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志

《佛山市志》成書於清康熙五年,主編是李侍。

簡介

清代與民國時期的修志概況

建國前,佛山地方志一共修了4部。這4部志都叫《佛山忠義鄉志》。最早的是清康熙五年(1666年)由李侍問主編,又稱康熙志或李志;第二部是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由陳炎宗總纂,又稱乾隆志或陳志;第三部是清道光十年(1830年)由吳榮光主修,又稱道光志或吳志;第四部是民國12年(1923年)由冼寶乾總纂,又稱民國志或冼志。現李志已散佚,僅存《序志》和《小引》;其餘3部均保存完整,其中冼志內容較詳細,體例較完備。

康熙《佛山忠義鄉志》

主編李侍問,字謇衷,明末至康熙年間人,是明朝戶部尚書李待問的族人。他是個博聞強記的學者,十分注意蒐集和整理地方史料,並且早就有修志的願望,寫了不少文稿。他的朋友梁錫植看了文稿,認為已具鄉志雛形,鼓勵他繼續編修成志。李侍問卻苦於經費不足而未做成。後來事情被李母知道了,李母拿出積蓄、金飾,資助兒子的事業。從此李侍問便輯舊文,錄碑傳,詢故老,每記一事,力求準確,夜以繼日地編寫。經過5個月日夜辛勞才寫好志稿;又花半年時間刊刻印刷,鄉志終於問世。該志的《序言》由同鄉先輩霍得之撰寫,校核由他的兒子象釒鹿、象錦、象鏜及門徒梁胤昌等負責。

乾隆《佛山忠義鄉志》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由陳炎宗總纂。 陳炎宗,字文樵,號雲麓,佛山金魚塘人,乾隆六年考中解元,乾隆十三年考進士,任太史館太史。陳炎宗性格恬淡,無意做官,任太史僅6個月,便辭官歸家,在廣州的嶺南義學講課授徒。後來,乾隆皇帝詔令天下修志。各省、縣都設志局編纂。佛山至康熙五年(1666年)由李侍問第一次修鄉志以來,已有80多年。當時鄉紳商議重修鄉志,委託里人李紹祖任總纂。但李紹祖以年老有病推辭,而推薦陳炎宗為總纂。該志於清乾隆十七年成書。

陳志共分4冊11卷。

卷首 有《序言》與《凡例》。序言共3篇,分別由毛維釒奇、趙廷寶、陳炎宗撰寫。陳炎宗在《序言》中說到,佛山忠義鄉是“劇鎮”、“嶺南都會”。良好的地理位置決定它比其他鄉興盛。又說李志“計意良厚而義例不立”,“敘議多遺”。

卷一《鄉域志》

包括忠義鄉全圖、說論、形勝、山川、鋪社、道路、里巷。卷一的開頭有兩個圖:佛山總圖和靈應祠圖。說論包括《忠義鄉說》、《佛山鎮論》、《佛山賦》、《佛山志序》、舊志小引、舊志原序等。《忠義鄉說》記述了忠義鄉名稱的來由及對梁廣等22名鎮壓黃蕭養農民起義“功臣”的“歌頌”。《佛山鎮論》介紹了佛山所以成為全國四大名鎮之一的良好的地理位置及其鄉人的“忠義”。《鄉域說》記載了當時佛山的面積有“三十四里”,“分二十四區,區可一里有半”。《山川》介紹了王借崗、西淋山、■崗、赤珠崗、塔坡崗等。

卷二《官典志》 官分同知、巡檢、都司、千總、公署等,典分靈應祠、鹽埠、稅館等。《鹽埠》簡單介紹了佛山鹽的銷售及鹽稅徵收情況。《稅館》簡單介紹了兩稅館的地址及設備。“兩稅館相隔不遠,各有巡艇盤查”。

卷三《鄉事志》

《鄉事志》(即大事記)記載佛山的一些大事,如修廟、建橋、造墳、建亭等。《圖甲》中記述當時佛山(堡)有8圖80甲,總計884戶。

卷四、五《選舉志》包括進士、舉人、歲貢、武科等。

卷六《鄉俗志》 包括習尚、語音、氣候、歲時、氏族、物產。《氣候》記載了佛山的天氣特別熱,除地理原因外,還與佛山的鐵爐眾多有關。可見當時佛山冶鐵業之盛。 卷七(上)《鄉學志》 包括社學、義學、文塔,是研究當時文化教育的資料。卷七(中)《鄉防志》 包括隘口、營哨、更閘,是研究當時地方設防的資料。

