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伊蕾詩歌在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引起詩壇關注。記得那時她在一篇文章里把自己的創作追求說成是“情緒型、悲劇型、未來型”。所謂“未來”者,並非社會學意義上的“整體未來烏托邦”,而是超越形形色色的整體主義抒情,回到具體本真的個人。而樹立個人生命體驗的詩歌,在那時的中國詩壇還是受到壓抑的未竟的事業。伊蕾所說的“未來”,指的是對自己孤獨追尋的不計代價的自信,和對“未來”精神自由的讀者的期待。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尋》、《愛的畏懼》、《你以為》、《綠樹對暴風雨的迎接》、《火焰》、《閃電》等早期意象詩里,她寫出了自己生命情緒的“客觀對應物”。我們看到她生命內部的無邊“海浪”的孤獨和奮爭,“你是被誰捆縛在大地上?每一塊肌肉都在翻滾,爆發出自由的歌唱!”如果說這些早期抒情之作還略顯“籠統”的話,不到兩三年內很快伊蕾就找到了“個人的心靈辭源”——我指的是1984、1985年創作的大量作品《微雨》、《殘破》、《野芭蕉》、《藍色血》、《又見海鷗》、《苦木》、組詩《黃皮膚的旗幟》、《黃果樹大瀑布》、《野餐》、《羅曼司》,如此等等。
作者簡介
伊蕾,當代女詩人,1951年8月30日生於天津。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天津市作家協會理事。畢業於中國作協魯迅文學院,北京大學中文系作家班。曾在河北省海興縣上山下鄉,當過鐵道兵鋼鐵廠工人、廣播員、電影放映員、新聞幹事,做過《天津文學》編輯、《天津詩人報》主編等。曾赴莫斯科生活,多年從事中俄民間文化交流,收藏俄羅斯繪畫大師作品,創立天津市卡秋莎美術館,並任館長。 自1987年共出版詩集6部:《愛的火焰》、《愛的方式》、《獨身女人的臥室》、《伊蕾愛情詩》、《叛逆的手》、《女性年齡》。代表作《獨身女人的臥室》曾在八十年代詩壇引起巨大爭議,後入選《百年中國文學經典》等重要選本。曾獲莊重文文學獎等。部分作品被譯成英文、日文、法文、義大利文、俄文等。
目錄
序
第一輯
要我待到何時呀,愛人
你以為……
友誼
兩個求乞者
綠樹對暴風雨的迎接
火焰
深秋的鄉野:紅與黃
浪花致大海
離
黃昏星
在“孤島”上
閃電
在陌生的鐵橋畔
野芭蕉
處女湖
像一顆流星
喚海
藍色血
又見海鷗
黃果樹大瀑布
夏夜湖邊
從遙遠遙遠的地方
黃金盞
南十字座
星河
山頂夜歌
火山島
荒島
野餐
你不屬於我
羅曼司
紅色的月亮
我株守在如此天年
我的秘密
第二輯
情舞
獨身女人的臥室
被圍困者
橋
叛逆的手
跳舞的豬
女性年齡
女性年齡
你在隔壁房間
桌上的野菊花
杯子
台階
影子
金黃的落葉
流去的河
那扇門
黑頭髮
天涯海角
1.遙想
2.藍水
3.遠望
4.一瞬
5.椰子樹
6.白沙灘
7.斗笠
8.礁石上的名字
金石灘詠嘆
仙人腿
玫瑰園
駱駝臥水
白髮女神
教堂
石門隨想
第三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