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物流管理創新

企業物流管理創新

《企業物流管理創新》主要論述企業如何實現集成化和一體化的物流管理創新,並對現代物流管理的歷史演進、企業物流成本管理、企業物流服務管理、物流外包、物流網路、物流聯盟、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物流管理創新作了較深入的探討,以期為企業管理者深度發掘企業競爭力的新源泉提供一些啟示,也為中國企業的物流管理創新實踐提供一些有益的償試。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20世紀下半葉以來,隨著市場範圍的擴大和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物流管理在企業經濟活動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為了既能保證企業各項物流職能的充分發揮,又能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以及為了增加產品的價值和企業的競爭力,許多企業開始對物流技術和物流管理進行創新,將運輸、倉儲、包裝、裝卸搬運、採購等物流職能整合成一體化甚至集成化的物流管理。通過一體化或集成化的企業物流管理創新,被視為企業的“第二三利潤源泉”、“經濟領域未開墾的黑大陸”、“企業腳下的金山”或者“冰山的一角”。

作者簡介

谷漢文,湖南耒陽人,湖南商學院副教授,中南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管理學》、《企業物流管理》及經濟預測分析、產業組織理論和管理科學方法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作為主要成員參與並完成歐盟便捷基金小項目課題及多項國家社科基金和自然基金課題的研究工作,獲中國商業聯合會科技成果三等獎一項,編著《物流發展關係》、《現代企業物流管理》、《湖南現代物流發展研究報告》等著作和教材8部,在《經濟評論》、《南開管理評論》、《財貿經濟》、《國際貿易問題》、《管理現代化》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圖書目錄

1 企業物流管理的歷史發展

1.1 美國物流管理的發展階段

1.2 日本現代物流管理的發展階段

1.3 供應鏈物流管理的創新發展

1.4 現代物流管理在中國的創新發展

2 物流管理的觀念創新

2.1 基於物流成本效益的物流觀念創新

2.2 物流競爭力的發掘與物流管理觀念創新

2.3 集成化物流管理創新

2.4 基於物流服務的物流管理創新

2.5 基於信息技術的物流管理創新

2.6 小結

3 物流管理方式創新

3.1 物流管理系統化

3.2 物流管理社會化

3.3物流管理信息化

4 物流成本管理創新

4.1 物流成本管理的創新發展

4.2 物流成本管理戰略的創新

4.3 物流作業環節的成本管理策略創新

5 物流服務創新

5.1 物流服務競爭力

5.2 物流服務創新的原則和思路

5.3 客戶關係管理

6 供應物流管理創新

6.1 基於業務流程再造的供應物流集成管理創新

6.2 企業供應物流管理創新途徑

6.3 供貨商關係管理創新

7 運輸管理創新

7.1 成本導向的運輸管理創新

7.2 服務導向的運輸管理創新

7.3 基於運輸合理化的運輸管理創新

8 倉儲與配送管理創新

8.1 倉儲管理創新的途徑

8.2 配送管理創新途徑

8.3 建立現代化物流中心

9 物流聯盟

9.1 物流聯盟的治理機制(GovemanceStructure)

9.2 物流聯盟的競爭優勢

9.3 物流聯盟的創新發展

10 物流管理社會化

10.1 物流外包(OutSourcing)

10.2 供應鏈物流管理一體化(IntegratedLogistics)

10.3 物流管理集群化(LogisticsCluster)

參考文獻 如果不希望購買可以通過相關圖書網站購買

……

前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化,企業為了爭取生存空間和發展機會,積極尋求或實施全球經營戰略,如面向全球市場設計產品,進行全球採購和全球銷售,或者在原材料、零部件和勞動力成本具有相對優勢的地方組織生產,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選擇。全球經營戰略的結果之一,是促使企業要素市場和產品市場範圍不斷擴大,供給和分撥線路不斷拉長,因此也使物流及物流管理的重要性顯得更為突出。為了保證各項物流職能的充分發揮,同時又降低物流成本、增加產品的價值和競爭力,許多企業開始創新物流觀念,並套用現代物流技術將運輸、倉儲、包裝、裝卸搬運、採購等物流職能整合,通過一體化甚至集成化實現企業物流管理創新。實踐證明,物流及物流管理創新,不但是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泉”、“經濟領域未開墾的黑大陸”、“企業腳下的金山”,也是新時期企業管理的一個至關重要的課題。

此外,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企業競爭,不但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且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因此,企業實施物流一體化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實施供應鏈一體化,是企業贏得競爭的關鍵。這就需要企業實行物流重組甚至供應鏈重組,包括業務重組、組織結構重組和企業資源管理系統重組。企業物流重組的總體思路,是運用系統分析的方法審視物流系統內各部門之間的關係,協調相互間的工作,追求系統及整體效益的最大化。

精彩書摘

日本的“物流”概念雖然是從美國引進的,但人鄉隨俗,物流概念與日本經濟和社會環境的實際相結合,使物流成長的過程中較多體現出社會“物流系統”的理念,強調從巨觀的角度構築柔性化和人性化的社會“物流系統”,並注重將物流活動的各項內容拓展到相關的交通運輸等領域,突出物流對“構築循環型社會”的功能。與美國相比,日本的物流理念較為強調物流系統對整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貢獻,例如,要“解決日益嚴重的環保問題”,這樣的社會目標已大大超越了企業目標和企業的行為能力空間,只有政府才有能力推動整個物流系統在這些方面的發展,因此政府需要在制定物流制度、規劃物流系統和引導物流發展等方面起到主導作用。1997年4月日本政府制定了《綜合物流施政大綱》,這是日本第一份推動現代物流發展的戰略性政策檔案,該大綱規定在2001年前,各相關政府部門協調一致,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務水平為宗旨,共同完成“三大目標”:一是向亞洲、太平洋地區提供最便利和有高度魅力的物流服務;二是以不妨礙產業布局競爭力水平的成本,提供物流服務;三是解決好與物流相關的能源問題、環境問題以及交通安全問題。經過努力,該大綱制定的各項目標取得了一定進展,在此基礎上,日本國會又於2001年7月通過了《新綜合物流施政大綱》,提出四個急需解決的新課題,即:①加強國際競爭力,適應世界經濟一體化新形勢;②加強環保,構築循環型社會;③開發現代信息技術,促進物流事業發展;④發展物流業,滿足國民的需求,與國民生活相和諧。確定了2005年前政府要完成的主要目標是“在提高物流效率,提供方便、快捷的物流服務方面狠下工夫,努力創建一個能減輕環境負擔的新的物流體系和可循環型的新社會”;並明確了今後以“三個構築”作為政府的施政方向,即:①全面構築整體高效運行並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流體系;②構築符合社會效益的物流系統;③構築有利於國民生活的物流體系。這進一步說明,“物流系統”在推動日本社會經濟發展歷程中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意義以及日本政府對“物流系統”的高度重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