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業績
經多年研製,他將苗族民間六管蘆笙、一管芒筒樂器改良為18管、22管(音)、擴大音域、表現力強,演奏方便,保持特色。經州、省科委及專家鑑定:獲1986年自治州人民政府和1987年貴州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進步獎。他多次參加國家級重要演出、全國文藝會演和各類藝術節、文化節等。曾赴義大利、奧地利、南斯拉夫、匈牙利、羅馬尼亞參加國際藝術節獻藝。他為《奼紫嫣紅》、《多彩的貴州》、《火娃》、《苗嶺歡歌》等電影音樂伴奏。在電視劇《銅鼓》中飾演縣委書記。發表、《苗族蘆笙製作技術》、《苗族蘆笙演奏法》等20多篇學術論文。創作電視劇《苗族議榔》、舞劇《麥收時節》、舞蹈《苗家姑娘放排忙》、歌曲《建設新苗鄉》、器樂曲《沸騰的苗嶺》等近百首(件)音樂作品。有的節目參加全國文藝會演和出國演出;有的拍成電影、電視、灌唱片、出版、電台播放。
榮譽
其中《蘆笙組曲》獲1981年貴州省首屆“苗嶺音樂節”一等獎。
《錦雞舞》獲1995年州人民政府頒發一等獎。他參加演出苗族說唱《白水牛》獲1997年貴州省第五屆曲藝比賽一等獎。
他撰寫《苗族蘆笙製作技術工藝》獲1999年中國凱里國際蘆笙節蘆笙文化研討會論文二等獎。
他還採寫了大量的新聞、訊息報導。其中《銅族大歌繞樑悅耳、法國專家拍案稱奇》獲1987年全國地報好新聞三等獎。由於成績顯著,《人民日報》、《人民畫報》、《貴州日報》、《大連日報》、《黔東南日報》等多家報刊先後發表文章對他進行介紹。其業績已收入《中國專家名人辭典》、《中國音樂家名錄》、《中國少數民族藝術詞典》、《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中國藝術家傳》等15種(本)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