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美金

余氏的得姓始祖,是春秋時期貢獻計策輔佐秦穆公「益國十二,拓地千里」的名人由余。 從上述的世系可以知道,余氏的得姓始祖由余,是黃帝的第卅五世裔孫世系分明得很。 關於由余的上世,雖然有上述不同的說法,但是,綜合這些說法,余氏的出於黃帝的一支血統源流,卻是絕對可以肯定的。

余氏的得姓始祖,是春秋時期貢獻計策輔佐秦穆公「益國十二,拓地千里」的名人由余。
秦穆公的稱霸西戎,為其後的秦始皇奠定一統天下(公元前二四六年)的基礎,是公元前六二四年前後的事。換句話說,余氏的得姓,差不多已有了兩千六百年左右的悠久歷史。 由余是兩千六百年前創業揚名於秦國,也開姓於秦國,而當時的秦國,位於現在的甘肅和陝西地區,這個地區,又被早期的歷史家稱為西戎,因此,過去就曾經有人懷疑過,余氏是屬於所謂的「戎狄」之姓,有別於中原地區居民的黃帝系統,宋代的鄭樵和清代的張樹氏 ,便都會引用「國語」的記載指出,「潞、洛、泉、余、滿,皆赤狄隗姓。」余氏真的是屬於「戎狄」之姓?如果這樣想,實際上便大錯而特錯了,因為,由余本來是晉國公族的後裔,由於當時晉國的政治紊亂,他才跑到西戎另求發展,最後投奔秦穆公,而大展鴻圖的。春秋時代的晉國,大家都知道,是由周文王的姬姓後裔所建立的,正是最為名正言順的黃帝子孫,由余既然出身於晉國公族,則傳自他的余姓家族,當然也是分支自周天子的姬姓,與所謂的戎狄之族無關。
關於這些歷史,《史記》中也有記載,在《東周列國志》中也有由余公的歷史故事。
余氏自得姓始祖由余以上的黃帝世系,是這樣的:
第一世黃帝﹔第二世是黃帝的次子玄囂,第三世是嬌極﹔第四世是嬌極之子,繼其堂兄顓頊為天下共主的帝王,第五世后稷,就是姬姓的開姓之祖,亦即周朝王室的遠祖,第六世世是不窟,由於夏朝的太康政裒失國,他就避居西北的戎狄間,第七世是有邰之君鞠,第八世是在戎狄之間復修后稷之業,並遷國於幽的公劉﹔第九世是慶節﹔第十世是嗣位幽國的皇簽,第十一世是弗差﹔第十二世是毀喻﹔第十三世是公非,第十四世是高圉﹔第十五世是亞圉,第十六世是叔非﹔第十七世,就是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古公亶父
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即秦伯、虞仲、與季歷,余姓是傳自三子季歷。季歷之子周文王姬昌,是第十九世﹔周武王姬發,是第廿世﹔廿一世的唐叔虞,是周成王的同母之弟,是唐國的始封者,唐叔虞的兒子,(歷史上有名的桐葉封地就是說成王與其弟的故事,這在很多餘氏老譜中都會引用這一典故)。第廿二世的姬燮,封地在晉,被別封為晉侯﹔第廿三世是晉武侯寧侯﹔二十四世是晉成侯服人﹔二十五世是晉厲侯福﹔第二十六世是晉靖侯宜臼 ﹔第二十七世是麓侯司徒﹔第G十八世是晉獻公籍﹔第二十九世是晉穆公費王,第三十世姬仇,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自晉文公以後,晉國的霸業,持續了一百餘年:其子伯,是第卅一世﹔第卅二世為姬平﹔第卅三世為豥﹔第三十四世為晉哀公姬光,余氏的得姓始祖由余,便是晉哀公的兒子﹔由於當時晉國的朝綱不振,大臣恣縱,他為了避禍,才遠走西戎,此後並憑著自己的才幹,開創出一番大事業來。從上述的世系可以知道,余氏的得姓始祖由余,是黃帝的第卅五世裔孫世系分明得很。
我們的余姓家族,如上所述,是把世系銜接到四千六百多年前黃帝的次子玄囂。不過,直至目前為止,歷來的姓氏學者對於余氏得姓始祖由余的上世源流,還有下面兩種略有出入的看法。
──余氏的始祖,是出自黃帝的長子昌意,昌意生顓瑣,顓瑣生鯀,鯀生大禹王,大禹王有三個兒子:長子啟,繼禹而為夏朝的天子﹔次子宰,被封於顯,三子空,又名罕﹔被封為余度王,子孫後來就以余為姓。
──余氏是大禹之後,大禹的裔孫,夏代的中興皇帝少康,有一位庶子無餘,被封為越王,他的子孫就以「王父字為氏」而姓了余。
關於由余的上世,雖然有上述不同的說法,但是,綜合這些說法,余氏的出於黃帝的一支血統源流,卻是絕對可以肯定的。天下的余姓中國人,當然也大可以自己的黃帝世系傲視人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