卷七(下)《名宦志》

卷八(下)《人物誌》包括名臣、循吏、文苑、武功、孝友、義行。

卷九《人物誌》包括賜封、隱逸、耆壽、列女、仙釋、方伎。

卷十《藝文志》 包括疏、記、詩、書目。有《奏請檄勸忠義疏》、《祖廟靈應記》、《重建祖廟記》、《通濟橋記》及一些文人墨客的著作。

陳志的地方色彩較濃,有較完整的體例。後人對陳志的評價是“簡而有章”(道光《佛山忠義鄉志》卷九,人物四)。

(三)道光《佛山忠義鄉志》

清道光十年(1830年)由吳榮光主修,冼沂總纂。吳志與陳志的編纂時間相隔78年。

吳榮光(1773~1843年),字伯榮,號荷屋,晚年自號石雲山人。於嘉慶三年(1798年)25歲時考中舉人,嘉慶四年考取進士,由庶吉士授武英殿編修,官至湖南巡撫兼湖廣總督,世稱吳中丞。吳榮光擅長書法,他的書法曾被康有為評為“清代廣東第一人”。並善於鑑定金石書畫,且收藏甚豐。著作有《吾學錄初編》、《平日記》、《盛京隨扈日記》、《筠清館金石錄》等。清末著名社會現狀小說家吳趼人就是他的曾孫。

冼沂,字榮宗,號雲門。他性格恬靜,淡薄名利,聰穎好學,長於三禮,樂為善事。民國《佛山忠義鄉志》的總纂冼寶乾是他的孫子。

道光六年(1826年),陳志編纂已多年了,眾鄉紳認為,情隨時遷,事物發展,有續修鄉志的必要。於是,推舉吳榮光主持編修新的《佛山忠義鄉志》。當時吳榮光正在外地做官未有接受。到了道光八年春,吳榮光辭官歸家閒居,才接受了主修任務。他推舉冼沂為總纂,組織了一班人,歷經3年,於道光十年把鄉志編纂成書。

吳志共分6冊14卷。

卷首 有忠義鄉域圖、五斗口司全圖、佛山形勢龍脈圖、靈應祠圖、佛山八景圖等,使全志顯得圖文並茂、圖表相屬。

卷一《鄉域》 包括形勢、地脈、山川、田畝、鋪社、道路、里巷、圩市、橋樑、津渡、水利、潮汐,附有內涌界至。吳志比陳志記述詳細。陳志把圩市、橋樑、津渡等內容歸入《鄉事志》,吳志卻歸入《鄉域志》,並增加了田畝、水利、潮汐、內涌界至等內容。

當時,鋪的劃分由乾隆時的25鋪增為27鋪,即由潘涌鋪分出一個鶴園鋪,汾水鋪分出一個富民鋪。街道由原來的234條增至595條。

道光以前,佛山有“三圩六市”,吳志記載有“四圩九市”。4圩是:盤古圩、普君圩(即原塔坡圩)、表崗圩(又名“大圩”)、新圩;9市是官廳腳市、三角市、公正市、早市(原名“崗心圩”)、晚市、朱紫市、三元市、大基頭市、細橋頭市。

橋樑、津渡,記述都比陳志詳細。

內涌界至除記錄了界至的起迄之外,還記錄了一些爐的名稱,如鴻發爐、振興爐、萬全爐、永和爐等等,它反映了“炒鐵之爐數十,鑄鐵之爐百餘”的冶鐵盛況。

卷二《祀典》 記錄了祖廟的祝文、祭器、題札、明御等匾額對聯。《祀產》記錄了各鋪廟宇包括庵堂寺觀等117間。並具體記述了所在的鋪、街、巷,以及修建或重修年份。

卷三《官署》 記載清朝佛山的統治機構,有同知署、五斗口司巡署、都司署、千總署,均是研究歷史的資料。

卷四《鄉學志》 包括社學、書院、義學,是研究文化教育方面的史料。

卷五《鄉俗志》 記述較詳細,內容也較廣泛,共有14條,即四禮、氏族、習俗、氣候、語音、物產、歲時、家廟、墳墓、古蹟、坊表、名勝、園林、會館。其中除氏族、習俗、氣候、語音、物產外,其他9條都是陳志所未載入或在其他鄉里涉及而未分列出來的。四禮即冠禮(古代男子成年加冠的禮節)、婚禮、喪禮、祭禮。

