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道為

佛心道為

佛心道為:山水悟道黃莽原創,大意是遵守自然法則,凡事不可強求。做人要有佛家的心腸,道家的修為,凡事要遵守自然規律。

佛心道為

【拼音】fó xīn dào wéi

【解釋】佛心:佛的心腸。道為:遵守自然法則,凡事不可強求。大意是做人要有佛家的心腸,道家的修為,凡事要遵守自然規律。

【經典闡釋】

佛心:即覺悟之心。其義有三:(一)指如來充滿慈愛(大慈悲)之心。觀無量壽經(大一二·三四三下):‘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二)指不執著於任何事、理之心。頓悟入道要門論(卍續一一○·四二二上):‘不住一切處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脫心,亦名菩提心,亦名無生心。’(三)指人人心中本來具足之清淨真如心。

道:真理,客觀運動規律和軌跡,運動定律。宇宙大道無序乃有序,此乃道也。

為:做、行或認知的意思。

出處

出自當代著名詩人黃莽,號山水悟道、清風居士。原文:“按照道家所說,與人為善,與友真誠,卻處處被人欺騙,被人玩弄,苦惱啊!佛心道為:我時常在想這樣做到底值不值得!”

全文

題記:華夏之文,道乃源。《周易》《山海經》《黃帝內經》無不體現道家文化,而《道德經》更是濃縮了道家之精華,道家而非道教,以道行天下,自堯舜禹亦始之。道化萬物,儒家、法家、佛教、道教無不在道家文化基礎上開枝散葉,道乃百派之祖,千百年來、不衰不盛生生不息者唯道也!佛心道骨儒為表,佛空道隱儒中庸。繼承是一門學問,發揚是一種行為。繼承需要專業,發揚需要融會貫通,今讀《道德經》體悟賦之:

道為何者?象帝之先、物之始也!大愛無言,大美於心,大善若水,大道至簡。道有言:言之有物,察之有行,靜知其思,動知其所,故清而明,正而遠,浩而壯,是為道也。不為知之也,故而無名之始。人之不死,故而不知。死之留名,終顯其德。古今之偽道謬聖,皆陽以善美之言、仁義之行,障人心眼,欺世而盜名,而陰填其欲壑,逞其淫威,實乃巧詐奸猾之徒耳。外善而內惡,為無德之名。

生若窮兮非己之錯,窮若一世乃己之過。運不濟兮行善而順,福若薄兮修德則厚。善若善兮何為善?至純至真也。無恥之人,心必齷齪;無品之人,行必猥瑣;無德之人,言必有辱。君子曰:人不負我,我不負人。梟雄曰:寧可我負人,不教天下人負我。道者曰:寧可人負我,吾亦不負人。禍從口中出,修身先修口。言勿亂於世,行不忘道,動不忘德,靜不忘修,人之本也!

孔子尚不知老子其美,曰其孤獨。夏蟲不可語冰,弟子不知孔子言。凡俗焉知聖人之道乎!孟子污張儀,其名掃地,吐血而不止。道: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陰陽家忌諱殊甚,令人拘束恐畏。儒家淵博而不得機要,令人勞頓,其成效甚微。墨家主張節儉,但令人難以持守。法家嚴厲,薄恩寡恵而毀仁義道德。

孔丘問道,取仁義禮教化世人。孟軻取聖開智,歪風盛行。董卿迎合帝王,取信之術。皆巧言取利,利令智昏。純純至真,何需信也!五常教化,乃自欺欺人。

封民之口,眾不敢言、行必有虛,此乃暴政殘虐。禁令百出,乃國君不仁。普天之下,以神為宗。天下之國,以教而起。天下之學,莫過於道。華夏之本,源道而有之。道者:上古純真樸素,中古漸而棄之。

當今之世,雖科技日新月異,天下繁昌,然亦物慾橫流,價值多元,民生各有所樂也。時人皆慕權財,好色利,以市道交。觀彼交乎人者,或以權論道、或以財論能,或以富炫世,或以名量實;有甚者,以美帥賤潑聞達於網路。凡官者富者、名者美者、賤者潑者,悉廣受捧贊,諸“二代”之象塞人耳目,可謂烈矣!而真聖賢之才,竟志囿於窮困,時乖命蹇,常為市井之徒所賊。此科技之害乎?或政理之失乎?抑人多之禍耶?業界重技而輕道,尚名而忽德,規則棄之、何道之有?塔尖明珠,德之厚也!故世俗詬鄙,尊古而學,又識之淺陋,乃德不厚也!

大道廢、天下亂,輕則災、重則絕。行大道,天下純純也。棄道者,不知處世立業;違道者,商奸政腐、倫理失常。道載萬物,可循環,可再生。道非神:乃自然之規律。尊道,悟道、行道、守道、世界方和諧安定,地久天長也!

