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

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

“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是個遜尼派恐怖組織(黎凡特指的是中東托羅斯山脈以南、地中海東岸、阿拉伯沙漠以北和上美索不達米亞以西的一大片地區)。目標是建立一個“伊斯蘭國家”,在這個國家中,人們可以“自由表達他們對伊斯蘭宗教的構想。”

基本信息

旗幟

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 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

組織旗幟為黑旗(加清真言經文)

清真言:萬物非主 唯有真主 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由來

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原名統一聖戰組織,最早可以追溯20世紀90年代後期,扎卡維在阿富汗赫拉特附組建一個軍事組織,目標是推翻當時的約旦政府,他認為約旦政府是推行非伊斯蘭化的偽君子;之後該軍事組織很快發展到其他國家,並與“基地”組織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隨著美軍的進駐阿富汗和塔利班的垮台,該組織在受到重創以後轉移到了伊拉克,在伊拉克與該國東北部為基地的伊斯蘭輔助者組織(Ansar al-Islam,AI)有密切關係。美軍占領伊拉克後,“統一聖戰組織”發展成為包括外國參戰者、“伊斯蘭輔助者組織”殘餘和本地的遜尼派穆斯林極端分子組成的專門對抗以美國為首的占領軍和伊拉克政府其他盟友的反叛組織。

發展

2011年,“伊拉克伊斯蘭國”組織的武裝分子通過伊敘邊境進入敘利亞,又在敘利亞組建了一支名為“勝利陣線”的組織。2013年4月,巴格達迪宣布將“伊拉克伊斯蘭國”和“勝利陣線”統一成一個組織,並將其改名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其中伊拉克即代表伊拉克,而黎凡特則代表敘利亞及周邊地區。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巴格達迪宣布將兩個組織合二為一,但在敘利亞部分的原“勝利陣線”成員並不認同這一點,依舊我行我素。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不僅同敘利亞政府軍對抗,還同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作戰。 接著勝利陣線因不願意接受巴格達迪領導也與其開戰。

該組織自稱擁有數萬武裝人員。但一項來自其他美國的調查顯示,該組織武裝分子在敘利亞境內可能有6000到7000人,在伊拉克境內有5000至6000人。除了人數外,ISIL成員的國籍也難以統計。有資料顯示,該組織起初多在伊拉克、阿富汗、俄羅斯等地招募武裝分子。另據一份法國研究機構的報告分析,該組織頭目多來自伊拉克、利比亞、沙特和突尼西亞。

該組織有著3000多名來自西方國家的“志願者”,擁有包括悍馬車、夜視儀以及防彈衣等大量美軍裝備。另外,媒體指出,眾多薩達姆旗下前軍人在2003年被解職以後加入了該組織。因此,該組織訓練有素,而且熟悉地理環境,並有海外武裝力量的補充。

與反對派武裝和伊拉克的一些武裝組織不同的是,ISIL並不謀求參與所在國家的權力分配,其根本目的是要在中東地區建立政教合一的純粹的國家。2014年初,ISIL宣布占領安巴爾省重鎮費盧傑後,也在當地實行嚴格的教法,實現伊斯蘭化。而從其採取的武裝行動性質也可以看出,該組織手段兇狠、暴力、極端傾向明顯,因此就算是同教派的平民,也不一定會認同該組織。

在薩達姆、卡扎菲、阿薩德等泛阿拉伯主義政權式微的今天,中東面臨著回到遜尼派和什葉派宗教混戰狀態的危險。事實上,目前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混戰基本演變成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宗教仇殺。

期間許多遜尼派國家與團體(沙特、卡達、土耳其等)出於對什葉派的敵視而與對叛亂組織或明或暗的支持和資助(ISIL絕大部分頭目和指揮人員來自土耳其,伊斯蘭陣線成員基本是前沙特士兵),也是造成今日混亂局面的因素之一。

下列所列一系列爆炸、綁架等事件“統一聖戰組織”宣稱負責或一般認為是其製造的事件。

演變歷程

2003年

•11月12日,位於伊拉克南部的納西里耶(Nasiriyah)的義大利憲兵總部遭到自殺炸彈攻擊,造成30人死亡。

•12月27日,一次對伊拉克卡爾巴拉(karbala)政府駐地的襲擊造成19人喪生。

2004年

•2月19日,位於伊拉克南部小鎮希拉(Hillah)的波蘭駐軍總部遭遇汽車炸彈襲擊,造成10人死亡。

•4月9日,26歲的美國人尼克·伯格被綁架並與家人失去聯繫,5月11日,被扣作為人質的伯格斬首錄像在網上播出。

•33歲的韓國人金鮮一6月3日以前被扣作為人質,6月23日被斬首。

•6月12日,伊拉克外交部副部長庫貝(Bassam Salih Kubba)在前往外交部上班的途中遭遇武裝分子掃射,傷勢過重在醫院死去;6月13日,伊拉克教育部文化聯繫主任卡邁勒·賈拉在同樣情況下被槍手襲擊身亡。

