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作為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直屬國家級專業音樂報刊《音樂生活報》的主編,十幾年來,余晉湘成功專訪過百餘位音樂界、文化界、影視界名家,發表專欄文章數十萬字。其采寫的人物深度報導及重大文化事件專題報導屢獲新聞傳媒界殊榮。
主要經歷

自全面主持《音樂生活報》編輯出版工作以來,積極回響中宣部及文化和旅遊部、中國音協的宣傳精神,帶領報社編輯部全體同仁對報紙進行了全新的改革和創新,經過報社全體同仁多年來的共同努力,《音樂生活報》已逐步深入到全國各地文聯、音協、文化事業單位、高校、圖書館、音樂愛好者等眾多讀者領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履行了自己的媒體責任。
作為報社主編兼首席編輯,余晉湘成功專訪過100餘位音樂界、文化界、影視界名人,發表專欄文章十萬餘字。其采寫的人物深度報導及重大文化事件屢獲新聞傳媒界殊榮。其策劃、采編的重大文化事件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直播”、“歷屆中國文聯大聯歡系列報導”、“深度探訪兩會文藝委員、人大代表”、“中國民族聲樂不能千人一嗓”、“國寶級藝術大師的藝術造詣如何傳承發展”、“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議上的講話發表70周年系列報導”等多篇重點稿件受到文化和旅遊部領導及音協領導的讚賞和好評。余晉湘親切大氣而富有深度的專題報導,令人民藝術家、《白毛女》首唱者王昆老師激動不已:“你的文章讓我特別地感動,感情真摯細膩、文筆嫻熟大氣,讓我想起周恩來總理對我說的‘永遠為人民歌唱’的藝術宗旨,謝謝你寫到了我心裏面!”。2011年再次榮獲文化系統優秀個人表彰。

明星身邊的記錄者,更是不忘初心的新聞人

2006年譚晶維也納金色大廳獨唱音樂會上,作為譚晶方面特別邀請的媒體代表,余晉湘隨譚晶演唱會團隊在奧地利維也納以一位媒體人的視角完整記錄了“中國文化不僅應該請進來,還應該“走出去’的音樂歷程”,將譚晶和諧之聲的音樂文化通過文字和鏡頭展現的淋漓盡致並飽受好評。余晉湘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走出去”的中國文化應該充滿自信,為世界的和諧與發展作出貢獻。把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唱法的歌曲在同一個舞台上和諧地展示,是譚晶的重要嘗試,也給民族聲樂界帶來了全新的視角!

2009年,余晉湘在“德藝雙罄的價值追求和民眾口碑基礎為主導”的理念下,積極參與“中國演藝名人公眾形象滿意度”調查,為這項“老百姓口碑大獎”的評選做出了一位媒體人公開透明如實的評選。
2011年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作為迄今為止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登上世園會舞台舉辦獨唱音樂會的中國歌唱家,“2011楊紫萍——幸福中國獨唱音樂會”取得了空前成功,受到業內外的一致好評,作為本演唱會的總策劃、藝術指導,最年輕的主編餘晉湘居功至偉,四面水上舞台的炫彩設計,李光曦、蔣大為等重量級嘉賓的傾情助陣,經典歌曲的膾炙人口,華麗服裝的絢爛,都是在他的精心策劃下得以展現的。
老藝術家是我們永遠的寶藏,是一面面旗幟

