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一戰前夕,美國北加州的一家農莊裡住著一位父親和一對雙胞胎兄弟。父親非常正直,是一個善良虔誠的基督教徒。哥哥叫亞倫,弟弟叫卡爾。亞倫有個漂亮的女友艾布拉,他們感情很好,打算畢業的時候結婚。這叫弟弟非常嫉妒,總是以仇恨的目光遠遠望著他們。艾布拉十分害怕,對亞倫說:“他注視你的時候很可怕。”然而亞倫並不在意。一天,亞倫和艾布拉在冷庫里親熱,被卡爾看到了,他遠遠地望著他們,憤怒地把冰塊推下去發泄。卡爾還知道一個秘密,他們的母親並沒有像父親說的那樣死去。就在這天,他把他知道的母親的事情對父親說了,父親非常憤怒,叫卡爾不要再關心這件事情。父親研究岀一種冷藏蔬菜的新方法,他把收穫的蔬菜裝上貨車,希望能夠利用他的發明賺到一些錢。當裝蔬菜上貨車時,卡爾偷了一個運煤槽給父親,父親知道後嚴厲訓斥了他,叫他把運煤槽還回去。父親的試驗失敗了,好多節車廂的蔬菜都爛掉了,父親賠光了他所有的錢。卡爾看到父親很傷心,他想賺一筆錢來補償父親的損失。這時候,戰爭開始了。所有的物資價格都上漲得很厲害,卡爾想種豆子賺錢。他向他的母親借貸五千塊錢做本錢。在母親侮辱性的語言裡接過錢,卡爾開始了他的工作。望著豆子茁壯成長,他興高采烈。就在這個時候,艾布拉和亞倫之間的感情有了危機。當卡爾和艾布拉在一起的時候,她問他:“亞倫真的愛我嗎?”艾布拉對卡爾對她的悉心照顧十分感動。一天,在公園的軌道車上玩耍的時候他們接吻了。這之後,艾布拉向卡爾表示,這並不代表什麼。戰爭開始了,有許多人死去。豆子的價格高到不能再高。卡爾順利賺回了那筆錢。在父親生日那天,卡爾把錢給了父親。可是父親不肯接受,他叫卡爾把錢還給被他壓榨的農民。父親的做法令卡爾非常傷心。憤怒的卡爾把哥哥亞倫領到母親那裡,告訴他:這個做過老鴇的女人就是他的母親。亞倫因為女朋友和弟弟的關係憤然出走,一次酒醉之後參加了開往歐洲戰場的軍隊。父親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打擊而患中風。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詹姆斯·迪恩 | 卡爾 | |
朱麗·哈里斯 | 艾布拉 | |
雷蒙德·馬西 | 亞當 | |
理察·戴瓦洛斯 | 亞倫 | |
喬·范·弗利特 | 凱特 | |
伯爾·艾弗斯 | 警長山姆 | |
理查·達瓦洛斯 | 阿隆·特拉斯克 | |
阿爾伯特·德科 | 威爾·漢密爾頓 | |
羅伊絲·史密斯 | 安妮 | |
Harold Gordon | 古斯塔夫·阿爾布雷希特 | |
Nick Dennis | 蘭塔尼 | |
Abdullah Abbas | 狂歡節上的鎮民 | |
Rose Allen | 狂歡節上的鎮民 | |
José Arias | 犯人 | |
Barbara Baxley | 護士 | |
Joe Brooks | 狂歡節上的鎮民 | |
蒂莫西·凱瑞 | 喬 | |
Jack Carr | 狂歡節上的人 | |
Wheaton Chambers | 狂歡節上的人 | |
隆尼·查普曼 | 羅伊 | |
Edward Clark | 狂歡節上的人 | |
Harry Cording | 健身房的保全 | |
Roger Creed | 狂歡節上的人 | |
Ray Dawe | 工人 | |
Anna Dewey | 歡節上的女市民 | |
Lester Dorr | 遊行上的城市官員 | |
Darren Dublin | 學生 | |
Franklyn Farnum | 狂歡節上的人 | |
Al Ferguson | 狂歡節上的人 | |
Cliff Fields | 學生 | |
Richard Garrick | 愛德華茲醫生 | |
Chief Leonard George | 市民 | |
John George | 攝影師 | |
John Halloran | 遊行上的城市官員 | |
喬納森·海茲 | 皮斯科拉的兒子 | |
Ramsay Hill | 英國軍官 | |
Earle Hodgins | 射擊館服務員 | |
Charles Anthony Hughes | 遊行上的城市官員 | |
Effie Laird | 狂歡節上的人 | |
Frank Mazzola | 學生 | |
