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物流經營運作

企業物流經營運作

企業物流經營運作是指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根據社會物質實體流動的一般規律,套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對物流運作進行計畫、組織、協調和控制的活動過程。

企業物流經營運作的目的

企業物流經營運作的基本目的是實現物流運作的最佳化與協調,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經濟效率。其主要包括對物流運作俱環節的經營運作,如運輸、儲存和包裝等環節的管理;對物流運作系統主要素的運作,如人、財、物和信息等要素的管理;對物流運作活動中具體職能的管理,如物流活動的計畫、質量、技術等職能的管理。

企業物流運作的功能性區分

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家物流企業都需要各個業務單位的支持與協調,才可能完成整個物流運輸過程。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把企業物流的活動歸結為五大功能,分別為、運輸、存貨以及倉儲、物料搬運和包裝。

那么,企業物流的綜合能力就通過這五大功能的協調來實現。隨著分工的專業化,在物流過程中的一些重要環節,比如運輸、倉儲等已經從一些企業中單列出來,形成一種純服務性的公司為客戶提供專業的物流服務,比如運輸公司、倉儲公司以及第三方物流公司等。

一.信息功能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腳步下,中國物流業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但是,一些企業沒有對物流作業中的信息產生足夠的重視,主要原因在於一是缺乏產生所需信息的適當技術;二是由於管理部門對快速、準確的信息是如何提高物流績效缺乏足夠的認識。然而中國物流業發展到今天,絕大多數的所需信息都已經有足夠的技術來輕鬆獲取。

在整個物流運作中的信息質量非常關鍵。信息質量上的問題大致有兩類:一類是趨勢預測信息的不準確性。由於大量的物流活動是根據未來需求發生的,不準確的判斷或預測就會引起存貨短缺或過剩;而過分樂觀的預測則會導致不恰當的存貨。二是有關訂單處理的信息不準確。處理不準確的訂單時,會引發所有的物流成本,但最終銷售卻沒有完成。因此,信息中的每一個錯誤都會對整個供應鏈產生隱患。

二.運輸功能

我們知道,在既定的網路設施和信息能力下,物流運輸就是從地理上給存貨定位的一個物流功能領域。由於運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可見成本,因此,長期以來物流運輸始終得到企業管理部門的普遍重視和重點關注。我們根據企業負擔能力,可以選擇三種不同的方式來實現運輸功能,這三種方式分別為自有車隊的運輸、契約運輸和公共運輸。三種方式的運輸各有優缺點,企業方必須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不過目前的發展趨勢是正在從自有車隊的運輸向第三方物流公司(契約運輸)的運輸方式轉移,這是分工的專業化發展的必然結果。

三.存貨功能

一家企業的存貨需求取決於網路結構和期望的客戶服務水平。良好的存貨管理政策可以基於五方面內容,即客戶細分、產品需求、運輸一體化、時間上的要求以及競爭性作業表現方面。

另外,涉及到倉儲、物料搬運和包裝。物流系統中需要用到倉庫時,企業可以選擇自己經營倉庫,也可以從外部獲得專業倉儲服務。很多物流過程中的重要活動會出現在倉儲這個環節上,比如貨物分類、排序、訂單分揀、聯合運輸,有時還包括產品的修改與裝配。

四.網路設計功能

眾所周知,企業物流網路設計是物流管理的一項基本功能。典型的物流設施包括製造工廠、倉庫、轉運設施及渠道商。企業物流網路設計要確定完成物流工作所需的各類設施的數量和地點,同時還要確定每一設施內應儲備存貨的種類、數量以及安排應在何處交付客戶訂貨等。物流設施的網路形成了物流作業據以進行的框架結構,因此,該企業物流網路也融合了信息和運輸功能,還包括了與訂貨處理、存貨管理以及物料搬運等有關的具體工作,為企業物流提供工作效率的高速轉換。

企業物流經營模式選擇

企業選擇什麼樣的物流經營模式,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其一是物流對企業成功的影響程度;其二是企業對物流的管理能力。據此,設計出三種決策方案:物流自營方案、物流外包方案、物流聯盟方案。

1.物流自營方案

物流自營是指生產企業藉助於自身的物質條件自行組織的物流活動。在物流自營方式中,企業也會向運輸公司購買運輸服務或向倉儲企業購買倉儲服務,但這些服務都只限於一次或一系列分散的物流功能,而且是臨時性、純市場交易的服務,物流公司並不按照企業獨特的業務程式提供獨特的服務,即物流服務與企業價值鏈是鬆散的聯繫。

