占30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