•8月24日:發生兩起爆炸事件,襲擊目標分別是伊拉克教育部長薩米·穆扎法爾和環境部長邁什卡特·穆門,兩人都逃過一劫,但造成至少5人死亡。

•9月4日,伊拉克北部石油重鎮基爾庫克發生的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事件負責。基爾庫克市一所警察學院4日遭遇襲擊,造成20人死亡,36人受傷。

•9月5日,在巴格達附近發動了自殺式爆炸襲擊,造成50多名伊拉克軍警和美軍士兵死亡,60多人受傷。

•9月6日,“統一聖戰組織”在一個伊斯蘭網站上發表聲明承認,9月6日襲擊了駐伊美軍車隊。美軍官員說,在此次襲擊中,7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和3名伊拉克士兵當場身亡。

•9月14日,巴格達市中心一處警察局附近發生汽車炸彈爆炸,至少造成47人死亡,114人受傷。

•9月20日,據信“統一聖戰組織”頭目卡維本人在9月20日親手將美國人質尤金·阿姆斯特朗斬首;9月25日,據稱已將被綁架的英國工程師肯尼思·比格利斬首,同時新抓獲了7名英軍士兵作為人質。

2006年

•6月7日,領導人扎卡維在美軍空襲中被炸死。

•6月12日,伊拉克“基地”組織在網上發表聲明稱,它已經任命了新的領導人阿布·哈姆扎·穆哈傑爾接替扎卡維。

•9月3日,伊拉克國家安全顧問宣布,伊拉克“基地”組織二號人物哈米德·朱馬·法里德·賽義迪於幾天前被伊安全部隊逮捕。9月4日,與“基地”組織有關係的聖戰者協商委員會在網站上發表聲明,否認伊拉克“基地”組織二號人物被捕,賽義迪不是伊拉克“基地”組織中的重要人物。

•9月14日,伊拉克內政部宣布,伊拉克安全部隊已經擊斃了伊拉克“基地”組織頭目穆哈傑爾的高級助手阿布·加法爾·利比。

2009年

10月25日和12月8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接連實施兩起自殺式襲擊,總計282人被炸死,1169人受傷。

2010年

4月18日,在薩拉赫丁省首府提克里特附近伊拉克“基地”組織領導人穆哈吉爾被美國和伊拉克聯軍擊斃。

2011年

2011年底,伊拉克總理馬利基訪問美國,在會上美國宣布從伊拉克撤兵。與此同時馬利基接到巴格達的來電,稱遜尼派副總統塔里克·哈希米的保鏢正策劃一場針對什葉派的恐怖攻擊。馬利基回到伊拉克後在美國撤離伊拉克的第二天就下令逮捕哈希米,此時哈希米早已聞風逃竄,但哈希米堅決否認參加恐怖攻擊。所有人都被馬利基的行為驚呆了。

2012年

年初,馬利基在逼走哈希米後隨即將數千遜尼派以顛覆政權的罪名逮捕,這種逮捕很多都沒有記錄在案的訴訟程式,許多遜尼派甚至剛被捕就被殺掉了,巴格達街頭上到處是遜尼派的屍體。

12月,繼副總統之後另一位遜尼派領袖——財政部長拉菲·埃薩維的私人保鏢也遭到馬利基派來的警察逮捕,罪名依然是支持恐怖分子,但埃薩維是和平主義者,一貫反對薩達姆和聖戰分子。這導致遜尼派主導的城市費盧傑和拉馬迪掀起大規模抗議。

2013年

年初在敘利亞戰場得到鍛鍊後的聖戰分子向伊拉克發動代號倒牆戰役的軍事行動,襲擊多個伊拉克監獄。獲得不少新人加入。

3月,聖戰黑旗開始在拉馬迪的遜尼派遊行現場飄揚,導致伊拉克的什葉派和遜尼派矛盾進一步激化。

4月,“敘利亞勝利陣線”與“基地”的伊拉克分支、遜尼派武裝組織“伊拉克伊斯蘭國”宣布合併,稱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簡稱ISIL),被美國列上了恐怖組織名單。 此時在哈維傑的一場遊行中,遜尼派抗議者打死了一名警察,徹底引爆了伊拉克的教派衝突,馬利基調集大量軍隊進行鎮壓,當場打死100多人。