Edward McNally | 士兵 | |
Tex Mooney | 酒保 | |
Paul Nichols | 市民 | |
William 'Bill' Phillips | 萵苣田裡的送煤工 | |
Rose Plumer | 狂歡節上的人 | |
Julian Rivero | 囚犯 | |
Mickey Roth | 學生 | |
Loretta Rush | 信用卡經銷商 | |
Mario Siletti | 皮斯科拉 | |
Hal Taggart | 遊行中的城市官員 | |
Bette Treadville | 夫人 | |
Max Wagner | 工人 | |
Lillian West | 狂歡節上的女市民 | |
Chalky Williams | 市民 |
職員表
原著 | 約翰·斯坦貝克 |
導演 | 伊利亞·卡贊 |
副導演(助理) | 唐·阿爾瓦拉多、Horace Hough |
編劇 | 保羅·奧斯本 |
攝影 | 特德·麥科德 |
配樂 | Leonard Rosenman |
剪輯 | Owen Marks |
美術設計 | 詹姆斯·巴斯維 |
造型設計 | Gordon Bau |
布景師 | George James Hopkins |
音效 | Stanley Jones |
特技演員與其他 | Mushy Callahan、康拉德·赫爾、Anna Hill Johnstone、John Hambleton |
角色介紹
| |
| |
| |
| |
|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1.《Main Title》 2.《Cal And Sam》 3.《Cal Helps Father》 4.《Fog Scene》 5.《Cal's Dance In The Fields》 6.《Ferris Wheel》 7.《Bedroom Window》 8.《Cal And Aron Visit Mother》 9.《Finale》 | 作曲:Leonard Rosenman 所屬專輯:《East Of Eden / Rebel Without A Cause》 發行時間:1997年 |
幕後花絮
•該片上映的同一年9月,詹姆斯·迪恩去世,這使他成為第一個死後被奧斯卡提名的人 [6]。
•卡贊心目中卡爾的最佳人選是馬龍·白蘭度,但白蘭度當時已30多歲不再適合扮演卡爾 [6]。
•片中父親拒絕卡爾的禮物時他抱著父親痛哭的戲是詹姆斯·迪恩即興發揮的,劇本的設計是他掉頭而去 [6]。
•扮演父親的雷蒙德·馬西戲外對詹姆斯·迪恩不大讚賞,卡贊得知這個情況後放手不管,以便讓兩位演員把緊張關係帶入戲中 [6]。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獲獎獎項 | 獲獎方 | 結果 | |
1955年 | 第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最佳劇情電影獎 | 《伊甸園之東》 | 獲獎 |
金棕櫚獎 | 《伊甸園之東》 | 提名 | ||
1956年 | 第28屆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女配角 | 喬·范·弗利特 | 獲獎 |
最佳男主角 | 詹姆斯·迪恩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伊利亞·卡贊 | 提名 | ||
最佳劇本 | 保羅·奧斯本 | 提名 | ||
第13屆美國金球獎 |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影片 | 《伊甸園之東》 | 獲獎 | |
第9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電影獎-最佳影片 | 《伊甸園之東》 | 提名 | |
影獎-最佳外國男演員 | 詹姆斯·迪恩 | 提名 | ||
電影獎-最有前途電影新人 | 喬·范·弗利特 | 提名 | ||
2014年 | 第40屆土星獎 | 最佳DVD/藍光套裝 | 《伊甸園之東》 | 提名 |
製作發行
製作發行方
