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724年4月22日,伊曼努爾·康德生於柯尼斯堡。1740年9月24日,康德考取柯尼斯堡大學。
1746年,《論活力的正確評價》一書付印。該書於1749年出版。1747年,康德在安德施牧師家當教師(在古姆比年附近的猶德早村)。
1750年,在休里增少校家當教師(在奧斯德羅附近的阿爾恩斯多爾夫村)。1753年,在凱薩琳伯爵家當教師(在勞登堡吉爾西德區)。
1754年,回到柯尼斯堡,6月發表《對一個問題的研究,地球是否由於繞軸旋轉時發生過變化》;8月發表《關於從物理學觀點考察地球是否已經衰老的問題》。
1755年3月,《自然通史和天體理論》發表;4月17日,提出學位論文;5月13日,博士學位考試;6月12日,得到博士學位;9月27日,求職論文答辯《對形上學認識論基本原理的新解釋》。
1756年1~4月,論述里斯本地震的兩篇文章和一本書;4月10日,為取得教授職位進行文化答辯。
1757年春,寫作《自然地理學講授提要》。1759年10月,寫作《對樂觀主義作若干考察》。1762年,寫作《三段論法四格的詭辯》。1763年,寫作《將負值概念引入哲學的嘗試》。
1766年2月,康德被認命為工家阱書館副館長,發表《視靈者的幻想》。1768年,寫作《論空間方位區分的基本根據》。
1769年,受埃爾蘭根大學聘請擔任教授職務。1770年1月,受耶拿大學聘請;3月3日,被任命柯尼斯堡大學邏輯和形上學編內正教授職務。8月21日,學位論文《論感覺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則》答辯。
1771年,評論莫斯卡提的作品。1772年2月21日,致函赫茨,談到寫作《純粹理性批判》的構思。
1772年5月,康德辭去圖書館副館長一職。1775年,寫作《各種不同的人種》。1776~1777年.寫就論“博愛”的兩篇文章。1778年,策特里菝大臣勸說康德,要他轉到哈勒大學丁作。
1780年,康德成為柯尼斯堡大學評議委員會成員。1781年5月,《純粹理性批判》問世。1783年,寫作《未來形上學導論》,評舒爾茨所著《道德學入門》一書。
1784年,康德購置一所私人住宅,寫作《世界通史的想法》;12月,寫作《問答:什麼是啟蒙運動》。
1785年1月和11月,康德評論赫德爾的書《人類歷史哲學思想》;3月,《論月球上的火山》,4月,寫作《道德形上學原理》;11月,寫作《論人種概念的確定》。
1786年1月,寫作《對人類歷史起源的推測》;春,《自然科學的形上學原理》;夏,康德被推選為大學校長;10月,《何謂在思維中確定方向》;12月7
日,康德被選為柏林科學院院士。
1787年6月,《純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出版;12月31日,致函萊園霍爾德,說明哲學體系的三元結構。
1788年1月,《論目的論原理在哲學中的運用》;春,《實踐理性批判》出版;夏,康德第二次參加校務會議.