卷六《鄉事編年》記錄自明朝洪武以來佛山的大事。

卷七《鄉防》 包括營哨、鋪役練館、更樓、圖甲、鹽法、稅館、雜稅、水閘、炮台、水櫃等。

卷八《名宦》附流寓。

卷九《人物》

卷十《選舉》 包括進士、武進士、舉人、武舉人、貢生、監生、文學、武學、仕宦、職銜、議敘、武功、封贈、蔭襲。

卷十一《藝文》包括疏、折、記、序、賦、古今雜詩、著述。

卷十二《金石》

卷十三《鄉禁官示》

卷十二、卷十三的大部分內容是從陳志《藝文志》的“記”里摘抄來的。

卷十四《雜錄》 基本上沿用陳志的體例而內容有所補充並增加了《金石志》。

民國《佛山忠義鄉志》

民國12年(1923年)《佛山忠義鄉志》是由冼寶乾總纂的。冼志與吳志的編纂時間相距93年。

冼寶乾,字雪耕,進士出身,曾任湖南省沅陵縣知縣。他是鶴園鋪馬廊冼族人,“鶴園冼氏”是佛山的望族。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6年),朝廷準備實行君主立憲,詔令天下編修志書。佛山人協辦大學士戴鴻慈向縣衙門建議重修鄉志。後來戴鴻慈病逝而作罷。民國成立後,在北京設立了修志總局,廣東省在廣州設立通志局,佛山也在鶯崗設立佛山修志局。戴鴻慈的胞弟戴鴻惠(字天,任佛山鎮保衛局局長兼辦理潔淨之職)孝廉重新提議修志,並準備把潔淨費的餘款撥給志局作開辦費用,冼寶乾非常贊同,倡修的鄉紳、鄉董還有傅秉常、簡玉階等。於是向南海縣縣長汪宗準報告,得到批准。從民國10年開始,重新編修《佛山忠義鄉志》。冼寶乾學識淵博,名聞鄉里,加上正好辭官在家閒居,於是被推舉為總纂,聘任戴鴻惠為佛山志局總理局務,莫如洪、梁兆橫為協理局務。後來戴鴻惠病逝,他的兒子戴曾謀(又名翼峰,字啟疆)代理總理局務。在編纂過程中,得到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冼寶乾提議向社會各界募捐,得到回響。區廉泉兄弟遵照他們的先人區澗東的遺囑,用區守德堂名義捐款1000元;黃奕南用黃祥華的名義捐助1000元;王理卿、阮其沅各捐600元;傅翼鵬、招雨田、簡照南各捐500元,其餘有捐幾元、幾十元乃至幾百元的不等。戴鴻惠又專程到香港募捐,得到鄉親支持。前後募捐1萬元之多。整個修志過程,歷時5年,縣官也換了4任——汪宗準、何惺常、張國華、李國祥,他們對修志都給予支持。冼志的編纂工作分工較細,有纂修、督刊、編校、評議、顧問、採訪、勸捐、測繪、繪圖、校對、文牘、支應、庶務、繕書等。參加繪測、勸捐、評議、顧問的修志人員,均不受薪金。冼寶乾也將自己修志的薪金捐作修志之用。冼志於民國12年脫稿,民國13年出版面世。

冼志共分12冊20卷。

卷首《序文》、《例言》、《職名表》、《圖》

卷一《輿地誌》 包括沿革、界至、形勢、地脈、山川、鋪、街道(附戶口)、圩市、橋樑、津渡。冼志記載,當時佛山人口有34.2萬多人,鋪戶57038戶,街道1686條。而清道光時只595條,前後相隔93年,就增加1091條。圩市有6圩12市。

卷二《水利志》

卷三《建置志》

包括內政、軍政、交通、建築。內政記述司法方面的建署。佛山於明正統年間開設團局,始有鄉兵。各鋪有更館閘樓,更夫閘夫統計300多名。

此外,還記述了民初佛山鎮議會、自治會、保全局、潔淨局、消防隊等的設立以及救火機器的設定。

軍政記述了防軍、游擊隊的設立,碉樓、炮台的設定,佛山商團的設立。

交通記述了光緒十年(1884年)春設立佛山電報局,光緒二十七年設立佛山郵政局,局址在汾流街。光緒二十七年築廣佛鐵路。

卷四《賦稅志》 記述了民國時“雜稅無物不有,無地不有,不勝書,亦不忍書”。“吾邑賦稅之入,以都統堡,以堡統圖,以圖統甲,以甲統戶。戶總戶、子戶”。雜稅有牛稅、渡稅、攤爐煽銀……等等。