10月底馬利基前往美國2014年尋求支援,說現政府無法控制邊境地區,但美國不想繼續摻合進伊拉克,僅表示有限支援。

12月,遜尼派議員艾哈邁德·阿瓦尼在集會上發表措辭激烈的演講,稱什葉派是不法分子、宗派主義分子、骯髒的人,揚言遜尼派將在真主引導下將他們斬首。馬利基忍無可忍,下令抄了他的家,阿瓦尼的兄弟被亂槍打死,阿瓦尼本人被逮捕並被秘密處死。隨後馬利基出兵拉馬迪摧毀了當地遜尼派的示威營地。遜尼派終於揭竿而起了,他們很快就投奔了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

2014年

•1月4日,占領安巴爾省(Anbar)省會拉馬迪(Ramadi)以及安巴爾省重鎮費盧傑(Fallujah),費盧傑與巴格達之間小鎮卡爾馬(Karma)亦落於ISIS組織之手,費盧傑以西城市拉馬迪(Ramadi)部分地區落入ISIS組織控制。

•1月起,與敘利亞自由軍等其它反對派武裝交戰。

•2月3日,“基地”組織發表聲明,表示自己與ISIL毫無關係,稱其不是“基地”組織的分支機構,對他們的行為表示不滿,並要求他們停止活動。

•6月8日,伊拉克總理馬利基指責沙烏地阿拉伯和卡達支持伊拉克反政府武裝人員,稱此舉無異於向伊拉克“宣戰”

•6月10日,ISIL攻占北部尼尼微省全境及其首府摩蘇爾,在摩蘇爾銀行搶走4.29億美元巨款,並占據當地的土耳其領事館,土耳其領事和職員等四十八人被挾持。武裝分子亦向其他地區推進,已進入煉油業重鎮拜伊吉,並進迫首都巴格達。總理馬利基要求國會頒布緊急狀態令,摩蘇爾約有50萬居民淪為難民,緊急逃往城市東郊,尼尼微省其它地區或庫德族控制區域避難。次日又攻陷位於北部的前總統海珊故鄉薩拉赫丁省首府提克里特市,並放走囚禁在監獄的數百名犯人。庫德族(Kurds)武裝發言人12日指出,在政府軍棄守的情況之下,他們接管了北部石油城市基爾庫克。

•6月14日,ISIL在北部薩拉赫丁省一次屠殺1700名政府軍俘虜,並將處決現場照片發到網上,震驚世界。

•6月19日,沙烏地阿拉伯外交大臣費薩爾19日說,伊拉克對於沙特支持恐怖主義而搞亂其國家的指責“荒唐可笑”

•6月18日,ISIL攻入最大煉油廠拜伊吉煉油廠,並連日與政府軍激戰。將近所有15000名工人和100名外國專家已經在周二離開該煉油廠

•6月19日,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9日報導,美國官員稱,歐巴馬政府將收回對伊拉克總理馬利基的支持。美方確信,這位什葉派領導人無法與伊拉克占少數的遜尼派和解,也無法穩定動盪的政局。據報導,今年4月份選舉之後馬利基嘗試組建一個執政聯盟,但美國政府希望政黨能組建一個沒有馬利基參與的新政府。

•6月21日,ISIL於黎明前奪取了敘伊邊境城鎮凱姆(Qaim),武裝分子因此可以攜帶武器於兩國間自由出入。

•6月29日,正式建國,推選其首領巴格達迪擔任首任哈里發,巴格達迪自稱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後裔,號召全世界的遜尼派效忠於他。

•7月25日,ISIL洗劫並炸毀了基督徒和穆斯林都景仰的先知約納的墓地。

•7月27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在網上發布了一段恐怖視頻,視頻顯示,50名政府軍士兵被斬首後,頭顱被釘在尖樁上示眾。

•8月8日,美國總統歐巴馬下令空襲ISIL,他也因此成為第四位出兵伊拉克的美國總統。

•8月15日,菲律賓聖戰武裝“邦薩摩洛伊斯蘭自由戰士”宣布效忠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同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同意制裁ISIL,法國也在當日對伊拉克東北部的ISIS據點展開空襲。

•8月中旬,ISIL在敘利亞血洗當地一個部落,殺死700多人。因為該部落拒絕歸順ISIL。

•8月31日,德國向伊拉克境內與ISIL對抗的庫爾德民主同盟提供武器。

•10月5日,利比亞東部城市德爾納宣布效忠ISIL,ISIL自此有了第一個海外據點。

•11月10日,位於埃及西奈半島的聖戰組織——耶路撒冷支持者效忠ISIL,宣布成立ISIL的西奈省。

•12月4日,伊朗也出動F4戰鬥機對ISIL展開轟炸。

2015年

1月24日,ISIL將日本人質湯川遙菜斬首,8天后又公布另一名日本人質後藤健二的首級照片。

1月26日,經過四個月激戰,在美國空中支援下,庫爾德民兵將ISIS趕出土敘邊境小鎮科巴尼,此次戰役雙方連同當地人共有1600人陣亡。

2月2日,由於日本參與美國制裁ISIL的行動,ISIL正式對日本宣戰,稱日本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3月7日,西非聖戰組織博科聖地效忠ISIL。