1789年,卡拉姆金拜訪康德。1790年,《批判力批判》出版;《純粹理性批判》第三版出版。
1791年8月,費希特為了與康德認識,來到柯尼斯堡.9月,《沖正論的所有哲學嘗試歸於失敗》。
1792年4月,《論人的劣根性》。1793年春,《論理性範圍內的宗教》;9月,《論格言道理上可“說得過去,可是實踐上卻行不通》。
1794年5月,《論月球對氣候的影響》;6月,《論萬物的終結》,7月28日,康德被選為彼得堡科學院院士,10月12日,康德目為就宗教問題發表意見受到國王申斥。
1795年, 《永久和評論》發表。1796年.《論靈魂的器官》;6月23日,康德最後一次講課。
1797年,《道德形上學》發表;6月14日,柯尼斯堡的大學生們紀念康德學術活動五十周年;7月,關於迅速簽訂哲學上永久和平條約的通告》;9月,《論出於利他動機而說謊的虛妄權力》。
1798年4月4日,康德被選為西恩(義大利)科學院院士。1799年8月,《關於費希特所著<知識學>的聲明》發表。
1800年,最後一篇單獨發表的著作——德語立陶宛語詞典的跋;9月,耶捨出版康德的《邏輯》。
1801年11月14日,康德請求解除他科學院評議委員會成員的職務。1802年,林克出版康德的《自然地理渤。1803年,林克出版康德的《教育論》;12月15日,寫最後一篇日記。
1804年2月12日,康德逝世;2月28日,安葬。
個人生活
康德的生活從表面上看平靜無波,並且一成不變。這與康德生來身體羸弱有關,他個子矮小,體弱多病,身材有點畸形,一邊的肩膀比另一邊高,由於他清醒地意識到了這一點,為了能夠保持身體的健康,他持之以恆地恪守自己制定的生活規則,給自己設定了明確的人生目標。通過這種努力,他能夠健康地活到高齡,並最終基本上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康德嚴格地過著極其有規律的生活,關於此,同時代人的書信和報導中都有記載。他總是五點起床,然後立即投入工作。從七點至九點,他在大學裡講課。九點至下午一點,這是他用於個人研究的主要工作時間段,他的科學著作大都是在這段時間裡完成的。接著是午餐時問,進餐時康德幾乎總是有客人陪伴,他更喜歡接待的客人都是普通市民而非學者。午餐是用來完全放鬆自己的,往往要持續好幾個小時,席間會談論各種各樣的話題。接著是散步,同樣是按照精確的時間,而且也非常具有規律性。散步之後,他又開始工作,晚上十點準時上床睡覺。
主要著作
中文名 | 出版年 |
《論活力的正確評價》 | |
《自然通史和天體論》 | 1755 |
《純粹理性批判》 | 1781 |
《未來形上學導論》 | 1783 |
《道德形上學原理》 | 1785 |
《純粹理性批判(第二版、修訂版)》 | 1787 |
《實踐理性批判》 | 1788 |
《判斷力批判》 | 1790 |
《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 | 1793 |
《永久和平論》 | 1795 |
《論教育學》 | 1803 |
主要思想
哲學
知識的普遍必然性
康德哲學是從知識的普遍必然性開始的,不同的是他並不懷疑普遍必然性原則存在,他認為自己要做的是為已有的科學知識尋求其可能性條件,並劃定科學知識的範圍,從而為科學重新奠定牢固的基礎。為了說明這一點,康德主張“調和”經驗論和唯理論。他一方面贊同經驗論的觀點,即我們的一切知識都是經驗知識,離開經驗我們沒有任何知識;另一方面,也贊同唯理論對經驗論的批評:對科學知識來說僅有經驗是不夠的,它們的普遍必然性只能是先天的。他的問題是:來源於經驗的知識是如何獲得普遍必然性的?康德分析了我們現有的知識的結構。他認為,按時間先後說,先於經驗我們沒有知識,我們的一切知識都從經驗開始,但並不能說一切知識都來自經驗,因為在經驗中就已經有先天知識的成分了,否則經驗本身也不能形成。顯然,康德認為,普遍必然性的知識是由我們的經驗和我們的認識能力共同構成的。
批判哲學的認識論
