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利地星

外包被拱形,少數為淺囊或深囊狀(圖15-4~圖15-7),大多數開裂至大於一半處,形成6 mm左右,圓柱形或稍扁,少數柄陷於內包被體中而不可見(圖15-5);表面多數光滑 ,白色或灰白色,基部少數有環狀菌領。

幼小子實體最初生於地下,球形、扁球形 、卵形,大小為(0.5-)0.8~3.0 cm,外表具明顯摻有泥沙的植物殘體殼,去掉那層殘體殼,外包被為白色或菸灰色。 成 熟子實體小型、中型至大型,多為中型,大小為0.8~3.3 cm,多為1.3~2.6 cm。(據Sunhede描述,可達9.0 cm,而裂瓣 水平展開的子實體大到13.0 cm)。 外包被拱形,少數為淺囊或深囊狀(圖15-4~圖15-7),大多數開裂至大於一半處,形成6 ~13瓣裂片,多為5~9瓣;裂片多狹窄,少數寬、漸尖,其先端大多數鈍。拱形者,裂瓣頂部可反卷到外包被盤的下方;稍呈拱 形的標本,裂瓣可平展;裂瓣非吸濕性,但有時可內彎卷向內包被體(圖15-5、圖15-7)。肉質層 厚,白色、淺棕色、淺褐色 至暗栗色,沿裂瓣收縮或呈橫紋狀、縱紋狀、格線狀、不規則狀開裂,乾後硬,可脫落,少數於柄基部形成明顯的環狀菌領,在 一些剛展開的標本上,肉質層表面被有白色粉狀物。纖維層與肉質層貼生,在肉質層部分脫落的標本上可見其為白色、污白色、 淺黃色、肉色至沙土色。菌絲體層明顯具有帶泥沙的植物殘體殼,殼結構緊密且長久留存,剝開殼可見菌絲體層較平滑,白色, 少為粉黃色、淺棕色。 內包被體球形、扁球形、卵圓形,少數為洋蔥形或寬梨形,直徑為0.6~2.2(-4.0)cm,頂部呈矮闊 圓錐形、兩側壓扁錐形突起或撕裂狀的狹縫,基部明顯具柄,新鮮標本柄長約1 mm,囊托無或不明顯。內包被 白色、灰白色、 沙土色、菸灰色、暗煙色、污棕黃至褐色,表面被有較厚的粉狀物,為晶狀體和菌絲。內包被蓋棕色、褐色,無內包被蓋的內包 被粗糙,密布顆粒狀突起,且長有褐色細茸毛,故觸摸時有似砂紙一般的感覺。子實口緣 矮闊圓錐形、兩側壓扁錐形,頂鈍或 尖、粗褶皺狀(圖15-1~圖15-3),少數子實口緣不突起或微突起(乳突狀),顏色多同於或深於內包被,基部絕大多數具凸起 的圓形、橢圓形或卵形口緣環,中部深凹,與內包被同色或稍淺,表面被有灰色、淺棕色、多為白色的粉狀物,為子實口緣蓋( 圖15-1),少數無明顯口緣環。柄 短,1 mm左右,圓柱形或稍扁,少數柄陷於內包被體中而不可見(圖15-5);表面多數光滑 ,白色或灰白色,基部少數有環狀菌領。囊托無或不明顯。 擔孢子 球形或近球形,直徑為(4.5-)5.5~6.5(-7.5)μm ,少數廣橢圓形的孢子大小為5.5~7.5×5.0~6.5 μm,棕色,多數為暗棕色,在光學顯微鏡下表面具粗疣突、微疣突,掃 描電鏡下可見突起近錐形,向基部漸寬而先端多數鈍圓,有時可連生(見圖版Ⅺ1)。孢絲不分枝或少數具短分枝,直徑2.0~5 .5 μm,棕色、黃棕色,少數幾乎無色透明,壁厚,較光滑或有少數顆粒狀突起。
伯克利地星的鑑別特徵是菌絲體層被有植物殘體殼,外包被拱形,裂瓣非吸濕性,內包被體有短柄,內包被表面粗糙,密布顆粒狀突起,子實口緣褶皺狀,孢子具微疣突或粗疣突,突起頂端鈍圓。Sunhede(1989)描述“G.berkeleyi內包被體常具明顯、不明顯囊托或缺,有時囊托有淺溝紋或有暗色的條紋向柄呈放射狀”。研究標本無囊托,子實體也較小。該種與篦齒地星、矮小地星內包被體都具柄,子實口緣都為褶皺狀,且都有明顯口緣環,三者主要的區別在於:伯克利地星的內包被表面粗糙,密布顆粒狀突起,而後兩者的內包被平滑。內包被表面粗糙也是伯克利地星與其他相近種的主要區別。Sunhede(1989)曾研究過伯克利地星、G.pseudostriatumHollós和G.hollosiiStaněk的模式,認為後二者應包括在伯克利地星里。此外,Dorfelt等(1979,1985)、Mornand(1986)、Kotlaba和Pouzar(1987)都認為這幾個名稱應為同物異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