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何愛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復旦大學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專職研究人員。1970年生,江西東鄉人。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後。專著《當代中國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科學出版社2011),《中國式現代化——小康理論及其指標體系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
著作
個人專著:《當代中國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科學出版社2011),《中國式現代化——小康理論及其指標體系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
合著:《走出“亞細亞”,回歸“亞細亞”——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12),《亞洲與東方學概論》(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8)等。
在《中國經濟報告》、《全面小康藍皮書》、《中國現代化研究論壇》、《當代中國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北京日報》、《解放日報》、《中國改革報》等報刊發表文章多篇。
主撰《長三角城市生態文明進程評價報告(2007-2008)》(在2009年“生態文明與長三角城市發展論壇”與《中國經濟報告》2010年第1期發布);《中國新農村建設進程調研報告(2008)》(在《社會科學報》、《中國改革報》發布)。
研究方向
中國現代化歷史、理論、戰略與進程、中國近現代思想史。
主講課程
中國現代化史、中國現代化思想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國現代化進程研究。
獲獎論著
《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問題、內涵、指標與建設路向》,獲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2008)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現代性與本土性交融:中國小康指標體系的演化、特點與反思》,獲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2009)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從“革命”到“執政”:改革開放以來黨建核心理念變化及其實踐》,獲上海市“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與高校黨的建設改革創新”(2008)優秀論文獎。《20世紀中國文化民族主義的三大核心訴求》,獲北京市中國革命史研究會2008年度論文二等獎。
主持及承擔科研項目
復旦大學金苗項目(2009)“從‘盲流’到農民工的制度變遷研究”;復旦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基金項目(2010)“當代中國農民流動機制變遷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006)“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指標體系研究”;教育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研究項目(2008)“改革開放與中國現代化歷史經驗研究”;上海市社科規劃項目(2008)“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