對人類認識能力本身的這種分析就進入了認識論的領域,因為這種分析本身已經是一種認識。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所提出的認識論的總問題是:先天綜合判斷是如何可能的?在他看來,一切知識都基於判斷,因為單個的表象或概念是無所謂真假的,只有把兩個表象或概念連線起來形成一個判斷(如“這朵花是紅的”),才有真假問題,才構成知識。判斷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分析判斷,一類是綜合判斷。所謂“分析判斷”是指這樣一類判斷,判斷的賓詞原本就蘊含於主詞之中,實際上是把早已蘊含在主詞之內的東西解釋出來而已,如“三角形有三個角”。顯然,這類判斷具有普遍必然性,但由於賓詞只是對主詞的解釋,並沒有增添知識的內容,因而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知識。所謂“綜合判斷”是指這樣的判斷,賓詞並不包含在主詞之中,是後來我們通過經驗加在主詞上的,如“物體是有重量的”。顯然,這類判斷能夠擴展我們知識的內容,幫助我們認識世界,因而只有綜合判斷才是真正的知識。綜合判斷雖然是知識,卻不一定是科學知識。“綜合判斷”還可以劃分為“後天綜合判斷”與“先天綜合判斷”。只有“先天綜合判斷”既能夠擴展我們的知識,又具有普遍必然性,它才是最終使我們能夠不斷獲得新的可靠的科學知識的根據。
先驗感性論
康德把研究感性先天形式的理論稱為“先驗感性論”。所謂“感性”,指人的認識的一種被動的接受性,也就是“直觀能力”。康德認為,當外在的對象刺激我們的感官時,在主體方面接受刺激印象的感受能力便開始活動,一切對象只有通過感性才能被主體接受,對象與主體感受能力處於一種直接的關係牛。因此,康德稱這種認識是“感性直觀”。
先驗分析論
康德把知性看作認識的第二階段,認識從感性進到知性是必然的。在知性階段,知性把感性提供的分散而無聯繫的材料綜合統一起來,使之獲得知識的意義,成為有意義的思想,從而產生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科學知識。
先驗辯證論
康德認為,人類的認識從感性開始,經過知性,最後以理性告終。由於知性以感性為基礎,它就不可避免地受感性限制,它獲得的知識,一方面只涉及現象,不是事物自身的知識:另一方面又是不完整的,沒有達到最高最後的統一。理性是人類認識的最高能力,它要求知識的“徹底性”一一不僅要追求關於現象的經驗知識,而且要超越經驗界限,去追求“終極”、“完備”、“絕對”等等不受任何條件限制的東西。理性的目的是從現象向物自身前進,從不完整的經驗知識向全部經驗知識的大統一前進,所要達到的最高統一體就是理性的理念。
實踐理性的公設
按照康德的觀點,幸福與道德的區別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前提,因為前者是他律的,而後者則要求自律。幸福或快樂屬於假言命令,我講誠實的目的是為了幸福或快樂而不是為了誠實本身,所以是他律的:而德性則屬於絕對命令,我出於道德而遵守道德準則,沒有別的目的,因而是自律的。我們不能想像道德建立在他律的基礎之上,因為那樣的話,我們都不必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了。所以,幸福和德性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宗教
康德把宗教附屬於實踐理性,從道德的角度建立起宗教和神學,他的宗教問題是從道德問題,是從至善概念引申出來的。這是基於理性本質的信仰,從道德的立場上確定信仰的必然性,道德的義務也就是神的命令。到批判時期,康德的宗教思想已經基本完善。他的實踐理性本質上也是歸宿於純粹理性體系的,而信仰問題則是純粹理性額外留下的地盤。合目的性的思維,使道德和信仰得到了統一,也使宗教和審美得到了統一。康德宗教觀的成熟,是他審美判斷力研究的有機延伸,也使他的美學思想和宗教思想前後關聯,一脈相承。在前批判時期的《通靈者之夢》中,康德將唯理論者與通靈論者相提並論,加以諷刺和否定。康德把通靈現象看成是一種因疾病而導致的神經錯亂,是一種想像的“幻覺”;而唯理論也是瘋子的囈語。其中反對過分強調理性,重視情感和感性包括經驗的作用。他還根據實踐理性的興趣提出了他關於形上學的一套構想,強調要在人的內在動機中尋求“共同意志規則”,並把個體符合這一規則的感受稱為“道德情感”,把它看成個人意志服從於共同意志的橋樑,為日後對他思想體系中將宗教歸屬於實踐理性作出了初步的探索。康德在批判時期批判了理性神學,在神秘主義和唯理主義之外確立宗教的位置,主張限制知識,防止知識僭越知性之外,為信仰保留地盤,在純粹理性領域否定的上帝又在實領域發揮了道德的作用。他認為實踐理性中公設的自由、靈魂不朽和神的存在的觀念,是人人都需要的。他把道德與宗教看成在內容上是相互依存的。後期的《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把神秘主義因素看成是宗教道德本質的外在飾物,反對煩瑣、牽強的宗教儀式。他反對舊宗教對人性的扼殺,特別是對人的主動性的壓抑和對人的奴役,把宗教看成是人們追求幸福的一種形式。康德宗教思想的成熟,正是從審美判斷力問題的研究貫穿下來的。這種宗教思想反映了康德對於宗教既是道德的、又是詩意的體驗。
