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博物館現藏有6門佛朗機樣式的火炮,均為銅質,有兩種類型:一種名為“流星”,腹部為方形;另一種“勝”字號火炮,腹部為圓柱形。其中嘉靖二十八年(1549)製造的“勝字四十二號”火炮,母銃口徑38毫米,全長91厘米,子銃口徑35毫米,全長23厘米。由於子銃裝藥量小,母銃口徑不大,威力有限。
![](/img/e/eb8/nBnauM3X1EDN2gzN2gjM0IzM2MTM3ITO4IDMwADMwAjMxAzL4I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嘉靖初,中國開始成批仿製佛朗機銃,形制很多。 《明會典》記載有大樣、中樣、小樣佛朗機銅銃。 由於子銃裝藥量小,母銃口徑不大,威力有限。
西文火炮也稱佛朗機。明人對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稱謂。本是近代以前土耳其人﹑阿拉伯人以及其他東方民族泛指歐洲人所用的名稱。印度斯坦語作Farangi﹐波斯語作...
佛朗機 裝備情況 明史·兵志明朝佛朗機,中國明代中期火炮。由母銃和子銃構成。母銃身管細長,口徑較小,銃身配有準星、照門,能對遠距離目標進行瞄準射擊。銃身兩側有炮耳,可將銃身置於支架...
明朝佛朗機(上為子銃,下為母銃) 兵力 番彝佛朗機中國明代中期火炮。由母銃和子銃構成。母銃身管細長,口徑較小,銃身配有準星、照門,能對遠距離目標進行瞄準射擊。為歐洲發明,明嘉靖元年(1522年)由葡萄牙...
簡介 來源 詳述 相關閱讀中國 明代 嘉靖二十年 (1541) 制後裝式銅火炮。因鐫有“佛朗機”而得名。
明嘉靖辛丑佛朗機銅銃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佛朗機銃,銃為歐洲發明,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時任廣東巡檢的何儒,在泊於此地的西班牙、葡萄牙商船上看到一種新式火炮,射程為2000尺,巨腹長頸,腹...
基本簡介中國古代火炮是中國古代一種口徑和重量都較大的金屬管形射擊火器。其由身管、藥室、炮尾等部分構成,滑膛多為前裝,可發射石彈、鉛彈、鐵彈和爆炸彈等,大多配有專...
相關歷史記載 歷史沿革 火炮鼻祖 歐洲傳入中國鐵火炮是中國宋元時期軍隊裝備的鐵殼爆炸性火器。又稱震天雷。用生鐵鑄成外殼,形如罐子、合碗等不同樣式,內裝火 藥,並留有安放引火線的小孔。點燃後,火藥在密...
簡介 發展 套用佛郎機是15世紀後期至16世紀初期流行於歐洲的一種火炮,佛郎機炮來源於鷹炮,15世紀的鷹炮(falconetto)[意],其名源於老鷹(falcone)...
武器結構 名稱由來 優點 中葡交流史 文獻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