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影似畫:新畫意攝影技法

似影似畫:新畫意攝影技法

圖1.2霧舟(高調) 圖1.5壩上的誇張(變調) 圖3.4後湖(通常的接片)

圖書基本信息

作 者:范立祥 著


出 版 社:中國攝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6-1
版 次:1頁 數:158字 數:
印刷時間:2007-6-1開 本:紙 張:銅版紙
印 次:I S B N:9787802360846包 裝:平裝

編輯推薦

本書是作者“似影似畫”創作的實踐在藝術和技術上的總結,同時也是以此作為數碼圖像藝術的一個實證。該書共分認識篇、實踐篇、技術篇三部分,比較系統地闡述了數碼圖像藝術的框架體系、藝術實例和製作方法。該書理念與實踐並重,文字與圖像並茂,是一本關於藝術創作的書。

內容簡介

本書的四個特點:
第一,創新性。這是最突出的特點而貫串在本書的始終。
第二,藝術性。似影似畫的創作講求一定的藝術水準,較高的藝術品位,這是它的魅力所在。不要一看就是電腦味十足的流行品。同時又要“雅俗共賞”,是人民大眾都能喜歡和參與的高尚藝術。
第三是實踐性和實用性。本書所有的文字、攝影、電腦製作和技術教學方法都是作者親力親為,是實踐的結晶,切合實際,貼近讀者。作者把自己辛勤探索所得,無保留地奉獻給讀者,是真心希望大家學了能用,產生興趣。我把自己用之有效的數碼圖像藝術電腦製作從初學入門到藝術化特效的全套操作技法編成簡明的“手冊”,照著就能做,忘了便於查。經試驗,有的朋友自己邊看邊做,花幾天時間做了一遍,基本上就明白了,說很有吸引力,實用性很強。本書特有的濾鏡與手繪技法,除在《技術篇》有基本介紹外,在《實踐篇》的各個圖例,另有具體的介紹。我的目標是努力改進教學方法,不讓電腦操作技術成為學習數碼圖像藝術的的攔路虎。
第四,廣泛性。本書適應的讀者對像是廣泛的,包括攝影人和繪畫人,只要有興趣都可學,不同基礎的人都會有所得。楊教授說這個東西畫家更需要。確實如此,畫家掌握數碼圖像藝術不是為了改行,而主要是輔助他把繪畫創作搞得更好,他們學起來會更容易、更見效、收穫會
更大。

作者簡介

范立祥,原籍浙江,1930年生於上海。中華全國總工會離休幹部,原中國教育工會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老攝影家協會會員。自幼喜愛繪畫,後又愛好攝影,近年來潛心研究、實踐攝影、繪畫、電腦相結合的數碼圖像藝術創作,本書便是其成果的結晶。
藝術於我是生命的一部分,並無功利目的,堅持自主、自由、自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永無止境,力爭在藝術創作上不斷推陳出新,並努力去幫助別人,與之共享。我實踐追求的目標是實現人在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做一個自覺的人,脫離低級趣味的人,有益於社會的人。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展自己的才智和品格,享受高尚而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並獲得健康和快樂。

目錄

序言(楊恩璞)
前言
認識篇——從我的實踐體會談起
創作現念·再現與表現
藝術觀念·攝影與繪畫
似影似畫·創新、特點、方法
數碼圖像藝術·我的理解
實踐篇——實例、想法、做法
(一)調子——圖像的性格
圖1.1 基礎性調整的例圖(中間調)
圖1.2 霧舟(高調)
圖1.3 暮色落葉(低調)
圖1.4 樺樹村之晨(低色溫調子)
圖1.5 壩上的誇張(變調)
圖1.6 柿柿如意(裝飾性調子)
(二)題材——於平凡處表現不平凡
圖2.1 黃山下的浣衣女(平凡題材的新鮮感)
圖2.2 雪夜印象之一:天燈(夢幻感、朦嚨感)
圖2.3 雪夜印象之二:車站(粗顆粒與噪點)
圖2.4 雪夜印象之三:街景(模糊之美)
圖2.5 門頭溝好風光(就地就近的拍攝資源)
圖2.6 石獅(老景點新創意)
圖2.7 窗外夕照(足不出戶)
圖2.8 海邊(熠熠生輝的尋常圖像)
(三)裁與接——作為創作的手段
圖3.1 蘆葦小船(用透視裁切減少雜草)
圖3.2 雙馬圖(用1/10的畫面來突出藝術效果)
圖3.3 竹徑紅傘(用超常放大裁切顯示非凡畫意)
圖3.4 後湖(通常的接片)
圖3.5 冬日(著力營造氣氛的個性化接片)
(四)人物——傳統題材的多樣化
圖4.1 先生(把攝影和繪畫的特長結合起來)
圖4.2 先生之二(類似版畫)
圖4.3 老畫家(特殊背景合成的肖像)
……
(五)繪畫性——有畫意而不於畫種
(六)中國畫——難度與前途
(七)小品——版畫式魅力
(八)手繪——創新的表現力
(九)掃瞄器——讓老照片重放光芒
技術篇——數碼圖像實用技法
一、基本操作
二、對圖像的基礎性調整
三、藝術化特效——濾鏡與的手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