卷五《教育志》 包括佛山學堂、師範講習所,公立各國小、民立各國小、女學、義學、教育會、勸學分所、各國學校(即教會學校)、學塾、書院、汾江義學、社學、詩社。 卷六《實業志》 包括農業、工業、商業。

《小引》寫道:“佛鎮地扼兩江上游,七省貨物皆取道佛山,然後運出各省,故商務為天下最,而土產之美、手工之巧,亦為遠近貴。”在工業中,記述了幾間較有規模的工廠,如南洋兄弟菸草公司竹嘴廠、梁秀號烏煙廠、光華電燈公司、祥利織造廠(祥利織造廠為南洋兄弟菸草公司創辦人之一簡照南妻創辦,專織紗緞布匹,有女工200餘人)。還有巧明火柴廠,碾米機廠等等。此外,記述了有手工行業174行,商業76行,工商業250多行。 卷七《慈善志》 主要記述佛山的慈善機構的設立以及這些機構所起的作用。有佛山義倉、善堂、方便醫院、育嬰堂、救傷會(即“紅十字會”)、外國醫院(即外國人設立的教會醫院),還有茶亭、石路等的修建。

卷八《祠祀》 記述祠祀的修建、重修及碑記的重建。內有明朝戶部尚書李待問撰於明崇禎元年(1628年)的《棚下天妃廟碑》,記述他的兄長李好問“解幕政,休沐鄉里時與諸鐵商陳振詳、周文煒等議為鼎新之計……後建公館堂寢為鄉人及眾商燕集之所。”這是考證佛山冶鐵、鑄造方面的有用資料。還記有鐵釘行的會館設在新安街的國公廟。會館與廟宇祠祀不聯繫,什麼行業就供奉什麼祠,也作聚會的地方。

卷九《氏族志》 主要記述佛山各姓氏系遷徙源流以及各姓宗祠。列出宋代以來佛山共有372座宗祠,其中宋代建的4座,元代建的1座,明代建的56座,清代建的93座,民國時建的8座,無記載建造年代的210座。

卷十《風土誌》 大部分內容同陳志、吳志的鄉俗志。收錄佛山的全部名勝古蹟。名勝有佛山八景:汾流古渡(在汾水正埠)、岡心煙市(在早市)、慶真樓觀(在靈應祠)、塔坡牧唱(在普君圩)、孤村鑄煉(在大圩沙塘)、東林擁翠(在東頭坊)、南浦客舟(在隔海寺岸)、村尾垂虹(即通濟橋)。此外還有十二石齋、汾江草廬等。

卷十一《鄉事志》 記述從明洪武三年(1368年)至民國11年(1922年)這幾百年間佛山的事情,內容非常廣泛,風災雨雪、水澇乾旱、農業豐歉、考試登科、官長上任、機構設立、修路築橋等等均有記載。並記述佛山當押業始創於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

卷十二《職官志》 記述了清初駐防官、駐防同知、五斗口司巡檢、分防都司、分防千總。也記述了民國的職官,有縣知事、審判廳、警察正署主任官、警察分駐所巡官、警察游擊隊總隊官。清初駐防同知、巡檢、都司、千總等職官,還有傳記。

卷十三《選舉志》 分門別類地列舉從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至該志下限的民國11年(1922年)間屬於科舉有名分以及由科舉致仕的佛山人。分進士、武進士、舉人、貢生、監生、文學、武學、學堂畢業生以及仕官方面的文職、武職、職銜、封贈、襲蔭、徵辟等門類。

卷十四《人物誌》 包括名臣、循吏、儒林、文苑、忠義、宦跡、武略、義行、孝友、隱逸、耆壽、貨殖、藝術、流寓、方外、列女傳等。

所記的歷史人物,包括政治、經濟、工商、文化、藝術、婦女等各界。共有傳記近300篇,是冼志里較為重要的一卷。

卷十五《藝文》志 收錄比陳志、吳志更為豐富,有很多佛山名人的著述目錄及序言。 卷十六《金石》 包括祠祀彝器、家藏彝器、鄉土碑記、家藏石刻、家藏法帖5個細目。

祠禮器即靈應祠祭器。明景泰三年(1452年),皇帝敕封祖廟為靈應祠,地方官紳於每年春秋二季前往拜祭,這些彝器就是依據禮典製造出來供拜祭時用的祭器。 鄉土碑記是收錄有關佛山的碑記。

卷十七《鄉禁》 包括有關本地利弊的告示,是由士民請官核定刻成的碑文。它記述了歷史上佛山的商業、手工業的一些面貌。 卷十八《雜誌》

卷十九《舊序》 舊序收錄李志、陳志、吳志的序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