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多羅

佛陀多羅,華言覺救,北天竺罽賓人也。

宋高僧傳卷第二記載:釋佛陀多羅,華言覺救,北天竺罽(JI4:用毛做成的氈子一
類的東西。)賓人也。(註:唐稱迦濕彌羅,今新疆西南部克什米爾地區,盛產綿羊。
)來多羅英,誓化支那,止洛陽白馬寺,譯出大方廣圓覺了義經。此經近譯,不委何年
?且隆道為懷,務甄(ZHEN1:審查)作妄,但真詮(QUAN2:事物的理。)不謬,豈假
具知年月耶?救之形跡,莫究其終。大和中圭峰密公著疏,判解經本一卷,或分二捲成
部,續又為鈔,演暢幽邃,今東京太原三蜀盛行講焉。
佛祖統記卷三十九:唐高宗永徽六年(西元六五五年)罽賓國佛陀多羅,於白馬寺
譯大方廣圓覺修羅了義經一卷。
佛陀多羅中文的意思是覺悟救世,他是北印度罽賓人。罽賓是國名,唐朝稱為迦濕
彌羅,在新疆的西南邊,現代稱為克什米爾,當地盛產綿羊。佛陀多羅帶來梵文佛經,
(古代印度人,把佛經寫在多羅樹葉上,稱為多羅莢。)發願將佛經弘揚到中國來,他
到了洛陽白馬寺,在那裡翻譯出“大方廣圓覺了義經”。至於來了多久才通曉中文,以
及哪些人幫助翻譯,那無從考據,所以後人懷疑是偽經。
近代指稱這部經是唐朝翻譯過來,但是,不曉得何年翻譯出來的,由此可見,此經
自古就有人開始懷疑了。但“隆道為懷,務甄作妄”,為了宏揚佛法,我們務必仔細甄
別此經是否有錯誤之處。但是研究的結果,不須懷疑,此經所闡釋真如的道理,一點也
不偏差,“真詮不謬”。既然是真正的佛法,那又何必一定要確知何年何月所翻譯的呢
?站在護法的立場,只要此經大義無誤,不須過於在考據上鑽牛角尖。佛陀多羅這位高
僧,最後何時離開中國,到哪裡去了,都沒有資料可查考。
唐代太和年間,禪宗的圭峰宗密禪師,將“圓覺經”加以整理註疏,著成判解經本
一卷,或分為二捲成為一部書。圭峰禪師後來又繼續著述,闡揚“圓覺經”深奧的道理
。宋代時,東京汴(BIAN4:河南開封市的別稱)梁、山西太原、四川三蜀一帶,都盛行
講“圓覺經”。
另外根據“佛祖統記卷三十九”的記載,唐高宗永徽六年,即西元六五五年,罽賓
國的佛陀多羅,在白馬寺釋譯了“圓覺經”一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