3月31日,經過一個月的激戰,伊拉克政府軍終於收復了被伊斯蘭國占領的薩達姆老家提克里特。

5月19日—21日,ISIL僅用兩天就占領敘利亞重鎮巴爾米拉和伊拉克第一大省安巴爾的省會拉馬迪,至此安巴爾省全部淪陷,敘利亞已有一半領土被ISIL奪取。

6月9日,利比亞原卡扎菲的故鄉蘇爾特被親伊斯蘭國的武裝民兵奪取,這些民兵出自之前推翻卡扎菲的反對派,自此伊斯蘭國正式在非洲站穩腳跟。

6月29日,在建國一周內之際,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向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菲律賓、伊朗、埃及、中國、黎巴嫩宣戰,並號召追隨者向羅馬進軍。

7月4日,ISIL同時對巴勒斯坦兩大派系——哈馬斯和法塔赫及以色列宣戰。

9月30日,應敘利亞政府請求,俄羅斯對敘利亞境內所有恐怖組織展開大規模轟炸。

11月18日,伊斯蘭國宣布已將此前綁架的中國人樊京輝和挪威人奧夫斯塔殺死。這也是首次有兩國公民死在伊斯蘭國手上,而這兩國並沒有參與打擊ISIL。

12月27日,伊拉克安全部隊從伊斯蘭國手裡奪回了拉馬迪。

2016年

3月27日,敘利亞政府軍在俄國空軍配合下收復古城巴爾米拉,自此伊斯蘭國由進攻轉為防禦。

6月26日,伊拉克安全部隊完全奪回費盧傑,此戰共打死1800名伊斯蘭國成員。

8月12日,敘利亞民主聯軍(庫爾德武裝)從伊斯蘭國手裡解放了曼比季,連線伊斯蘭國的首都拉卡和土耳其之間的公路至此幾乎都被切斷。

8月19日,在解放曼比季後,庫爾德武裝想獨吞勝利果實,意圖建立完整的庫爾德國,竟在哈塞克對曾支援過自己的敘利亞政府軍背後開槍,庫爾德自己的媒體也將伊斯蘭國和敘利亞政府一起作為敵人對待。23日雙方達成停火協定,政府軍保留哈塞克領地的所有權,但全部政府軍武裝撤出哈塞克,只保留維持秩序的警察。

8月24日,土耳其正式出兵敘利亞展開反恐活動,同時將伊斯蘭國和庫爾德武裝列為敵人,敘利亞政府指責這種行為等於侵略,但因為之前和庫爾德的翻臉,敘利亞政府實際上默認了土耳其的軍事行動。

9月17日,就在敘利亞停火協定簽訂後的第六天,美國故意連續四次轟炸位於代爾祖爾的政府軍營地,炸死62名敘利亞士兵,卻宣稱是誤炸。

10月17日,伊拉克政府正式展開收復摩蘇爾的戰役。

12月10日,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堡發生連環炸彈襲擊,導致38人死亡,150餘人受傷。土耳其總統將這起事件定性為恐怖攻擊。“庫爾德自由之鷹”宣稱製造襲擊。

在俄敘聯軍的輪番打擊下,阿勒頗里的基地組織被迫接受停火協定於12月15日開始撤出城市,至12月23日全部撤離,阿勒頗長達四年的混戰終於結束。但與此同時巴爾米拉卻被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重新奪取。至此敘利亞境內的交戰各方均轉入相持階段。

相關恐怖攻擊

2015年

3月18日,伊斯蘭國成員拿機槍掃射正在突尼西亞巴爾杜博物館參觀的遊客,21名遊客和1名警察死亡。

伊斯蘭國於6月26日一天內同時在三國發動恐怖攻擊,突尼西亞海濱度假勝地蘇塞一家酒店遭遇一名持槍的伊斯蘭國成員襲擊,38人遇難,其中有30名英國遊客;科威特市中心薩瓦比爾區的伊瑪目薩迪克清真寺發生自殺式襲擊,27人被炸死,222人受傷;一名穆斯林在法國東部伊澤爾省將他的老闆斬首。

