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爾坦·柯西斯

佐爾坦·柯西斯

1952年出生於布達佩斯,三歲開始彈奏鋼琴,五歲正式拜師。1964年到68年間,柯西斯在布達佩斯巴爾托克音樂院學習鋼琴與作曲,後來轉到李斯特音樂院。1970年首次匈牙利境內巡迴演出,同年鸁得匈牙利廣播電台所舉辦的貝多芬大賽。柯西斯第一次到國外演出是在1971年,地點在德勒斯登,隨後帶著巴爾托克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到美國巡迴演出。從此以後,柯西斯每年在歐美等地至少有六十場以上的演出,並曾和李特搭檔演出雙鋼琴。柯西斯從1976年起任教於布達佩斯李斯特音樂院,並定期與布達佩斯節慶管弦樂團合作。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無論業餘音樂愛好者或是職業音樂家常會有以下的困惑:芸芸眾生里,為

什麼天才總是誕生在特殊的時間、地點與文化背景?這絕對不是偶發的巧合,而是某種神秘力量讓這樣的例子一再出現。當然,很多人對這個問題都會有許看似合理的答案,如:優秀教師的影響。但是城市的文化牽涉層面太廣,因此父母常常無法找到同時適合自己與孩子成長的環境。這讓人想起一則關於匈牙利小提琴家、指揮家魏格早年的軼事。為了進入李斯特音樂院,魏格在20年代從家鄉特蘭夕法尼亞搬到布達佩斯時,幾乎全部得靠自己的能力謀生。 布達佩斯是一個大都市,而它在二十世紀更因三位鋼琴天才而散發出耀眼的光芒,他們就是蘭基、柯西斯與席夫。這三位天才都出身自李斯特音樂院,同樣師從卡多薩,而在匈牙利現代鋼琴家中,佐爾坦·柯西斯是最能感染人心並具多方才藝的一位。他的音樂具有高度的智性及解析力,少年時期就被公認是一位無缺的獨奏家與室內樂演奏家,曾與李希特在奧地利弗拉爾伯格省搭檔演出雙鋼琴併到法國巡迴。李希特回到蘇聯後,柯西斯立刻成為匈牙利家喻戶曉並引起熱烈討論的爭議人物,而他在這樣的環境卻依然堅持自己的理念,80年代更積極的與指揮家伊凡·費雪一同創辦布達佩斯節慶管弦樂團。這是一很勇敢的決定,為匈牙利及布達佩斯的音樂環境帶來正面的影響。

第一次和柯西斯見面是在70年代中期的布達佩斯。由於前一晚才剛結束錄音工作,他不斷抱怨錄音室糟透了的設備與環境,但是對於最近在音樂上的新發現卻顯得興致高昂,像個任性的孩子與無私的成年人。這是柯西斯時繁忙的工作情形,他不斷地探索、篩選與整理歸納自己,同時扮演鋼琴家、教師、編曲家、作曲家、指揮家、唱片製作人、評論家、音樂學者等各種角色的點點滴滴。感謝上帝,他能夠把這些角色兼顧的很好;而更重要的是,他能把自己的信念帶進音樂當中。

作品評價

柯西斯改編自拉赫曼尼諾夫著名的《練聲曲》鋼琴版,而這首經由改編後的再創作嘗試性作品已經強烈染上柯西斯的風格。和其它鋼琴家相比,柯西斯對於演奏與創作風格獨特作

佐爾坦·柯西斯音樂作品 佐爾坦·柯西斯音樂作品

品的興致相當高〈這一點和同胞祈弗拉非常相似〉。他曾經因為在音樂上有了某種新看法,於是像救世主般的到處找朋友宣揚、辯論與悍衛他的新見解。這當然只是私底下和友人的相處情形,在公眾場合里,他就會把這些新發現融入自己的音樂會或是錄音演出中。 柯西斯在那架老舊的直立鋼琴上彈奏拉赫曼尼諾夫第四號鋼琴協奏曲終樂章。這時,一連串不可思議的音符從破舊的鍵盤中流泄出來,柯西斯掌握了拉赫曼尼諾夫音樂中的每一個細節,包括「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與「鋼琴家拉赫曼尼諾夫』。他還憑記憶彈出第二號交響曲片段,在所有人都對他的演奏吃驚不己。柯西斯對於研究作曲家如何演奏自己以及他人作品非常熱中,因為他覺得自己也是個作曲家兼演奏家。柯西斯曾經成功地改編巴爾托克與德布西管弦樂曲,而華格納或拉威爾應該也在他的改編曲目里。柯西斯勤於不漏細節的熟讀總譜,他希望自己能以作曲家的角度來看待作品,並把心得融入鋼琴演奏上,因此他的音樂中總有無窮的想像力以及各種不同的色彩。讓人詫異的多樣化與清澈音色再加上豐富的情感,這些特點理所當然讓柯西斯詮釋的德布西作品迭獲好評。柯西斯能夠深入的分析構成作品的各個要素,從而再把這些要素和己逝作曲家的概念結合起來。當然,柯西斯也經過審慎的研讀各種數據,研究多首作品在音樂史上的地位及創作背景。以德布西《鋼琴與管弦樂團幻想曲》為例,多年來的考證與研究讓柯西斯在表現樂曲上,比其它鋼琴家更多了自己與作曲家互動後的感受。

這首幻想曲可分成三部份,而柯西斯認為,具有戲劇性的這三個部份又和梅特林克《佩利亞與梅麗桑》相吻合。和管弦樂團結合後,整部作品就像是一首「協奏曲兼歌劇」,是一部無歌詞但是卻有如歌唱般氣質的傑出舞台作品。就這一點,柯西斯表示:「我把梅特林克《佩利亞與梅麗桑》和它結合在一起。如果我的聯想前題正確無誤,接下來就是我的理由。梅特林克《佩利亞與

佐爾坦·柯西斯音樂作品 佐爾坦·柯西斯音樂作品

梅麗桑》在1892年出版,德布西曲《鋼琴與管弦樂幻想》則創作於1889年,這要如何解釋德布西的作品是引用三年後出版的《佩利亞與梅麗桑》呢?答案很簡單,因為當年社會正瀰漫著啟發梅特林克創作靈感的氣息,即《佩利亞與梅麗桑》的故事以及《崔斯坦與伊索德》的古老傳說,所以把兩部作品拿來比較對照也是很合理的事,也因此人們可以發現《鋼琴與管弦樂團幻想曲》與德布西歌劇《佩利亞與梅麗桑》有許多相似之處。 早年柯西斯最重要的曲目就是巴爾托克。演奏巴爾托克時,柯西斯特彆強調以明亮的方式來彈奏樂曲的節奏性,而且還要適度的加上彈性速度以使樂曲更活潑。柯西斯彈奏的葛利格鋼琴小品就像鋼琴色彩的速寫,在嚴謹的演奏中顯露出強烈的情感,以及對於自己藝術難以壓抑的不滿足。在柯西斯活潑的詮釋下,李斯特《艾斯特莊園水的嬉戲》就像是一佪神秘難測的音響世界,也像法國印象派畫家所繪製的噴泉。而在杜南憶《兒歌主題變奏》里,柯西斯的演出簡直是一場精彩的腦力遊戲。千變萬化,有如聲音萬花筒般豐富艷麗的色彩,在在證明了每一個音符都是經過柯西斯縝密嚴謹的思考分析。

個人評價

柯西斯無疑是能夠代表本世紀的鋼琴藝術的音樂家,他的文化素養既深且廣,或許在同輩鋼琴家中,很難找到像他一樣對社會有強烈責任感但是又虛懷若谷的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