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知識樹模型

企業知識樹模型

根結點:無父結點的知識結點,它表示組織的目標知識。 知識子樹:任意一個知識結點所有知識鏈構成以該結點為根的知識子樹,簡稱子樹。 知識樹的退化是指知識樹中對組織目標作出貢獻的知識退化為一般的組織知識。

企業知識樹模型企業知識樹模型
知識樹本質上就是一個層級式知識圖,它表達了為實現某一組織目標的所有相關組織知識間的因果關係或從屬關係。層級式知識圖由於具有對稱性、良好圖形、連續性等特點,而得到廣泛的套用。知識樹模型在層級式知識圖的基礎上拓展了更多的管理功能。

知識樹結構描述

考慮一個為完成某一組織目標的知識構成的層次知識結構。它是若干個關聯的知識結點集K,知識結點間的關係集r,構成了一個關係集R。知識結點集K與知識關係集R構成了一個知識樹D=(K,R)。如圖2所示。為進一步研究知識樹。引入下列概念。

父結點:相鄰兩個知識結點中表示目標知識的上級結點。
子結點:相鄰的兩個知識結點中,表示達到目標的手段或子目標的下級知識結點。
關係:父結點和子結點關聯的方式。r具有兩種形式:
聯合:子結點是共同完成父結點目標的若干個子目標或子功能。
替換:子結點是實現父結點目標的若干個可相互替代知識方案或手段。
根結點:無父結點的知識結點,它表示組織的目標知識。知識樹具有唯一的根結點。
葉結點:無子結點的知識結點。
知識鏈:從任意一個知識結點到它可達的一個葉結點的結點序列構成該結點的一條知識鏈。
知識子樹:任意一個知識結點所有知識鏈構成以該結點為根的知識子樹,簡稱子樹。

知識樹的生命周期過程

知識樹是組織在其運作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一種共同認知框架。隨著組織環境的變化,隨著組織知識的學習、記憶和忘卻,組織的知識樹也經歷了一個從產生、生長、退化,直至退出的生命周期過程。

1.產生

企業面臨新的環境或競爭環境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在面對新的競爭對手時,企業的組織要調整它的價值取向、基本目標等核心知識,以適應環境的變化。例如,工業經濟時期隨著企業問的競爭的加劇,企業從追求效率目標轉為追求質量目標和成本目標。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企業轉向追求時同目標和客戶數量的目標。這種目標知識的變化對已有的知識樹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戰,從而導致新知識樹的產生。

新的知識樹的產生,並不是對原有組織知識的完全否定和放棄。相反,組織一般具有保持自身知識結構穩定性的傾向,會將原來有益的組織知識按照新的結構要求組織到新生的知識樹,從而使知識結構具有繼承性。例如.原來的質量目標在新的知識樹中.可能是一個子目標,這樣原來的知識樹有可能作為新知識樹的一個子樹被繼承下來。

2.生長

一般而言,組織知識結構的發展是一個不斷進行的連續過程,表現為知識樹的漸進式的連續的生長。當組織的環境發生變化時,現有的知識結構不能完滿解釋和預測,這種變化就對現有的知識結構提出挑戰,從而刺激知識樹相關部分的生長。這種生長既可能是新知識產生,知識樹的分岔,也可能表現為結點知識的完善,知識對價值目標貢獻的提高,即知識結點值的提升。

核心層的目標知識是知識樹生長的驅動力,它常常為知識創新指明發展方向。通常知識樹中對組織目標貢獻潛力大的分支受到組織和組織成員的重視,而得到較快生長。組織知識產生和完善是經過問題識別、交流、爭論、解釋、和協調一致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內隱層知識外顯化、結構化。所以知識樹不斷從內隱層汲取養分而得到生長。

3.退化

知識樹的退化是指知識樹中對組織目標作出貢獻的知識退化為一般的組織知識。甚至流出組織的邊界。例如,原來企業所掌握的關鍵技術知識為競爭對手所掌握,這些技術知識對組織目標貢獻必然下降。因此知識樹退化表現為知識樹中局部或全部知識結點值的下降,即知識結點值的持續下降表示該知識結點和以該知識結點為根的知識子樹的退化。知識樹是在系統環境作用下形成的活的有序結構。形成結構以後,需要與環境進行交流,需要新陳代謝,沒有新陳代謝知識樹就會退化,甚至死亡。所以組織只有通過不斷的知識更新,促進知識樹的生長,才能有效防止知識樹退化。

基於知識共享的知識樹模型

企業知識樹模型企業知識樹模型
為了解決知識保護與共享的矛盾,必須設計一套企業知識管理的激勵機制,使員工樂於創新知識、共享知識和套用知識。在這種激勵機制的條件下,積累企業知識,使企業內部共享信息與知識形成良性循環,分清哪些知識共享是有償的,哪些是無償的,明析企業的知識圖、知識樹 我們提出如下的企業知識樹模型。

企業知識樹模型的評價

根據以上建立的企業知識樹模型,我們需要建立評價體系來判別知識貢獻的知識灰度,其關鍵是創造出一套可操作的測量標準和衡量基準 在評價中要採用多種方法相結台,進行事前、事中、事後相結合,結果和過程相結合的全過程評價。首先要建立評價信息庫和知識庫。其次評價體系要有激勵知識共享的作用,能使得企業內外的知識擁有者在該評價體系中採取更優的活動,在企業與知識擁有者之間達到博弈的均衡 最後評價有利於企業的管理者公正、合理地評價人員、企業目標、項目和方案,使企業組織是一個能熟練地創造、獲取和傳遞與共享知識的組織,同時也是一個善於修正自身的行為以適應新的知識和見解的學習型組織 在企業的知識樹模型中重點強調了知識的灰度不同的重要性,但是不是知識灰度越高,對企業創造的價值就越大呢?這就需要在知識樹模型的評價中解決這個問題 企業關心的問題是這些基於知識的無形資本能否創造價值,能否被有效的使用。例如通過數據挖掘技術有助於識別購買行為、購買模式、趨勢和對顧客進行分類(如為企業書咔立形象的知名的公司與顧客,忠誠度高的老顧客等),這樣獲取的知識灰度可能比較高,同時創造的價值也較高。但有的知識灰度較高,但獲取成本高,創造的價值風險也高。這取決於企業的戰略方針和實力。

所以在知識共享中,要根據企業的知識樹模型和知識的共享成本來進行系統的考慮。在評價體系中要進行“三維”空間分析,即從知識灰度、價值度和共享的結構指標來進行評價。其中知識灰度已經在上段進行了描述,價值度就比較明顯,共享的結構指標應詼包括如下:知識共享的文化(知識共享的意識和氛圍、驅動力和信任等)、知識共享的平台(技術構架、易用性等)、組織的支持度(共享的激勵機翻與高層管理者對知識共享的支持)、共享的成本、共享的效率(如增加了顧客的滿意指標和銷售額等)、共享的增長與更新(如樹立了企業的形象顧客、有機的增長)及共享的穩定性(大顧客的比例增加、忠誠的顧客比例增加、重複訂單的比例增加等)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