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佛教從外來宗教逐漸演化為中華文化的基本構成部分,對中國原有文化的衝擊與影響是巨大的,對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影響也在其中。
關於佛教與科學,到了近代才有人專門討論,但人數不多,研究也不夠全面、深入。討論多是從哲學、宗教學的角度,觀點不外乎佛教是反科學的、科學的及與科學無關等幾種類型。本書採用歷史學的觀點,通過對漢文佛藏文獻的系統考察,本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從多學科的角度對佛教與科學的歷史問題進行全面的梳理和系統的研究。
佛教經典中有關數學的內容很少,只是在代數學方面有比較完整的計數體系,且多採用十進制計數方法,其中涉及了級數與冪。在物理學方面,佛教認為物質是由地、水、火、風四種基本要素構成,它們之間相互作用形成了事物的生成與發展;物質不是無限可分的,在微觀層面上最後將分解為“空”。佛教認為時間與空間是不可分的,並且認為時間具有相對性。佛典中關於時間、長度等物理計量的單位及相互換算的記述有很多。
作者簡介
馬忠庚:1967年生,山東莘縣人。現在聊城大學圖書館工作,副研究館員。1988年,聊城大學物理學專業本科畢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99年,北京大學文獻信息管理專業畢業,獲管理學碩士學位;2005年,山東大學科學史專業畢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科學史、科學與宗教、文獻學、信息學等方面的研究,已發表論文40餘篇。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佛教中的數學
第二章 佛教中的物理學
第一節 物質的組成與可分性
第二節 各種計量的表述
第三節 計時工具
第四節 時間的相對性與時空一體觀
第五節 對光學的認識與利用
第六節 對閃電、流體的認識與套用
第三章 佛教中的化學
第四章 佛教中的天文學
第一節 佛教對宇宙的理解和描述
第二節 佛教對各種天象、氣候的認識
第三節 世界的災變與生滅
第四節 佛教天文學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