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河鄉

伏河鄉

湯河鄉位於河南省盧氏縣西南,地處伏牛山南麓,地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全鄉總面積150.5平方公里,轄14個村,111個居民組,10114口人,距縣城35公里,交通便利,位置優越。境內雄山秀水,森林茂密,礦產豐富,優質的天然溫泉加之奇特的裸浴文化,可開發價值極大。該鄉基礎設施完善,經濟發展良好。

基本信息

惠民行動

伏河鄉以“惠民行動”為抓手,做到五個結合?促進“惠民行動”?民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該鄉把“惠民行動”與作風整頓建設相結合,與紅5月“三搶”工作相結合,與幹部“雙深入”抗旱保苗相結合,與落實各項惠農政策相結合,與貫徹和落實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相結合,取得了可喜的階段性成果。
上半年,助農人均增收138元。村道水泥路已立項2個村共5公里,已開工建設1個村,目前完成1.4公里;另有1個村近1.5公里村道水泥路正在申報之中。武引農渠開挖14.6公里,U型水泥槽襯砌1.95公里,新整治水利病害工程4處,山坪塘、石河堰清淤10處。全鄉通電率達100%,已有3個村完成清障和校表工作,可望實現城鄉同網同價。全鄉計畫新增電話150部,各類通訊工具已達922部。新安裝光纖電視11戶,光纖入戶率達87%。新增天然氣用戶5戶,新建沼氣池9口。新打紅層找水井45口,1處集中供水站正在籌建之中。通過培訓會、廣播等形式進行農業技術培訓達4000人次,勞務輸出3600餘人,勞務收入800餘萬元,勞務人均增收97元。全鄉有37人納入五保供養,209人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全鄉有4952人參加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5%,新建衛生院已投入使用。民政發放救濟金7000餘元,建設安身房3處,已完工1處,新建全民健身活動室1處。
2008年上半年,新建通村水泥路任務7公里,已完成 3.4公里;沼氣建設任務140口,已完成58口;全鄉小春糧油增產7.8%;生豬出欄8950頭,同比2007年增長20.3%,小家禽17.3萬隻,同比2007年增長27.5%;2008年種植榨菜1000畝,西瓜600畝,海椒500畝,瓜蔞200畝;勞務輸出2900人,已掙回現金1130萬元,同比增長13%;已發展種、養殖大戶47戶,可望達縣級農業大戶的1—2戶。

伏河鄉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8176
4262
3914
家庭戶戶數2350
家庭戶總人口(總)7279
家庭戶男3665
家庭戶女3614
0-14歲(總)1785
0-14歲男921
0-14歲女864
15-64歲(總)5631
15-64歲男3013
15-64歲女2618
65歲及以上(總)760
65歲及以上男328
65歲及以上女43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6976

綜合治理

一是加強領導,成立領導小組,實行領導幹部分片包乾負責制;二是大力宣傳,利用召開廣播會、辦板報專欄、懸掛宣傳標語、出動宣傳車、召開鄉村幹部會等形式對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的目的和意義等進行廣泛宣傳;三是狠抓落實,以清垃圾、清污水、清雜物、清亂堆亂放等為突破口開展整治活動。到目前為止,該鄉已全面完成了街道、河道、通村公路、農家院落等地區的垃圾雜草清理並新建垃圾集中堆放點5處,疏通下水管道1500餘米,疏通公路排水溝30餘公里,清運垃圾500餘方,新安裝街道路燈15盞等。

民生工程

2008年以來,伏河鄉大力實施民生工程,把農田水利建設作為民生工程的重點,全鄉完成農田水利工程蓄水60.5萬方,新建武引農渠9.5公里,淘污渠道17公里,整治罐溝病險水庫1座,建各種小微型水利工程30餘座,建竹節堰8道。
據了解,伏河鄉認真貫徹落實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災後重建工作,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已見成效。縣下達通村水泥路建設7公里任務,已完成5.6公里;縣下達沼氣池建設任務140口,已完成106口; 縣下達農機推廣任務14台,已完成19台;已維修提灌站2台,啟動罐溝水庫整治,全面完成6道竹節堰建設工程;維修改造提灌站2台;渠道淘淤15公里;整治修建微小型水利工程8處;新建竹節堰3道;罐溝水庫除險加固進入施工整治階段;節水灌溉0.4萬畝;新增提灌設備1台15千瓦;新增蓄引提水能力0.55萬方;恢復改善灌面0.042萬畝;戶辦工程完成0.022萬戶。
據了解,為了幫助廣大村民致富找門路,早在2006年,伏河鄉就“因小、因遠、因窮”制宜,大力發展農業特色基地建設,讓廣大村民放心搞種養殖,並成立了西瓜協會,2008年伏河鄉發展西瓜600畝,全鄉已經賣出西瓜950噸,主要銷往成都、重慶等地。

環境治理

是街道環境衛生明顯改觀。鄉政府成立了由專人負責的環衛站,出資2萬餘元成立保潔隊伍,做到垃圾日產日清,與街道居民簽訂“門前五包”責任書,基本實現了主街道無明顯垃圾和污物。二是場鎮整潔有序。統一規範攤點區140餘戶,鄉主幹道基本無流動攤點、店外店、違章停車等現象。三是鄉容鄉貌明顯改善。對集鎮河道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垃圾清除和清淤,確保了場鎮河道的清潔和暢通。消除了全鄉80%的露天糞缸和棚廁,清除廢舊張貼廣告520餘張,拆除廢舊標識標牌50餘個,推掉殘牆10餘堵。四是政府投入3000餘元在社區添置果皮箱30餘個,投入近0.5萬元修建了垃圾中轉站,設定固定廣告張貼欄10個,鄉村配套設施更加完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