7月20日,一名伊斯蘭國自殺式襲擊者在土敘邊境的土耳其小鎮敘呂奇自爆,造成至少30人死亡。

9月28日,50歲的義大利援助人員切薩雷·塔韋拉在孟加拉首都達卡使館區附近鍛鍊時遭騎機車的男子槍擊身亡。

10月3日,66歲的日本人星邦男在孟加拉首都達卡西北方向300公里處的朗布爾地區馬希甘傑村遭多名騎摩托的不明身份男子槍殺。

10月10日,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火車站發生兩起ISIL製造的自殺式襲擊,炸死102人,和敘呂奇鎮一樣,襲擊者炸死的都是庫德人。

10月31日,一架從埃及沙姆沙伊赫飛往俄羅斯聖彼得堡的民航客機被機場內部的伊斯蘭國成員用混在行李中的炸彈炸毀,機上224人全部喪生。

11月12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生伊斯蘭國成員製造的自殺式襲擊,炸死43人。

就在貝魯特發生恐怖攻擊的次日,7名恐怖分子在法國首都巴黎多地製造爆炸和槍擊事件,130人死亡。這是法國自二戰以來所遭遇的最慘重的恐怖攻擊。

12月2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貝納迪諾市發生一對支持伊斯蘭國的夫妻製造的槍擊事件,有14人被殺,兇手隨後被趕來的警察亂槍打死。

2016年

1月8日,利比亞西部城市津坦一座兵營發生伊斯蘭國製造的自殺式襲擊,炸死70名利比亞士兵,100多人受傷。

1月12日,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堡著名旅遊景區蘇丹艾哈邁德廣場發生自殺式爆炸襲擊,造成11人死亡、15人受傷。

1月14日,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發生伊斯蘭國成員製造的爆炸和槍擊事件,包括襲擊者在內的7人喪生,20多人受傷。

1月30日,已投靠伊斯蘭國的聖戰組織博科聖地在奈及利亞東北兩個村莊製造多起爆炸和槍擊,殺死86人。

2月28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東部什葉派聚居區薩德爾城的一處人流密集市場先後發生兩次爆炸事件,造成至少54人死亡、117人受傷。

3月1日,伊政府軍在西部安巴爾省一處基地遭自殺式爆炸襲擊,造成包括一名將軍在內的39人死亡。

3月22日,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發生兩起炸彈襲擊,35人被炸死,200多人受傷。

4月7日,埃及西奈半島發生遙控炸彈襲擊,7名軍警被炸死。

5月11日,巴格達的什葉派居住區接連發生三起大爆炸,炸死100人。

5月17日,巴格達再次發生3起連環爆炸,造成77人喪生,150人受傷。

6月12日,美籍阿富汗人奧馬爾·馬丁用自動步槍向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一家同性戀酒吧掃射,打死49人,馬丁隨後也被警察擊斃。這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槍殺案。行兇前馬丁在網路上宣布效忠伊斯蘭國。

6月16日,博科聖地在尼日東南部迪法省恩賈賈姆村對尼日政府軍發動襲擊,造成至少7名尼日政府軍士兵死亡、12名士兵受傷。

6月17日,一夥博科聖地武裝人員在奈及利亞東北部阿達馬瓦州古拉克鎮附近庫達村對參加當地社區領導人葬禮的人群發動襲擊,造成至少24人死亡。同一天奈及利亞西南部奧貢州伊姆辛社區也遭博科聖地襲擊,至少15名平民被槍殺。

6月27日,阿富汗安全部隊在與巴基斯坦交界地區附近發動陸上和空中襲擊,打死135個伊斯蘭國激進分子,至少有12名阿富汗安全人員陣亡。

6月28日,土耳其伊斯坦堡的阿塔圖爾克國際機場遭遇自殺式爆炸襲擊,導致44人死亡、238人受傷。

7月1日晚,6名支持伊斯蘭國的武裝人員劫持孟加拉首都達卡一家餐廳,打死了其中20名顧客,遇難顧客里有9名義大利人、7名日本人、1名印度人,其餘是孟加拉本地人。隨後與警察展開槍戰,武裝人員被擊斃。2名警察也在交火中喪生。

7月3日凌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發生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炸死292人。

7月14日23點,突尼西亞人穆罕默德·拉胡艾傑-布赫萊勒駕駛一輛卡車沖向觀賞國慶日煙花表演的人群,當場壓扁84人。穆罕默德自己也死於和警察的交火。

7月22日,一名支持伊斯蘭國的移民在德國南部城市慕尼黑向人群開火,打死9人,槍手行兇後自殺。

7月23日,伊斯蘭國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製造爆炸,炸死61名在廣場上遊行的什葉派。

7月26日,兩名穆斯林襲擊了法國北部城市魯昂一座教堂,殺死一名84歲的神父。他們隨後被警察擊斃。

7月27日,敘利亞東北部城市卡米什利遭遇伊斯蘭國製造的爆炸,炸死50人。

8月20日晚,一名12—14歲的少年在土耳其南部加濟安泰普市一個婚禮現場發動自殺式襲擊,炸死51人。

11月13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庫茲達縣的蘇菲派聖殿遭遇伊斯蘭國的炸彈襲擊,炸死52人。

