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社會功能研究:以幾個穆斯林社區的對比調查為例

伊斯蘭教社會功能研究:以幾個穆斯林社區的對比調查為例

第三章宗教信仰的功能 二、不信仰宗教的原因 二、宗教信仰的監督力量

圖書信息

作 者:羅惠翾 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ISBN:9787811084740 出版時間:2008-03-01 版 次:1 頁 數:285 裝 幀:平裝 開 本:大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宗教 > 伊斯蘭教

內容簡介

伊斯蘭教社會功能研究:以幾個穆斯林社區的對比調查為例》中所使用的材料,基本上是羅惠翱博士本人實地調查的第一手資料,而且她的調查和研究都儘量遵循人類學的調查和研究規範,翔實而可靠,既有實地的觀察、訪談,也有對問卷進行的統計與量化分析。在此基礎上,從人類學角度的討論,我認為是比較深入也是有說服力的。在我國學術界開始不久的對宗教的實證性研究中,這部著作無疑是一部很有分量並將引起廣泛關注的作品。
作者在比較全面地查閱了國內外有關宗教功能的人類學、社會學等方面著作後,她對當代宗教仍然如此活躍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理論假設,並通過在甘肅和雲南兩地穆斯林社區實地調查中得來的大量材料印證了自己的假設。中國各地的回族入,儘管同樣信仰伊斯蘭教,但他們在風俗、習慣甚至宗教儀式中都有諸多差別,特別是南方和西北的穆斯林人群在很多方面有較明顯的不同。分別對不同地區的回族社區進行實地的調查,歸納它們之間的共同之處和差別,一方面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總結宗教的社會功能,另一個方面可以幫助我們從生態環境、歷史文化等多方面更好地對宗教的功能進行解釋。

作者簡介

羅惠翾,1977年生,2005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獲人類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央民族大學“985工程”中國當代民族問題戰略研究基地學術助理。在《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蘭州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表十餘篇論文。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問題陳述
一、概念界定
二、選題目的和意義
三、研究緣起與經過
第二節 文獻回顧
一、宗教功能的研究狀況
二、人類學傳統中對於儀式的研究
三、20世紀以來有關伊斯蘭教的研究狀況簡述
第三節 理論與研究方法的設計
一、理論假設
二、研究地點的選擇
三、研究方法
第四節 本書的基本結構與內容簡介
第二章 甘肅和雲南兩省回族社區與歷史概況
第一節 甘肅省蘭州市和臨潭縣的自然、歷史和社會背景
一、地理環境及自然資源
二、兩地回族歷史
三、兩地回族信仰伊斯蘭教的基本情況
第二節 雲南省箇舊市沙甸區的自然歷史和社會背景
一、地理環境及自然資源
二、該區域回族歷史
三、該區域回族信仰伊斯蘭教的基本情況
第三章 宗教信仰的功能
第一節 信仰的選擇
一、選擇一種信仰的動因
二、不信仰宗教的原因
三、改變宗教信仰
四、信仰的代價
五、信仰的力量
第二節 信仰與制序。
一、由宗教信仰而生成的社會價值觀有助於維護社會秩序
二、宗教信仰的監督力量
三、宗教信仰的心理調適功能
四、宗教為人們提供了社會秩序模式
五、宗教信仰引導信徒施貧濟困、促進社會平衡發展
第三節 個人口述史:穆斯林心靈的軌跡
第四節 結論
第四章 宗教儀式的功能
第五章 宗教組織的功能
第六章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附表
後記

前言

宗教的挑戰:代序
我自己的青少年時代,對宗教的概念是很淡漠也是很蔑視的。那個時候,周圍的整個社會似乎都對宗教抱著一種蔑視的態度。“宗教是鴉片煙”、是毒藥,似乎是大家不可動搖的共識。信教的人被認為不是愚昧就是反動。在那個時候,大家都認為任何宗教都是西方社會才提倡的,也會隨著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衰落而走向滅亡。
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讀研究生的時候,偶爾讀到西方學者有關宗教的著作,知道宗教不僅在中國,其實在全世界都已走向沒落。當時,不少西方學者宣稱,宗教的社會影響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都已無足輕重,宗教已對世界沒有多大的影響。於是,我們又有了一種新的認識,在不同性質的社會中,宗教的衰落是同步的,顯然,宗教是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隨著現代化的深入而走向衰亡的。
然而,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當人類的科技水平比80年代又猛增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時,宗教在全世界的復興卻如潮水般勢不可擋。
除了舊有的四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以外,上世紀90代以來,全世界新興教派有十幾萬個。有人認為目前信仰宗教的人已達到世界總人口的80%以上,最低的估算也在50%以上。在我國,現五大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天主教)教職人員總數約30多萬人;經政府批准開放、登記在冊的宗教活動場所約10萬多個;現有宗教團體3000多個,宗教院校76所,信教民眾約有1億多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