中華文化,道為其源。南楊北趙,死於己手,英雄之恨,豈不悲乎!潤之治國,施道於民。四舊之風,於文物論錯也!以民風之論乃功也。秦以法治,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六國遺官,妄自顛覆,長生而不得,始有坑術。《論語》只可半取而施之,用全則國毀。漢唐隋制,唐風宋雨,秦漢遠去。以左居之,尚武之族,鮮有烹之。諸子百家,應道而生。夫子之言似江海之水,取《周禮》而行於道,中庸之智慧,千古又幾人?子曰:不行中庸之道,小人也。此言非也!子又嘆曰亦不能為之。然孔子之德,編著整理典籍,廣開教育之先風,規範禮儀言行,此舉之聖也!魯批中庸為牆頭之草,社會之毒瘤。靜而思之,始覺中庸似天平之中點。昔日鄧公改革之初心,不亦此乎?社會演變,人性扭曲,道德淪喪,不讀古人書,不行古人禮,文明月損東山,日落西山,星沉沙河,悲乎!朝代更替,起落往復,若以道為本,則國之盛也,民之幸也!

華夏之貴族,自漢而亡。華夏之興:儒釋道法之融和。自非強也必受制於人,人如此,行商如此,國亦如此。謂之人權則權兮,謂之純兮則真兮,謂之虛兮則假兮,謂之學兮則求兮。世間之事,凡無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皆為道也!道不明,不以為人。明道而行,如魚得水。道乃萬物,不容道者三界必棄之。

種有幾,可衍生。物種之精,萬物於道,道乃微。《至理》法門,行可得道。穀神不死,綿綿不絕,用之不勤,玄妙之境。萬物水育,性若水而長久,性若剛則易損。至柔者上,至剛者下。若以長兮,應以道之。若存若亡、笑而曰之,不為道兮。道宗自然,故分天道,地道、人道、世道,熟知其道,往而暢之。天若無道,地亦無道,故而天下壞人不盡,惡事不止。人若無道,則世黑亂,故數數然而為利也。男女之道,若陰陽不分,則世道不清。

君子常被欺,小人常被辱。是以君子不可辱,小人不可欺也!君子以心交故而誠,而以誠見欺則失道;小人以利交故而偽,牟利甘受辱。君子安貧樂道非不能富也,而世以為不能;小人假義逐利名非真仁義也,而世以為仁。得君子之心非道莫能為也,取小人之心而色利足矣。行道不易,簡之曰行,故而德。德乃無為,是以不爭、不辨、不博而行之,故而無欲為聖。聖人之行,行於溝壑,博而不爭,巧而不辯,不善其美,是為道。博而廣,知而精,馳騁縱橫,取之於太虛,施之於黎庶,故曰偉人。

詩者:風骨也!文辭為風,神旨為骨。其言行有德,化而為風,形諸文字;其氣美多姿,聚而為骨,蘊乎神旨。為詩之道,心必有大愛,情生於萬物。詩人:天地為家,故無家。詩窮而後工,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悲乎!善莫為將,弱莫為兵,智以為謀。上國:物施於邦而怨,恩施於邦而恨,物之於邦而亡。行仁德乃國之上策,國之不強,民則不立;民若自強,國則自立。食之有物,居之有所,言而有信,則民如河川歸海。君王仁德,民之福也!國之存亡,繫於君王。

秋雁高飛呼其友聲,秋蟲嘶嘶待其重生。朝飲玉露暮觀星,天下渾渾是太平。聖居靈源,俗羈塵世。得道升仙七十有一,市井不明。吾今於世,業尚未成。鳳棲於桐,江匯于海,水化為霖,霖澤眾生。中古之後,純樸不再。吾今於世,與道同行。世若流沙,外和內散。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龍若滅宗,何其悲哉!嗚呼!吾在九天觀坤輿,九天之外是太清。

身在凡塵,道在心中,利他而為,道之所器。入俗悟道,方能脫俗。身靜而心一,故而悟得天地之源。佛心道為:以己之得,而傳於人,是為得道;普度眾生,世人皆善,是為平等。人之精氣神骨,皆是碧落大塊之靈秀所生。神依於物,若為其善,先解生存之道。若為道者,須量力而行。

聖人問政於民,孔子尚迷日距。學無止境,世無完人。飲杯中清茗,不貪壺內美酒。交有道之鴻儒,遠無義之魑魅。修身悟道,復之千里。聚千山道炁,立萬世功德;以一指開天,盡三生業緣。道之行,日復一日兮;道之德,年復一年兮;道之聖,無窮無盡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