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舊城區格局至今依舊清晰可見,舊城區面積0.62平方公里,老街南北走向,長約800米,寬約3米,由2100餘塊石條鋪設,街內店鋪相接,兩旁有鹽店、堂子、十八彎等20多條弄巷。城河上有建於明清時期的保全、泰安兩座石橋,保全橋上乾隆四年(西元1739年)修建的石碑依稀可辨。古鎮內仍存有東嶽廟(法光寺,當地人也稱東皇廟)、芙蓉池、文昌宮、崔桐故居等眾多古蹟,古鎮被稱作傳承通東民俗風情和民間文化的活化石。
余東最有名的特產是余東醬油。
余東位於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市北部偏東,東與包場、悅來鎮,北與正余,南與常樂鎮、西與四甲鎮接壤,是最能代表通東文化的古鎮之一。余東古稱“鳳城”,始於唐代,興於北宋,盛於明清。
古鎮舊城區格局至今依舊清晰可見,舊城區面積0.62平方公里,老街南北走向,長約800米,寬約3米,由2100餘塊石條鋪設,街內店鋪相接,兩旁有鹽店、堂子、十八彎等20多條弄巷。城河上有建於明清時期的保全、泰安兩座石橋,保全橋上乾隆四年(西元1739年)修建的石碑依稀可辨。古鎮內仍存有東嶽廟(法光寺,當地人也稱東皇廟)、芙蓉池、文昌宮、崔桐故居等眾多古蹟,古鎮被稱作傳承通東民俗風情和民間文化的活化石。
余東最有名的特產是余東醬油。
南通,江蘇省地級市,位於江蘇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簡稱“通”,別稱靜海、崇州、崇川、紫琅,古稱通州。南通是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門戶城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現任領導海門市,江蘇省南通市代管的縣級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東瀕黃海,南倚長江,與上海隔江相望,素有“江海門戶”之稱,被譽為“北上海”。海門文化屬吳越文化,海門...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南通,江蘇省地級市,位於江蘇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簡稱“通”,別稱靜海、崇州、崇川、紫琅,古稱通州。南通是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門戶城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天主教海門教區位於華東長江入海口北岸,是天主教的正式教區,自明末年間天主教傳入至今已有四百餘年歷史。天主教海門教區開教時期原系澳門主教所轄,後轉屬北京主教。
教堂歷史 歷史記載 教堂婚禮海門市,江蘇省南通市代管的縣級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東瀕黃海,南倚長江,與上海隔江相望,素有“江海門戶”之稱,被譽為“北上海”。海門文化屬吳越文化,海門...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余東鎮隸屬於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市,古稱“鳳城”。余東鎮中心位置在北緯32°0′54.49″、東經121°21′18.16″,位於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市的東北部...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余東鎮古稱“鳳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是江蘇省科技名鎮,位於長江下游,地處長江和黃海交接處,中心地理坐標東經121°,北緯32.24º,隸屬江...
概述 歷史沿革 歷史遺存 價值特色江蘇,簡稱“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南京,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江蘇界於北緯30°45'-35°20',東經116°18'-121°57'...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江蘇省海門市地處黃海之濱,位於長江和沿海兩大開放帶的交匯點上,東臨黃海,南依長江,是中國黃金水道與黃金海岸“T”字型的結合點。與國際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
基本內容 歷史沿革 自然面貌 農業 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