11月24日,伊拉克中部巴比倫省會希拉發生自殺式汽車爆炸,80人喪生,死者多為從卡爾巴拉朝覲歸來的伊朗什葉派穆斯林。

12月19日晚,德國首都柏林市中心的聖誕市場遭到一輛貨車闖入,撞死12人,兇手於幾天后在義大利被擊斃。ISIL宣稱對此負責。同一天,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爾洛夫在出席安卡拉的展覽會時被土耳其警察阿特林塔斯刺殺,阿特林塔斯是基地組織的支持者。

2017年

元旦晚上,一名ISIL成員用機槍在伊斯坦堡一家夜總會裡對顧客掃射,打死39人,兇手趁亂逃走。

註:以上均為當地時間

組織結構

ISIL的首領和指揮官主要來自於沙特,而戰鬥人員主要為伊拉克、敘利亞的武裝分子,甚至包括來自俄羅斯和德國的武裝分子。這支武裝隊伍此前曾在敘利亞內戰中經過了長期的戰鬥考驗和訓練,協同作戰能力比此前有了很大提高,此次在占領區又繳獲了政府軍的大量軍事物資,據目擊者稱其甚至裝備了UH-60黑鷹直升機,其戰鬥力自然又提升了一個檔次。

主要頭目

Name(English transliteration) and notable pseudonymsArabic namePostNotes
Abu Omar al-Baghdadi
(Deceased 18 April 2010)
Abu Bakr al-Baghdadi al-Husseini al-Qurashi aka Abu Dua
أبو عمر البغدادي,أبو بكر البغداديEmirAbu Dua, also known as Abu Bakr al-Baghdadi,is the second leader of the group.
Abu Abdullah al-Hussaini al-Quraishi al-BaghdadiVice Emir
Abu Abdul Rahman al-Falahiأبو عبد الرحمن الفلاحي
ʾAbū ʿAbd ar-Raḥmān al-Falāḥī
"First Minister" (Prime Minister)
Abu Hamza al-Muhajir aka Abu Ayyub al-Masri
(Deceased 18 April 2010)
Al-Nasser Lideen Allah Abu Suleiman aka Neaman Salman Mansour al Zaidi
أبو حمزة المهاجرWarIdentity of al-Muhajir with al-Masri suspected. ISI only used former name. Abu Suleiman is the second minister of war.
Abu Uthman al-Tamimiأبو عثمان التميمي
ʾAbū ʿUṯmān at-Tamīmī
Shariaaffairs
Abu Bakr al-Jabouri
AKA Muharib Abdul-Latif al-Jabouri
(Deceased 1/2 May 2007)
أبو بكر الجبوري
ʾAbū Bakr al-Ǧabūrī
AKAمحارب عبد اللطيف الجبوري
Muḥārib ʿAbd al-Laṭīf al-Ǧabūrī
Public RelationsCommon spelling variants: al-Jubouri, al-Jiburi.
Abu Abdul Jabar al-Janabiأبو عبد الجبار الجنابيSecurity
Abu Muhammad al-Mashadaniأبو محمد المشهداني
ʾAbū Muḥammad al-Mašhadānī
Information
Abu Abdul Qadir al-Eissawiأبو عبد القادر العيساوي
ʾAbū ʿAbd al-Qādir al-ʿĪsāwī
Martyrs and Prisoners Affairs
Abu Ahmed al-Janabiأبو أحمد الجنابي
ʾAbū ʾAḥmad al-Ǧanābī
Oil
Mustafa al-A'arajiمصطفى الأعرجي
Muṣṭafā al-ʾAʿraǧī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Abu Abdullah al-Zabadiأبو عبد الله الزيديHealth
Mohammed Khalil al-Badriaمحمد خليل البدرية
Muḥammad Ḫalīl al-Badriyyah
EducationAnnounced on 3 September 2007

重要事件

阿卜杜勒

阿卜杜勒·拉赫曼·巴格達迪被擊斃

警方說,安全部隊和部族武裝當天繼續在西部安巴爾省聯手打擊ISIS組織勢力,已有至少75名ISIS組織武裝人員被擊斃。

當天的衝突主要發生在安巴爾省首府拉馬迪和重要城市費盧傑,至少52名ISIS組織武裝人員在拉馬迪市內被打死,另有23人在周邊地區被擊斃。死者當中包括ISIS的重要頭目阿卜杜勒·拉赫曼·巴格達迪。