製作公司 | 1. 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美國) |
發行公司 | 1. 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美國) 2. 華納兄弟公司(阿根廷、荷蘭、芬蘭) 3.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美國、巴西、德國、荷蘭) 4. Argentina Video Home 5.Asociace Ceských Filmových Klubu (捷克) 6.Yleisradio (YLE) (芬蘭) 7.Warner Bros. (加拿大) 8.Mainostelevisio (芬蘭) 9.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Finland Oy (芬蘭)(DVD) 10.Warner-Columbia Films (芬蘭) 11.Fazer Musiikki Oy/Fazer Video (芬蘭) 12. AFEX (奧地利) |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 上映日期 |
美國 | 1955年3月9日(紐約) |
美國 | 1955年3月16日(洛杉磯) |
美國 | 1955年4月10日 |
巴西 | 1955年5月16日 |
西德 | 1955年7月7日 |
中國香港 | 1955年7月28日 |
阿根廷 | 1955年8月18日 |
奧地利 | 1955年9月2日 |
瑞典 | 1955年10月10日 |
日本 | 1955年10月14日 |
法國 | 1955年10月19日 |
愛爾蘭 | 1955年11月11日 |
芬蘭 | 1955年11月11日 |
比利時 | 1955年11月11日 |
義大利 | 1955年11月18日 |
荷蘭 | 1955年12月9日 |
墨西哥 | 1956年4月5日 |
葡萄牙 | 1956年5月12日 |
丹麥 | 1957年10月29日 |
西班牙 | 1958年10月6日(巴塞隆納) |
西班牙 | 1958年11月13日(馬德里) |
丹麥 | 1960年6月22日(重新發行) |
丹麥 | 1962年7月10日(重新發行) |
瑞典 | 1962年11月26日(重新發行) |
比利時 | 1964年8月21日(根特)(重新發行) |
芬蘭 | 1968年9月13日(重新發行) |
日本 | 1972年3月18日(重新發行) |
日本 | 1973年12月29日(重新發行) |
芬蘭 | 1981年7月3日(重新發行) |
日本 | 1995年12月9日(重新發行) |
瑞士 | 1998年9月4日(蘇黎世)(重新發行) |
丹麥 | 2001年7月20日(重新發行) |
法國 | 2004年4月14日(重新發行) |
日本 | 2005年11月3日(重新發行) |
希臘 | 2005年12月6日(DVD發行) |
捷克 | 2006年1月12日(重新發行) |
日本 | 2012年10月6日 (川崎しんゆり電影節) |
影片評價
導演卡贊大刀闊斧,剔除原作的旁枝末節,敘事空間也比較精簡。不過,因為缺少鋪墊,片中人物言行,不說費解,也多有跳躍之處。卡贊的“自由”觀念始終是其作品的核心,在該片中,“自由”搏擊的平台是家庭,如果把最後和解看作卡爾成人的轉折點,那么此前卡爾的所作所為,都可以被理解成一個男孩嘗試衝破父權的努力。它們本質上均含有變相“弒父”的意味。然而,卡爾對父權的擺脫不是通過直接的反抗,而是通過另一種途徑,即幫助父親擺脫生意虧損來完成了。影片最後,表面上是父子相互寬恕,實際上是卡贊借卡爾完成了一次反客為主的說教,並徹底摧毀父親亞當的價值觀和倫理觀。迪恩在片中的表現勝於《無因的反叛》,朱莉·哈里斯的演繹可圈可點,表現出了艾布拉的內心糾結和善良。(《愛樂》、《看電影》雜誌專欄作家賀秋帆評)
該片是對好萊塢沉悶傳統的棒擊,迪恩的表演更是在教科書上從沒出現過。(《電影世界》評)
該片是一部十分深沉有力的家庭倫理片。該片對於父子之間的複雜感情有極為細緻入微的探討,節奏雖嫌緩慢,但細節動人。三位主演的傑出表演相當精彩。(時光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