2.物流外包方案

物流外包是以簽訂契約的方式,在一定期限內將部分或全部物流活動委託給專業物流企業來完成。由於任何企業所擁有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在所有的業務領域都獲得競爭優勢,在快速多變的市場競爭中,單個企業依靠自己的資源進行自我調整的速度很難趕上市場變化的速度,企業必須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核心業務上,強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將自身不具備核心能力的業務以外包的形式或戰略聯盟、合作的形式交由外部組織承擔。

據中國倉儲協會1999年初對全國450家大中型工業企業進行的一項調查,45.3%的企業將在未來一二年內選擇新的物流供應商,其中75%的企業將選擇新型的物流企業,而不是原來的倉儲運輸企業,並且64.3%的企業將把所有的綜合物流業務外包給新型的物流企業;美國《財富》雜誌報導,年收入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公司,普遍開展了外包業務;據IDC統計,全球外包服務市場年增長率為12.2%。。

3.物流聯盟方案

物流聯盟是企業雙方在物流領域的戰略性合作中進行的有組織的市場交易,形成優勢互補、要素雙向或多向流動、互相信任、共擔風險、共享收益、長期互利、全方位的物流合作夥伴關係。物流聯盟是介於物流自營和物流外包之間的一種物流組建模式,聯盟雙方在相互合作的同時,仍保持各自的相對獨立性。物流聯盟的建立有助於物流夥伴之間在交易過程中減少相關交易費用,如信息搜尋成本、討價還價成本、監督執行成本、機會主義成本、交易風險成本。

一般說來,如果物流對企業成功的影響程度很大,而企業對物流的管理能力很弱,或是物流對企業成功的影響程度不大,而企業對物流的管理能力很強,企業採用物流聯盟模式較適宜。常見的物流聯盟經營方式有:

(1)水平一體化物流聯盟,通過同一行業中多個企業在物流方面的合作而獲得規模經濟效益和物流效率。如不同的企業可以用同樣的裝運方式進行不同類型商品的共同運輸。當物流範圍相近,而某個時間內物流量較少時,幾個企業同時分別進行物流操作顯然不經濟。於是就出現了一個企業在裝運本企業商品的同時,也裝運其他企業商品。

(2)垂直一體化物流聯盟,要求企業將提供產品或運輸服務等的供貨商和用戶納入管理範圍,要求企業從原材料到用戶的每個過程實現對物流的管理;要求企業利用企業的自身條件建立和發展與供貨商和用戶的合作關係,形成聯合力量,贏得競爭優勢。

(3)混合一體化物流聯盟,是水平一體化物流聯盟和垂直一體化物流聯盟的有機組合。

運作現狀

我國物流理論研究的兩大領域———物資流通和交通系統,不論是物流戰略規劃還是物流經營管理理論的研究,都從研究者固有的立場和視角出發,片面地強調某個局部的功能要素,缺乏綜合性,導致了人們對物流認識的偏差。對於適合我國國情的物流理論尚缺乏深入研究,同時部分理論研究與實踐嚴重脫節,理論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強。

企業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後

在企業物流管理上,很多企業還停留在紙筆時代,有些企業雖然配備了計算機,但還沒有形成系統,更沒有形成網路,同時在物流運作中也缺乏對EDI、個人計算機、人工智慧/專家系統、通信、條形碼和掃描等先進信息技術的套用。

企業缺乏“第三利潤源”的理念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已開發國家的企業大都把競爭焦點放在生產領域,千方百計地降低物質資源消耗,獲取企業的“第一利潤源泉”,千方百計提高勞動生產率獲取企業的“第二利潤源泉”。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後,生產企業把提高經濟效益、增強競爭力的焦點從生產領域開始轉向非生產領域,包括採購、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流通加工、分銷、售後服務等物資流通活動以及有關的信息活動。但中國企業缺乏現代物流是“第三利潤源”的理念,沒有將物流看成為最佳化生產過程、強化市場經營的關鍵,而將物流活動置於附屬地位,大多數企業將倉儲、運輸、裝卸搬運、採購、包裝、配送等物流活動分散在不同部門,沒有納入一個部門對物流活動進行系統規劃和統一運作與管理。

企業缺乏協同競爭的理念

在“經濟全球化”、“物流無國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顧客需求不斷變化的環境下,美國的企業在與日本企業競爭時,尚感覺到了壓力,他們紛紛實施歸核戰略——企業集中資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發展核心主業,把主業做大、做強、做精,並在全球範圍謀求物流外包或與全球的外部企業締結戰略聯盟,以整個供應鏈的整體優勢參與國內、國際競爭。我國在快速多變的市場競爭中,單個企業依靠自己的資源進行自我調整的速度很難趕上市場變化的速度,因而企業必須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核心業務上、強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將自身不具備核心能力的業務以契約的形式外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