占領費盧傑

ISIS宣稱占領伊拉克首都附近重鎮費盧傑,並成立“伊斯蘭酋長國”。警方承認,安全部隊已失去對費盧傑的控制,該市已沒有政府軍部隊。但ISIS組織在怎樣的程度上控制費盧傑還不清楚。費盧傑當地居民稱,該市似乎已經沒有政府軍的存在了。安全部門則透露,一些同政府軍並肩作戰的部族武裝正在反攻,而政府軍也在費盧傑城外的基地向城內開炮,至深夜,安全部隊和部族武裝已經奪回了費盧傑市的部分主要街道。據報導,安巴爾省的戰鬥至少造成86人死亡。

占領摩蘇爾

北部重鎮摩蘇爾在2014年6月10日被反政府武裝占領,總理馬利基隨後發表電視講話宣布在全國實施最高警戒,同時呼籲議會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恐怖組織威脅。當天下午,反政府武裝在首都巴格達以北250公里的基爾庫克省首府基爾庫克市西部和南部又占領了5個城鎮。

繼尼尼微省首府、第二大城市摩蘇爾淪陷之後,薩拉赫丁省首府提克里特11日再遭反政府武裝占領。數百名反政府武裝分子從多個方向進入首都巴格達以北約170公里的提克里特市及其東南部的傑拉姆並實際控制了這些地區。摩蘇爾從5日起開始實行宵禁,加之持續不斷的炮擊使得當地居民難以使用汽車獲得基本生活用品,當地居民不得不步行逃離該地區。暴力衝突已導致當地大量平民傷亡,同時當地居民還面臨醫療資源、飲用水及食品短缺的問題。國際移民組織當天發表公告稱約有50萬摩蘇爾居民逃離家園。總統賈拉勒·塔拉巴尼領導的庫爾德斯坦愛國聯盟官方網站11日發布訊息稱,一夥隸屬於ISIS的極端武裝分子當天占領了土耳其駐摩蘇爾領館,領事及多名外交人員和保鏢遭綁架。

2014年以來,費盧傑市及拉馬迪的部分區域被ISIS及其他反政府武裝組織占領。從2014年6月6日開始,摩蘇爾的ISIS武裝組織與安全部隊爆發了激烈衝突,造成嚴重傷亡。摩蘇爾和提克里特的相繼淪陷使得安全局勢進一步惡化。

虐俘暴行

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 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

2014年6月15日,極端武裝ISIS武裝分子自稱槍殺了數十名被俘政府軍。一家武裝分子的網站上貼出了大量蒙面ISIS成員用槍逼著被俘士兵躺入淺坑的照片。甚至有照片顯示,這些男子遭槍殺後屍體浸在血泊中。

反政府武裝ISIS成員在社交網站上公布照片稱,他們已經處決了1700多名政府軍俘虜。

這些照片立刻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震驚,有媒體評論認為,這些照片讓世界恍惚,仿佛當今已不是21世紀,而是一個野蠻的原始叢林時代。從照片中可以看到,ISIS的武裝分子俘虜了大批男子,據稱這些人雖然一身平民打扮,但他們其實都是政府軍的士兵。

性暴力

當地時間8月13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兩名高級代表在巴格達發表聯合聲明,用“最強烈言辭”譴責反政府極端武裝ISIS。聲明說,這一組織對婦女和兒童實施性暴力,約有1500人可能已經淪為性奴隸。

對10歲女童也不放過?

英媒體報導,已奪取不少土地的反政府極端武裝上周控制了北部辛賈爾山地區,此後綁架了數百名當地少數民族——雅茲迪的婦女和兒童。報導稱,極端武裝的男人最低支付5美元就可以買一個女孩做“性奴”,而20歲以上女子的價錢還要低得多。很多雅茲迪人稱,自己給妻子或女兒打電話,接聽的人卻是男人的聲音,而且讓他們“滾遠點”。一名訊息人士對英媒體稱,極端武裝甚至對10歲女童也不放過,以高價“出售”她們。

為逃避極端武裝的迫害,上萬名雅茲迪人躲進辛賈爾山區,希望經此逃到敘利亞,其中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

“不斷收到性暴力報告”

13日,正在巴格達開展工作的聯合國秘書長“衝突地區性暴力問題”特別代表班古拉和“伊拉克問題”特別代表姆拉德諾夫發表聯合聲明,譴責極端武裝對婦女和兒童的性暴力。

聲明說,“我們不斷收到針對少數民族婦女和幼童性暴力的報告,我們對此嚴重關切。”

“大量對雅茲迪人、基督徒、土庫曼人以及沙巴克婦女、幼女的綁架和拘押事件不斷以緊急的方式傳達到我們這裡,大約1500名雅茲迪人和基督教徒可能已經被強迫充當性奴隸。”聲明說。