天文學
1754年,康德發表了論文《論地球自轉是否變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對“宇宙不變論”大膽提出懷疑。
1755年,康德發表《自然通史和天體論》一書,首先提出太陽系起源星雲說。康德在書中指出:太陽系是由一團星雲演變來的。這團星雲由大小不等的固體微粒組成,“天體在吸引力最強的地方開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較大的團塊,團塊越來越大,引力最強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陽。外面微粒的運動在太陽吸引下向中心體下落是於其他微粒碰撞而改變方向,成為繞太陽的圓周運動,這些繞太陽運轉的微粒逐漸形成幾個引力中心,最後凝聚成繞太陽運轉的行星。衛星的形成過程與行星相似。
康德的星雲說發表後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直到拉普拉斯的星雲說發表以後,人們才想起了康德的星雲說。
政治構想
康德明確聲稱,他所考察的政治不是現實的政治制度,所考察的國家不是現實歷史中特定的、具體的國家,而是某種與法的純粹原則相符合的運想國家,因而所探討的政治原則也是一種法的純梓原則,康德認為,如同認識的各種形式是主體先天具有的一樣,人的自由本性、人的各種權利也是人先天具有的。人生來就具有自由、平等的特性,而且天生具有自己決定自己、自己根據既定目的採取各種行動的能力。這種德國化的天賦人權論是康德整個政治思想的體系和支柱。康德所謂“法的純粹原則”是根據其“道德法則”而提出來的,康德倫理學的“道德法期”即是指:你應該這樣做,以便使你行為準剛成為普遍的立法原則,這是人們道德行為的最高準列,是絕對的、無條件的“絕對命全”・康德認為,政治法律與道德一樣,也必須受“絕對命令”的指示,必須符合它的要求政治上的“法的純粹原則”也是一種“絕對命令”,是“道德法則”在政治上的延伸和體現。但二者又有不同。法律作為社會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個人行為與普遍道德原則協調一致,它依靠國家強制力量使個人自由與他人自由協調一致。所以,法律是個人自由與他人自由共存的條件和制度,其發展完善的程度是社會進步的標誌之一,正是在這一意義上,康德把法國革命看作是法的觀念的勝利。
新康德主義
新康德主義最早出現於十九世紀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德國,是一場針對在古典哲學浪潮消退後科學領域泛濫的科學主義思潮的反對運動。其發源地為德國,是多個不同學術中心流派的總稱。
1865年,奧托·李普曼在《康德及其模仿者》一書的每一章都以“回到康德去”為結論,這部書使得當時德國哲學家對康德哲學的熱情再度高漲,標誌著新康德主義的開始。新康德主義是學院哲學,在世紀之交,德國幾乎所有的大學教授都被新康德主義占有。
人物影響
康德是德國哲學革命的旗手和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康德以他的批判性哲學為基礎,提出了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實現了將人從單純因果必然性的束縛下解放出來,完成古典法哲學向現代法哲學轉變和發展史上革命性變革。同時,康德對人的自由和權利的實現和維護、以及私法和公法等法哲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形成了豐富的法哲學思想,對於後代法哲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康德的批判哲學體系是近代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矛盾的結合,具有鮮明的二元論特徵。他的哲學對德國古典哲學和西方哲學具有深遠影響,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誕生也具有深刻影響。
人物評價
恩格斯:“康德在這個完全適合於形上學思維方式的觀念上打開了第一個缺口,而且用的是很科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