余晉湘在音樂界的人緣甚好,眾多老藝術家和明星對他更是不吝讚美之詞。我國民族聲樂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中國第一代歌唱家、著名聲樂教育家王昆老師說,余晉湘是自己見過的記者中最專業最敬業最真性情的青年記者,“和晉湘對話,總能讓我打開話匣子就滔滔不絕,從我13歲參加革命聊到如今都88了!如此年輕就懂得那么多歷史、音樂背景和聲樂師承的確太難得了!”;著名聲樂教育家、原解放軍藝術學院教授孟玲老師表示,余晉湘寫出的文章沒有那些刻意為之的誇獎溢美之詞,語言平實親切、大氣質樸、娓娓道來、感人至深,是不可多得的音樂媒體人;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宋祖英、王宏偉、譚晶、呂薇等都曾親切地表示:“雖然這么多年來和小余已經非常熟了,但每次採訪前小余總是很用心的做百分之三百的準備,一些我們自己都可能忽略的細節他卻總能注意到。小余不僅擁有良好的新聞基本功,而且特別富有親和力,情到深處還特別煽情,感人至深引人落淚,是一個既具備良好新聞素質又很用心很用功的媒體人。而且如此年輕的主編無論採訪、寫作和為人都沒得說,親切的言語總能調動歌者的訴說欲望,我們祝福小余越來越好!”
當然,他並不介意自己的名字淹沒在眾多採訪對象的光環之下——“對於一個媒體人而言,能被人記住新聞作品中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種榮耀和肯定!至於我自己,根本無須記住!”。
他希望未來這個社會特別和諧,和諧的方式就是人人都在說話;他希望未來人人都在表達的時候,觀點還是那么不盡相同,甚至觀點有很大的對立,但是這些對立並不會形成之間的衝突;他希望大家在容忍各自觀點的同時,營造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和諧;他希望整個社會的風氣或者說風尚有所改善,把已經做好的事情做得更好,而且正視我們沒有做好的事情,把沒有做好的事情加緊做好,當做我們奮鬥的目標。
他不僅是一名優秀記者、主編、音樂人……角色還有很多

余晉湘的宗旨是,一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二要做自己能做的事,一步步提高;三要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凡事有所選擇,不是什麼事情你都能做,而與個人形象、價值觀不符的,我絕對不做。
採訪時,余晉湘表示要明白人有自己的努力,也有自己的運氣,也就是機遇。因此,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不要總是抱怨,總是不滿,那樣不滿會更多。我認識各個階層的朋友,有的人地位高高在上,一交談才知道他一點都不開心。所以要珍惜現在,機會才會一次次來到你身邊。
余晉湘把寫字當享受,他說:“是為了記錄我那些攔擋不住飛逝的時光的,是為了調整我那顆容易受外界影響的心。有時候,寫字屬於治癒系,沒有功利,沒有理想,沒有邊界,只是為了讓自己更快樂。”
未來真遠,遠到想像力都跟不上了。余晉湘希望文字和音樂能影響更多的人,讓好書依然被人們捧在手裡,讓經典的音樂飄蕩在陽光下,這樣的場景是溫暖而自然的,甚至應該是永遠的。安靜簡單的內心會騰出更多地方來容納幸福。
余晉湘給未來的自己:希望你是自在的,已經找到了舒服的生活方式,對生活沒有什麼抱怨;希望你是充實的,每天都過得興奮有挑戰;希望你是勇敢的,沒有變成自己現在嘲笑和看不起的人,價值觀依然沒有淪陷,不被現實打敗,也沒有什麼東西能讓你妥協。
每一個人都要學會感恩,這是生命的必修課

他表示,新媒體的發展蒸蒸日上是個不爭的事實,也是社會的進步。各種新媒體的應運而生,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平台,讓我們有機會學習如何自我表達、發出自己的聲音,並與他人充分交流信息和觀點,形成了一個新的輿論場。但人人都能發出聲音,也會導致信息的混亂無序。因此希望每一位客群和發布者都能有一種傳播的責任意識,在轉發之前甄別一下信息真偽,在爭議前具有獨立的價值判斷,而不是人云亦云,為博得眼球而沒有底線。
余晉湘說:“我的幸運在於文化和旅遊部《音樂生活報》這樣的國家級權威媒體平台給我的機會,感謝一直以來提攜幫助過我的師長和朋友們,同時自己也在十幾年的媒體生涯中,積累了一些經驗和心得。”
對於採訪中的技巧,余晉湘說:首先,溝通是雙方面的,和講座、演講不同,達不到共鳴就會使得採訪效果大打折扣。要了解對方的文化、思維方式、表達習慣,按照他們的邏輯,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去溝通。
其次,我所做的很多事情,是希望外界了解一個真實的名人,也就是“管理對名人的期望值”。除舞台上展現出的光鮮亮麗的一面,名人們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點點滴滴。在這個過程中,當然我也在不斷地體會社會對某個名人看法的改變,這種改變體現在很多重要的場合,大體上是積極多於消極,但仍需繼續努力。作為這一積極進程中的見證者、參與者之一,我甚感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