聯合國官方網站報導稱,兩人的聲明使用了最為嚴厲的措辭。聲明還警告所有武裝團體,性暴力是嚴重的侵犯人權行為,會被以戰爭罪和反人類罪論處。

督促立即採取解救行動

聲明呼籲國際社會立即採取行動,促成武裝分子釋放被扣留的婦女和女童。

聲明強調,聯合國將繼續對局勢進行監督,確保實施性暴力行為的肇事者和責任人被繩之以法。

姆拉德諾夫當天還宣布,聯合國已經把伊拉克人道主義危機提升為“第三級”。這是聯合國在應對類似危機的最高級別。

相關評價

伊朗:與馬利基同屬什葉派的伊朗傳出“派遣革命衛隊施援”的訊息。但伊朗總統魯哈尼上周六否認派兵進入伊拉克作戰,稱“ 伊朗已經做好準備,如果接到請求,將幫助伊拉克。如果美國對恐怖組織採取行動,伊朗可能考慮與美合作,打擊極端分子”。但美官員表示,美國和伊朗暫時未商討聯合計畫。伊朗半官方的法爾斯通訊社引述內政部長的話稱,“ 支持不等於要派部隊,還可以封鎖和保衛共同邊界”。儘管伊朗官方一再否認出兵,但英國《衛報》引述伊拉克高官的話稱, 伊朗過去48小時已派出2000名精銳部隊入境助陣,其中1500人抵達東部迪亞拉省,其餘500人進入西部。果真如此,則未來不排除伊朗會更深入地介入局勢,這複雜的局勢對美國而言無疑是一大考驗。

敘利亞:敘利亞的巴沙爾政權與伊朗政府和伊拉克的馬利基政府,同屬於什葉派穆斯林,自然有很多共同的利益所在,此次ISIS帶領1.5萬名武裝分子離開敘利亞,攻陷伊拉克北部大片領土,自然短時間內令敘利亞內戰的局勢稍趨緩和,但是隨著ISIS在伊拉克獲得了其在敘利亞所不能輕易得到的地盤、資金、武器等等,未來ISIS則很有可能在敘利亞和伊拉克之間開闢一個實際管理區域,成為兩國現政權的共同心腹大患。

美國:為了應對伊拉克亂局,美國“喬治·布希”號航母14日晚被防長哈格爾緊急調至波斯灣。 據美國官員透露,航母上有超過50架戰機,“只要總統歐巴馬一聲號令,就可發動空襲”。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援引五角大樓發言人的話稱,此舉的目的是為了讓歐巴馬政府可以在突發的ISIS攻勢下,有更多靈活性去選擇可能的軍事措施,以保障美國的利益。因為歐巴馬已表示美國“不會派兵返回伊拉克”,但他也承認,安全部隊已被證明無法承擔多座城市的保衛任務。

資料

ISIS
الدولة الاسلامية في العراق والشام‎(阿拉伯文)
ad-Dawla al-Islāmiyya fi al-'Iraq wa-sh-Sham
參與伊拉克內戰、伊拉克戰爭、反恐戰爭、Iraqi insurgency和敘利亞內戰
 組織旗幟
活躍期2003年至今
意識形態伊斯蘭教遜尼派
Salafist Jihadism
Takfiri(反什葉派)
領導人阿布·穆薩布·扎卡維(2004年–2006年)
阿布·艾尤卜·穆哈吉爾(2006年–2010年)
阿卜杜勒·拉赫曼·巴格達迪(2006年–2010年)
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2010年至今)
總部伊拉克巴格達
敘利亞拉卡
活動地區伊拉克
敘利亞
土耳其
成員人數敘利亞12,000人(2013年9月)
~約1,000名“核心”成員(2005年)
~約10,000名(包含兼職武裝份子)(2010年)
~約1,000人(2011年)
~2,500(2012年)
5,000人–6,000人(2013年)
隸屬於“基地”組織(2004年開始)
起源自Jama'at al-Tawhid wal-Jihad
伊拉克“基地”組織
Mujahideen Shura Council
對手Al-Nusra Front
Ansar al-Islam
Jamaat Ansar al-Sunna
Jaish al-Muhajireen wal-Ansar
土耳其(被指稱)
敘利亞武裝力量
伊拉克武裝力量
Multi-National Force – Iraq
Sons of Iraq
什葉派民兵
土耳其武裝力量(邊界衝突)
22x20px黎巴嫩真主黨
Syrian Resistance
22x20pxKataib Hezbollah
Houthis
Jaysh al-Muwahhideen
al-Abbas brigade
Syria Revolutionaries Front
Islamic Front
美國
戰役、戰爭伊拉克戰爭
Iraqi insurgency
敘利亞內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